文/王焦
?
互聯網下建筑企業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文/王焦
摘要:本文分析了建筑企業在互聯網時代下資產管理中存在資產管理模式陳舊、資產管理機構不健全等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健全資產管理制度,加強信息技術管理,提高智能信息化等相關建議,以便促進企業資產使用良性循環,提高使用效率,確保建筑企業資產的完整性,實現建筑企業健康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 建筑企業; 資產管理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國際化程度的加快,建筑企業業務不斷拓展,建設項目所在地范圍由原來周邊地區,逐漸擴張到全國各地乃至海外市場。大規模的擴張,使項目工地之間呈現衛星散落狀,與原來相比較,項目的分散性加大了資產管理的難度。加上項目工程量巨大,現代化、機械化操作的普及,建筑企業投入越來越多的機械設備,原有的資產管理方式已不能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目前資產管理與企業規模增長不一致,存在不合理的資產配置和利用,容易產生資產設備閑置浪費等問題。基于優化建筑企業資產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分析了互聯網下建筑企業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對策建議。

(一)資產管理觀念陳舊,管理機制不健全
企業領導注重資金清查,輕視資產管理。對于現金及銀行存款做到日清月結,但對于資產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建筑屬于高消耗行業,材料與設備做為基本生產資料,需求量大。建筑企業資產管理一般沒有設置專門的資產管理部門。通常由行政、財務、項目部門代管,建筑企業資產管理體制不完善,對于資產低值與設備分類不明確,對固定資產的管理重視度不夠,機構設置不夠健全。建筑企業資產各類繁多、專業性強,加上資產管理人員水平不高,一般的庫房管理人員不具備專業資產管理水平,加上沒有統一的管理考核辦法,使資產管理人員管理松懈。統籌調配沒做到。容易造成資產閑置浪費與丟失。
(二)資產管理模式陳舊,智能信息化不高
傳統的資產管理模式下,通過手工或計算機建立資產管理信息臺賬和財務資產明細賬,對資產相關信息進行編輯分類管理效率低下。在資產清查時,清查人員通過手工記錄資產,人工核對賬本進行盤點,核對卡賬物是否相符。根據粘貼到資產設備上的資產標簽為核對依據進行資產盤點溯源。傳統模式下資產設備標簽普遍是紙質或由紙質打印的條形碼標簽容易破損。特別是建筑企業野外施工較多,經過長時間后紙質標簽破損嚴重,以標簽為核對依據難以對資產進行溯源。但如果將標簽隱藏到資產設備不易破損的地方,在資產清查盤點的時候,遮擋物及尋找隱藏的標簽又增加了清點工作難度。建筑企業資產設備數量大、種類多、地點也多,資產設備頻繁流動與調整,相應的資產數據要做大量的修改和更新。需要大量的人力及時間去清查盤點。手工清查的速度慢準確性低,手工對采集后的數據進行數據分析與處理容易出現錯誤。不能有效及時查出未按管理程序資產私自調配等問題。運用人工清查資產,手工更改資產數據的方式,浪費大量的人力財務和物力,容易造成資產錯盤、重盤和漏盤等現象,使卡賬物不相符,資產清查形同虛設。建筑企業資產設備使用地點分散,隨著項目工地進行配置調整,資產調配維護和報廢工作的繁雜性。傳統模式對于建筑企業流動性使用的資產不能進行動態跟蹤,及時掌控資產流向,存在資產清查難的問題。故現有傳統的資產標簽制作、粘貼及狀態跟蹤、盤點等工作已不能適應建筑企業的發展。
(三)資產責任不明確,監督審計不到位
資產管理混亂,管理制度不健全,對于資產管理人員素質要求不高,或缺乏專業的資產管理人員,歸口管理、責任到人的資產管理范圍職責不夠明確。資產責任不明確。資產盤點控制不嚴,缺少定期對資產進行清點盤查,長期不清點盤查,容易產生資產占用與變賣等問題。加上項目工地在施工過程中直接購入資產設備,未及時入賬,致使資產沒有及時納入賬內管理,有物無賬等,使資產與實物賬、卡、物不符,資產管理形同虛設,造成資產遺失嚴重。審計在資產監督管理過程中職能缺失,未能對建筑企業資產管理起到監督審計的功能作用。
(一)成立資產管理部門,健全資產管理制度
