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太華(鷹潭市土橋小學 江西 鷹潭 335000)
江西省贛南地區中學排球運動的現狀與發展研究
□劉太華(鷹潭市土橋小學 江西 鷹潭 335000)
本文以江西省贛南地區中學生排球運動開展現狀為主要研究內容,研究結果表明:贛南地區排球教學存在,教師培訓少、專業教師缺乏、產地器材不足、授課內容不系統、課外活動不積極等問題,嚴重制約排球運動在贛南地區發展。鑒于此,研究通過加強教育督導,爭取政府和社會資金支持,加強專業教師培訓和在職教師培訓,開展多層次排球競賽等多方面舉措,促進贛南地區排球運動在中學的開展。
贛南地區 中學排球 現狀 發展研究
排球既能提高身體素質,又能培養團隊協作,而中學階段學生身體正處于快速生長發育階段,對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強,所以中學階段是排球運動重點推廣時段。基于此,本文通過對江西省贛南地區中學生排球運動開展現狀的調查研究,發現影響贛南地區中學排球運動發展的主客觀因素,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促進贛南地區排球運動的健康發展。
2.1、研究對象
以江西省贛南地區中學排球運動開展狀況作為研究對象。
2.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收集、查閱和檢索有關學校體育、學校排球運動及中學排球的統計資料、學術專著、期刊等文獻資料。詳細閱讀和了解國家管理機構頒布的有關法規、文件及中學新課程標準。
(2)問卷調查法。
是本文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遵循社會統計學制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運用開放式和閉合式回答方式,隨機向江西省贛南地區18個縣市的38所中學的學生和體育教師發放問卷。學生問卷發放760份,回收有效問卷660份。教師問卷發放114,回收有效問卷95份。
(3)訪談法。
對學校的體育教師、學生進行訪談,以了解一些關于學校排球活動開展的情況。訪談一些學生的家長,了解他們對自己孩子參加體育活動,參加排球活動的態度。
(4)數理統計法。
運用EXCEL對回收的有效問卷進行數據的匯總和統計分析。
3.1、江西省贛南地區中學排球活動開展現狀
(1)學校排球課開設情況。

表1 中學排球課開設情況
通過表1和學生訪談發現,贛南地區中學整體排球開課情況不佳。主要原因:一是由于贛南地區很多學校未按照體育教學大綱實教,加之校領導和相關教師對排球運動重視不夠,影響學校排球課開設;二是排球場地和器材限制;三是學生對于排球運動的興趣不足。
(2)中學體育教師情況。
排球專業教師的專業素質影響學生排球技能的掌握和學校排球的發展。從圖1和對教師的訪談發現,排球教師接受培訓比例不高,且大部分培訓由教師所在學校組織,真正的排球專業教師很少,導致教師教學信心不足。同時,大部分排球教師對于培訓的積極性不高,培訓時間短,缺乏系統性,以致排球教法傳統傳統,無法激發學生興趣。

圖1 體育教師排球培訓情況(N=95)
(3)排球場地器材設施狀況。

圖2 中學排球場地情況
場地器材設施是體現學校體育綜合實力的必要硬件設施。圖2表明,大多數學校只有一塊場地,僅5.26%擁有三個或以上場地。其中大部分農村中學和私立學校沒有排球場地,重點中學排球場地較多。主要原因:(1)贛南經濟在江西省較落后,投入教育的資金較少,特別是體育教育不受重視的,排球場地的建設較少;(2)學校領導不重視排球活動,導致有限的教育撥款用于排球場建設的更少;(3)體育場地建設撥款向市區重點中學傾斜有。
排球數量和質量反映了中學排球教學現狀,從表2中可以看出,排球數量在10個以下的學校占絕大部分。在走訪學校期間,筆者發現學生學生用球的質量較差,影響學生練習和教學質量,極大地降低了學生參加排球運動的興趣。

