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莉,孫 婧(.外交學院體育教研室,北京 00037;.濰坊體校中長跑隊,山東 濰坊 6000)
濰坊體校青少年中長跑運動員訓練負荷特點研究
王 莉1,孫 婧2
(1.外交學院體育教研室,北京 100037;2.濰坊體校中長跑隊,山東 濰坊 261000)
青少年階段科學系統的訓練是一個優秀運動員成才的基礎,科學系統的訓練要求遵循青少年身體特點及運動訓練的規律,來合理設計訓練負荷安排。本文以我國國家級單項奧林匹克人才基地濰坊體校優勢中長跑項目的訓練安排為研究對象,通過對訓練周期劃分特點、訓練內容及訓練方法手段特點、訓練負荷量特點在內的訓練安排方面的資料進行系統的、整體性的研究,分析得出濰坊體校青少年中長跑項目訓練安排的特點,以期為青少年中長跑項目的訓練提供有益參考資料。
1.1 研究對象
濰坊體校青少年中長跑運動員訓練負荷特點。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查閱國內外有關運動訓練學、中長跑訓練理論與實踐及青少年訓練方面的期刊論文,收集濰坊體校所有符合研究條件運動員的近3年相關訓練數據資料。
1.2.2 問卷調查法
以濰坊體校11支中長跑隊的入校3年及以上青少年運動員(14~19周歲)的訓練安排為調查對象發放問卷。
1.2.3 數理統計法
利用Excel軟件對收集到的訓練資料及調查問卷收集到的資料數據進行整理統計。
1.2.4 專家訪談法
對田徑界的專家、部分教練員、運動員訪談,聽取專家對本研究提出的意見和建議,主要涉及青少年中長跑項目訓練安排特點。
2.1 濰坊體校青少年中長跑項目訓練周期劃分特點
本文中訓練周期指的是“年度周期”,年度訓練周期是最基本的周期劃分方式,根據年度包括的訓練周期數量,一般分為單周期、雙后期、多周期3種,每個周期都包括準備期、比賽期和過渡期3個訓練小周期。濰坊體校11支中長跑隊年度訓練周期安排的統計結果見表1。
由表1可見,不管是中距離跑項目還是長距離跑項目,3種周期劃分方法都有,只是所占的比例不同,其中雙周期的劃分方法在不同距離的訓練中都是主要的周期劃分類型。長距離跑項目的雙周期劃分比例占到73%,中距離跑項目占到了64%。兩者最大的差異在于,就中距離跑來說,有27%的教練員采用多周期的訓練類型,而只有9%的教練員在長距離項目中采用多周期的年度訓練安排。這是因為長距離的項目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做好充分的準備或者說是才能取得顯著的訓練效應,因此如果采用多周期訓練將不能在較短的準備時間內有效地提高競技能力,不利于項目的長期發展。

表1 年度訓練周期安排統計表 n=11
2.2 濰坊體校青少年中長跑項目訓練內容及訓練方法手段分析
中長跑項目屬于體能主導類耐力性項群項目,訓練側重點是體能,而體能訓練中又以耐力訓練為最核心,其次是速度、力量和柔韌等各項體能素質。中長跑運動員的技術、戰術、心理等內容的訓練均是穿插在專項訓練進行,本文不做專門研究。
2.2.1 對耐力訓練方法與手段的統計分析
耐力素質是指由機體堅持長時間運動的能力。耐力素質的發展水平對于中長跑運動員的專項競技水平起著主導作用。按照供氧系統的不同,耐力訓練可分為有氧耐力訓練、混氧耐力訓練和無氧耐力訓練。表2是對該體校青少年中長跑項目教練員使用的耐力訓練方法進行的統計。