加強企業領導對資產管理的重視,成立專門的資產管理部門,配備責任心強、工作態度認真負責、具有資產管理方面專業知識的資產管理人員。健全資產管理制度,明確資產管理部門、財務部門和使用部門的職責權限。制定資產管理人員的崗位職責,對于資產管理落實到個人。定期對資產進行清點盤查,對于報廢和丟失的資產進行報廢手續。同時加強對賬清點和監管,減少外單位或個人長期占用資產設備現象。對于計提折舊后凈值為零仍有使用價值并仍在繼續使用中的資產納入管理中,有效提高資產利用率。根據資產管理制度對資產進行合理分類,按照流動性分為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資產。實行固定資產歸口分級管理,對其中價值較高、作用關鍵的資產設備如大型施工機械設備歸口項目部門資產管理人員管理,合理根據項目工地施工進度,調度設備,減少設備閑置浪費。同時對資產進行定期養護,并按相關價值進行保險,降低意外事故對資產價值產生的潛在風險。建立使用保管責任制,對資產的使用保管調撥出售清理進行及時核算和檢查。在采購過程中,嚴格按照采購流程,杜絕腐敗現象。
(二)加強信息技術管理,提高智能信息化
建立一個完整的資產管理體系,對每一個資產統一格式,明確分類,利用信息技術管理對每個資產進行跟蹤監管,減少資產流失的漏洞。對于資產的轉移、責任人變更等及時做好信息登記,全面正確的記錄資產增減變動情況。做到卡賬物合一。根據現有資產的配置,合理購置符合采購條件的資產設備,切合實際加強資產調撥等程序,在不影響工作效率的前提下,共享資產設備,有效減少同種設備一個部門一臺的情況。對于價值高經濟效益大的資產設備,做好統籌調配,根據項目施工進度,對大型貴重設備進行調配。以減少不必要的配置浪費。
合理運用資產信息技術管理軟件,利用網絡化終端,運用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非接觸式自動識別技術的資產管理系統,將資產即時輸入資產信息臺賬。以RFID電子標簽作為介質,在資產入賬時加裝RFID電子標簽,電子標簽粘貼到資產設備上,便于以后資產設備盤存使用。電子標簽能對資產設備的名稱型號等固定信息加以鎖定,防止使用部門惡意更改。同時與傳統紙質標簽和條形碼相比,電子標簽具有防水防磁耐高溫,使用壽命長,讀取距離大,標簽數據加密,管理部門更改存儲信息的優點。電子標簽粘貼于資產設備后,強行取下則標簽會損壞與示警。在資產清查時,清查人員可以用手持機自動讀寫讀取設備的電子標簽,不必通過手工記錄資產,人工核對賬本進行盤點??梢愿鶕x寫器發送到服務器的相關資產統計查詢信息進行核對處理。提高清查的速度與準確性。將有效高速的查出未按管理程序資產私自調配等問題。有效減輕了資產調配維護和報廢工作的繁雜性和錯誤率。并可以將采集后的數據通過資產管理系統進行數據分析與處理,通過統計查詢、報表分析,輸出資產盤點明細表,完成資產清查工作。在建筑企業中,資產設備數量大、種類多、地點也多。資產設備頻繁流動與調整,資產設備隨著項目工地的移動調整是常態,及時更新資產設備變動信息,RFID還具有動態跟蹤功能,可以實時跟蹤和記錄資產設備在流動過程中的每一個地點。有效減少違規外借和占用。解決資產調整和流動不易盤存的問題。避免資產重盤和漏盤,對于建筑企業流動性使用的資產實現動態跟蹤,及時掌控資產流向,同時解決資產清查難的問題。提高資產管理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加強資產設備的實時管理。提高管理效益。
(三)提高管理責任意識,加強資產審計監督
加強網絡系統安全。防止資料泄漏。定期對資產進行盤點,對于企業內部資產每年至少一次清查盤點。建筑企業對于項目完工后,資產設備要在項目結束的時候進行清查。資產管理部門、財務部門及使用部門對資產實物與資產信息臺賬和財務資產明細賬核對是否相符,同時對資產的保管使用養護維修等情況進行檢查,對于資產盤虧、報廢查明原因,及時處置處理。編制資產盤點表,編寫資產清查盤點報告,并及時調整資產信息臺賬和財務資產明細賬,做到賬實相符。提高資產管理人員素質,定崗定職,責任明確。定期進行專業知識培訓,使資產管理人員熟悉資產相關技術性能保養,了解資產管理辦法和相關財務制度,承擔起資產管理的職責。同時加強資產審計監督,對資產設備每年進行一次審計檢查工作,并對資產購建、使用、維修、盤點和報廢處置進行審計監督檢查,核實是否存在閑置、毀損、浪費、流失、占用等情況,并查明原因。資產管理是否符合資產管理規定,實現企業資產保值。
參考文獻:
[1]吳志堂.試論內部控制視角下企業固定資產管理風險[J].財會學習,2015,18:176-177.
[2]阮慧娟.建筑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改進措施[J].財經界(學術版),2015,24:47.
[3]顧國達.淺議完善建筑企業固定資產管理與核算[J].中國集體經濟,2016,09:108-109.
[4]方濤,龐南生.基于RFID的電力資產電子化標簽管理應用實現[J].價值工程,2015,26:60-62.
[5]李娟.軌道交通設備資產管理及其信息化[J].財會學習,2016,08:171+185.
[6]王樹玲,董瑛.事業單位有關固定資產會計處理的改進[J].財會月刊,2014,21:46-47.
[7]王素珍.淺談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J].財會通訊,2015,25:124-125.
作者單位:(重慶交通大學財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