表2 學校的排球數量 (N=38)
(4)中學生排球課及課外排球活動的情況。
排球技戰術的學習、課余排球活動的開展和排球學習動機是學校排球運動發展的基礎。從表3中可以看出,7個課時以上的學校只占5.55%,根本不能滿足排球技戰術教學的需要。從圖3和表4中看出,可以看出贛南地區中學生課外進行排球活動的人數不多,中學生課外排球活動開展情況不好。

表3 中學排球課課時情況 (N=18)

表4 學生每周進行排球活動情況 (N=245)

圖3 學生課外參與排球活動情況 (N=660)
(5)中學課余排球隊的情況。
中學課余排球隊能給學校帶來榮譽,對排球運動在學校的推廣和發展具有推波助瀾的作用。在贛南地區38所中學里,有8所組建課余排球隊,30所沒有課余排球隊。原因有:(1)排球隊成績的好壞;(2)政府相關政策規定;(3)學校經費情況;(4)學校相關領導重視程度。可以看出贛南地區中學組建課余排球隊的比例不高,且數量并不穩定。
4.2、影響江西省贛南地區中學排球運動的因素分析
(1)中學生對排球運動的興趣與學校排球發展的關系。
興趣是發展學校排球運動的基礎和前提。表5數據表明,喜歡和不喜歡排球運動的學生都不占大多數,對排球興趣一般的同學比例較高,說明大多數同學通過積極誘導,可以提高對排球運動的興趣。