表2 耐力素質訓練方法的調查統計表 n=11

表3 耐力訓練手段統計表 n=11

表4 速度素質訓練手段調查統計表 n=11
從表2中不難看出,濰坊體校在中長跑項目耐力訓練的方法使用上,表現出多樣化。發展的耐力類型不同,在訓練方法的使用上表現的也不同。有氧耐力的訓練中排名前3位的訓練方法是:持續法、法特萊克法和間歇訓練法,所有教練員在發展有氧耐力素質的時候都把持續訓練法作為一個基本訓練方法。混氧耐力的訓練中排名前3位的訓練方法是:間歇訓練法、變換訓練法和重復訓練法,比例均超過70%;無氧耐力的訓練中排名前3位的訓練方法是:重復訓練法、間歇訓練法和比賽訓練法。由此可以分析出,濰坊體校中長跑教練員在訓練方法的選擇上針對性很強,不同耐力素質的訓練都具有相對應的訓練方法,訓練方法比較科學,符合運動訓練學規律。同時,在該體校定期對運動員的重要指標進行測試,如乳酸閾值、最大攝氧量等,有了這些指標,給教練員在采用各種訓練方法時有據可依。經過與教練員的交流,及通過收集到的訓練計劃資料,本文對以上各種耐力訓練的方法中所采用的典型訓練手段做了統計,見表3。
2.2.2 對速度訓練方法與手段的統計分析
速度素質在中長跑項目整體素質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運動員專項速度的提高受到越來越多教練員的重視。因此我們要在青少年的訓練中不失時機地抓住敏感期發展其速度素質,這是青少年中長跑運動員成才途徑中的重要環節。表4是對濰坊體校青少年中長跑項目速度訓練中采用的訓練手段進行調查統計的結果。
調查統計結果顯示,在進行青少年中長跑的速度素質訓練時,濰坊體校大部分教練員采用的是短于專項距離的專項速度訓練。從表4中可以看出短距離的加速跑(91%)、短距離的行進間跑(73%)和60~300m的重復跑是教練員最常用的3種發展運動員專項速度素質的訓練手段。
2.2.3 對力量訓練方法與手段的統計分析
在中長跑訓練中,必須重視力量的訓練,尤其是處于青少年時期的運動員更要全面的發展身體力量素質。本文根據《運動訓練學》一書中的力量素質的分類,也將研究的力量素質分為最大力量、速度力量、耐力力量、核心力量4類,對教練員所采用的訓練手段進行調查。
表5是關于濰坊體校中長跑教練員在力量訓練中進行的力量訓練類型的比例調查表,從表5可以看出,在力量訓練中均涉及了這4種類型的訓練,其中耐力力量被排在第1位的比例達到了,而在第2位中,比重最大的是核心力量的訓練,第3位中最多的是速度力量,最大力量被排在第4位。
對各種力量訓練類型所采用的訓練手段結果如表6所示,教練員在各種力量訓練中采用的手段都是比較全面的。其中,在最大力量訓練中,最常用的是負重半蹲和臥推,分別占了55%。在速度力量訓練中,快速半蹲運用的最多,其次是弓箭步跳、蛙跳、臺階跳等常用手段。在耐力力量訓練中,運用最多的是一些負小重量,重復多次的力量訓練手段,其次是各種跳躍和跑。在核心力量訓練中,用的最多的是單腿墊上舉髖,其次是仰臥交叉打腿。
可見,在濰坊體校青少年的訓練中,以體能訓練為主,其他內容為輔,以耐力訓練為體能訓練的核心,采用多種訓練方法發展耐力素質,不同的耐力素質采用不同的訓練方法,具有很強的針對性。
速度訓練的手段多樣化,重視各種類型的力量訓練,除了傳統的力量訓練外,以耐力力量和核心力量為主,非常重視核心力量的訓練,走在訓練發展的前沿。核心力量的提高能提高跑步經濟性和肌肉工作能力的實效性,提高呼吸肌的能力,保證青少年具有良好的身體姿勢,改進和提高青少年中長跑運動員的跑步技術,增強軀干穩定性,這一點值得借鑒。

表5 力量素質訓練類型的調查統計表 n=11

表6 力量素質訓練手段調查統計表 n=11

表7 運動員周負荷量和年度負荷量統計表 n=11
2.3 濰坊體校青少年中長跑項目訓練負荷量特點
關于濰坊體校青少年中長跑運動員周負荷量和年度負荷量的統計結果見表7。與全國田徑大綱要求的數值相比情況見表8。同年齡段、同專項的濰坊體校青少年中長跑運動員的周負荷跑量及年度負荷總跑量都處于全國田徑大綱規定的最高水平值,說明濰坊體校中長跑運動員的負荷量是處于全國的高位。另外,從表8中可以看出濰坊體校青少年中長跑運動員在13~15歲階段向16~17歲階段轉化的過程中,負荷量是逐漸加大,且長距離跑負荷量大于中距離跑。
可見,濰坊體校青少年中長跑運動員的周、年度訓練量處于國家大綱要求的上限值,高于目前全國青少年中長跑的水平。
濰坊體校青少年中長跑教練員在安排青少年運動員的年度訓練時,不管是中或長距離均以雙周期安排為主,適時采用單周期、多周期加以輔助;但在中距離跑項目中安排多周期的比例明顯大于長距離項目,而單周期的安排則正好相反。
在濰坊體校青少年的訓練中,以體能訓練為主,其他內容為輔,以耐力訓練為體能訓練的核心,采用多種訓練方法發展耐力素質,不同的耐力素質采用不同的訓練方法,具有很強的針對性。
速度訓練的手段多樣化。除了傳統的力量訓練外,非常重視核心力量的訓練,走在訓練發展的前沿。
濰坊體校青少年中長跑運動員的周、年度訓練負荷量處于國家大綱要求的上限值,高于目前全國青少年中長跑的水平。

表8 全國田徑大綱對中長跑運動員負荷量的規定
[1] 鄭曉鴻.高水平耐力性項群運動員年度訓練周期特征[J].山東體育科技,2003(2):78-81.
[2] 岳新坡.中長跑速度訓練新認識[J].田徑,2004(7):37-39.
[3] 張澤偉,李澤梅.對青少年中長跑運動員速度訓練的探索[J].山西體育科技,2003(1).
G825 文獻標識碼:A
1674-151X(2016)02-040-04
2015-12-26
王莉(1981 ~),講師,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田徑訓練、田徑賽事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