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曉麗
摘 要:目前,很多觀點認為,要想提高課堂有效性就應該完全摒棄傳統理論教學方法,與時俱進,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使用各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而本文從另一個角度分析了提高經濟學課堂有效性的途徑,提出克服多媒體綜合征,重新找到板書教學的可貴之處,并合理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及手段,從可操作層面來談提高課堂有效性。
關鍵詞:課堂有效性;高效課堂;經濟學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識碼:A
有效的課堂教學永遠是教師的追求,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應該做好備課、上課、作業、輔導、考試這五個環節的工作。這幾個環節環環相扣,互相影響。
下面我從“西方經濟學”這門課程的角度來重點談一談前兩個環節,即如何從備課、上課兩個環節當中進行挖掘、思考,提高經濟學課堂的有效性。
1.備好課
(1)備教材,備案例。備課是教師追求有效課堂的第一環節,教師只有深刻挖掘教材和配套練習題內容,才有可能在課堂上游刃有余,理論基礎扎實。經濟學不是空談的理論,通過合理的案例引出相應的結論,并應用結論來分析案例,最終實現對經濟學理論的深刻理解。因此,案例的搜集工作是備課中的重要步驟。
(2)熟悉學情,有的放矢。上課之前需要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做到有的放矢。只有了解了目標對象,才能有效調整教學方法和教學程序,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完成教學任務。在授課過程中,通過學情的反饋及時改變思路方法,不斷改進案例、例題、講解方式、學生參與方式,爭取做到以學生為主體,讓教學過程緊貼學生學情實際。
(3)備板書,備課件。板書授課是很傳統的教學方法,而現在許多人只要有了多媒體工具,黑板上一片空白。但是對于西方經濟學這門課,要酌情使用多媒體設備。多媒體設備可以直接將公式、圖線、結論展示給學生看,可以減輕教師的備課壓力,這樣的過程對提高教師的基本理論功底來說不是好事情。如果一定要使用多媒體,需要教師在課前把課件做好,克服多媒體綜合征,用“動”的課件代替“靜”的課件,用生動的案例代替枯燥的講解,并配合板書共同完成教學任務,這樣才能夠充分利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手段來提高課堂有效性。
2.上好課
(1)斟酌使用多媒體設備。多媒體設備該用時則用,不該用時則板書。當課堂上涉及案例、數據的時候,有必要通過多媒體來展示。而關于公式的推導過程,曲線的分析解釋就有必要在黑板上通過不同顏色的粉筆由老師一條一條畫出來,多媒體設備是服務于老師的,而不是老師從屬于多媒體。
(2)高效利用與教學內容相匹配的教學方法。案例式教學、互動式教學、項目式教學、等諸多教學方法目前已經廣泛傳播,成為一些老師上課的必備工具。但是,什么樣的課堂內容適合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這個匹配過程卻是每位老師需要仔細斟酌的,切忌形式主義。另外,課堂最怕教師的“一言堂”。教師可以通過啟發式教學和學生分組頭腦風暴來讓學生自己畫出圖線,得出結論,這樣在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效率的同時,必定會提高課堂效率。
(3)教學內容要有主次,切忌流水賬。對于經濟學這門課來說,知識點又多又雜,它與許多工科課程所不同的是,它是抽象的,不易理解的。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把握主次,做到重要的詳細講,次要的簡略講。否則,千篇一律,一概泛泛去講,會讓學生把握不住重點,知識點也沒掌握到位,又都掌握一點,這樣課堂有效性必然會有所降低。
3.完善備課
備好課、上好課是提高課堂有效性最直接、最有效的兩個方面,除此之外,我們還應該關注下課之后如何完善后期備課過程。
課后的反思和總結是提高下一次課堂有效性的必經之路。后期完善包括對教學設計的修改完善、教學經驗的總結反思,甚至是知識點的前后順序的重新安排等。應及時補充相關信息,不斷豐富,不斷深入。這樣的后期完善會使下一次課堂教學有效性進一步提高,而有效的課堂也會隨著講課時間的加長而變得越來越輕松。
要打造真正的高效課堂,還應該有合理的作業布置、考評體系,還應該提高個人魅力,并向有經驗的老師不斷學習等。提高課堂有效性不可一蹴而就,這將是漫長的求索之路、提高之路、學習之路。
參考文獻:
[1]王再婭.正確運用教學方法,提高會計教學的有效性[J].職業, 2015,(12).
[2]何忠明.專業興趣培養在高校專業課程高效課堂改革中的應用[J].科技視界,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