表5 學生對排球運動的興趣的情況 (N=660)
(2)體育教師人力資源的影響。
體育教師是學校體育教學和體育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是中學生身體健康的塑造者。有一支合格的體育師資隊伍,是學校能否貫徹執行全面發展教育方針的前提和保證。專業排球教師數量關系著學校排球運動的發展。走訪調查發現,贛南地區中學體育教師大多畢業于省內師范院校。江西排球運動發展緩慢導致這些師范院校排球專業萎縮和排球專項學生人數銳減,使排球專業教師人數大幅減少,影響中小學專業排球教師的數量,影響排球運動在中小學的開展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3)排球場地設施和器材的影響。
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和器材是中學體育課的基礎,也是對一所中學作出評價的重要指標。但是從目前贛南地區的中學來看,學校的排球場地器材無論在質量和數量上都制約著學校排球活動的開展。整個學校場地少、學生多,學生活動空間狹小,并且相互干擾,嚴重影響了學生體育活動的正常開展,制約了排球運動向縱深發展。
(4)排球競賽的影響。
課余排球競賽是排球運動開展的有效途徑,是排球課堂教學和課余訓練的有效補充。在贛南地區影響最為廣泛的中學排球競賽是名為紅三角“英東杯”中學排球競賽,從2008年 “英東杯”排球競賽的比賽秩序冊中得知贛南地區的中學參加“英東杯”排球競賽的男子有10個隊,女子有9個隊參加比賽。相對于贛南地區467所普通中學,共516233名在校學生,比例實在是太小了。必須建立比較成熟的賽事,才會推動中學排球運動發展的普及和提高提供良好的環境。
5.1、加強體育主管部門的督導促進排球運動發展
體育主管部門的督導有助于中學排球運動的開展。在贛南地區可以將排球課程課程設置成為體育主修課程,定期由體育主管部門開展專項督查,加強排球課程授課質量和課外活動的開展,促進贛南地區排球運動的發展。
5.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對排球教學的熱情
加強師資的培養,建立一支強有力的體育教師隊伍,是中學排球得以發展的根本。促進贛南地區中學更好的開展排球,應該加大經費投入,要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對體育教師進行排球的培訓和學習。體育教師對于教授排球課的熱情很重要。想要提高教師對排球課的熱情,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加強學校場地器材的建設;(2)對在崗體育教師,尤其是年輕體育教師加強排球的崗前培訓,提高體育教師排球技能和技戰術水平;(3)在排球專業教師的引進上給予適當的傾斜。
5.3、加大排球物質資源的投入,改善排球場地器材條件
贛南地區受到當地經濟發展現狀的制約,單純依靠政府的財政支持,很難滿足排球運動開展所需的物質資源,應該積極爭取吸收社會資本和公益基金的支持,多渠道籌措排球發展資金,不斷改善場地器材條件,為排球運動的開展奠定良好的物質基礎,吸引更多學生加入排球運動。
5.4、大力開展多層次的課外排球競賽
排球競賽是排球運動發展的重要動力源,尤其是多層次的校園排球競賽是排球教學的有益補充,有助于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對參與排球運動的需求,提高學生參與排球運動的積極性。建立科學的排球競賽體系,促進中學各層次排球比賽的健康發展。以江西省體育主管部門為牽引,組織定期開展省級和市級排球比賽,為中學排球運動的發展提供上升的空間,形成排球優秀人才的選拔機制,促進排球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從而促進排球運動在贛南中學的發展。
6.1、結論
(1)中學排球運動在贛南地區的發展,不僅受到校內因素的制約,如授課教師、學生、排球場地器材等,而且校外因素也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兩者相互作用制約了排球運動在贛南中學的發展;
(2)贛南地區中學排球運動的發展并沒有引起學校領導重視,對學校排球教學情況漠不關心,對學生參加排球比賽仍然只看重名次;
(3)專業排球師資缺乏,在崗教師缺乏培訓機會和培訓意愿,導致體育教師排球基本功不扎實,參與排球教學的積極性不高,制約了贛南地區中學排球運動的發展;
(4)贛南地區中學排球競賽形式單一,未形成多層次的校園排球競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真正形成規模的只有“英東杯”排球賽,真正參與其中的學校很少,未起到應有的作用;
(5)由于受到贛南地區經濟發展條件的制約,財政資金投入不足,導致排球場地和器材等物質條件缺乏,限制了贛南地區中學排球運動的推廣。
6.2、建議
(1)對于排球運動在贛南地區中學的開展,學校領導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關注排球教學開展情況,鼓勵學生多參與排球比賽;
(2)聯合江西省內師范院校,加強排球專業教師的培養。贛南地區的中學加強排球專業教師引進,給予適當的補助。加強在崗體育教師的排球培訓,使在職教師排球基本技能更加扎實,技戰術運用更加熟練,推動排球運動在中學校園的開展;
(3)以賽促練,提高校園排球運動的參與度。在校園內組織多層次的排球比賽,滿足不同水平的學生參與排球競賽。省體育與主管部門組織省市級別的中學生排球競賽,為中學排球運動發展提供上升的空間,為中學排球發展創造條件;
(4)贛南地區各級中學在爭取財政資金支持的同時,應該多渠道引入社會資本,改善中學排球運動的場地和器材等基礎條件。
[1]雷震,龍佳懷.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學校體育的發展[J].體育文化導刊,2009(9).
[2]潘迎旭.中國排球運動的可持續發展研究[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7(1).
[3]李毅鈞,柏森康雄.日本排球運動開展情況的考察[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1996(9).
[4]王曉敏.體育課程改革背景下武漢市中學生體育學習動機的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07(6).
[5]郭星原,張媛.淺談排球運動與青少年學生個性發展[J].體育世界,2007(8).
[6]武云飛,劉闖.軟式排球活動在普通中小學推廣的可行性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6(6).
[7]黃綿成,張武平,張華.四川省排球項目傳統學校排球運動的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J].四川體育科學,2007(3).
[8]張孟紅,王軍,關新枝.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就業和社會需求現狀調查分析[J].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09(6).
[9]陳沖.福建競技排球后備人才的培養體制和競賽體制[J].泉州師范學院學報,2008(7).
[10]鄭華偉,劉永祥,林雪峰.福建省氣排球運動快速發展的原因探析[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8(12).
[11]張慶鳳.關于校園排球文化內涵及其結構的文化學審視[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7(2).
[12]劉洪濤,王方雨.江西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體育場地現狀的調查研究[J].山東體育科技,2006(11).
[13]任建,付旭.影響上海市楊浦區中小學生排球運動開展因素的調查分析及對策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8(6).
G842
A
1006-8902-(2016)-06-LXY
2015年湖南省體育科學學會研究項目(2015HN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