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鳳領
摘 要:伴隨著企業改革的推進與發展,新形勢下對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人為本,活化方法,既要繼承傳統又要改進創新,創造性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必將有效促進企業發展。
關鍵詞:以人為本;開展;思想政治工作
在科學發展的時代要求下,如何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呢?就要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著眼于人的主觀能動性、既要繼承傳統又要改進創新,積極性、創造性的激發潛能,使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地促進企業發展。
一、以人為本開展思想政治工作要求“細”做“全”
思想政治工作說到底就是做人的工作。思想決定行為,只有把人的思想工作做好了,才能理順情緒,凝聚人心,統一意志,圍繞企業改革發展的目標,順利實現生產經營的各項任務。這就需要企業領導和政工干部從以人為本的要求出發,深入實際、深入群眾,詮釋思想政治工作、協調關系、理順情緒,把握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變化。
隨著社會進步和物質生活的提高,職工要求生活改善的需求不斷增強,從衣、食、住、行,到精神文化教育滿足的期望值都明顯提升。同時,關注生產條件、環境安全、福利保障,相互攀比的心態容易導致心理失衡,這對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更實、更細的要求。
在此種情況下,要求員工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認清形勢,明確目標,不是一味地牢騷滿腹,而是面對困難迎難而上;不是私下打自己的“小算盤”,而是企業“一盤棋”;企業要對員工交心、實實在在,員工要為企業思考、獻計出力。企業要注重確立員工的主體地位,尊重他們的能動性、自主性和自覺性,使思想政治工作的過程,真正成為引導員工自我認識、自我發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過程。注意把握職工的言行,深入細致地分析其真實的思想狀況,了解其心理過程與矛盾的源頭,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進行思想溝通、解疑釋惑,并從換位思考的角度,切實幫助職工解決難點與熱點、工作與生活等實際問題,確保職工隊伍的相對穩定和企業經濟、安全生產的平穩發展。同時思想政治工作既要以人為本又要因人而異,不同年齡、知識結構、工作經歷對同一事物的認知是不同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摸清員工思想動態“有的放矢”,然后“對癥下藥”,并且做到“藥到病除”,解開員工思想“疙瘩”。
二、以人為本開展思想政治工作要真情相幫
隨著社會進步和物質生活的提高,員工要求生活改善的需求不斷增強,從衣、食、住、行,到精神文化教育滿足的期望值都明顯提升。同時,關注生產條件、環境安全、福利保障,相互攀比的心態容易導致心理失衡。
關心是人的一種情感要求。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不僅要理解人,還要以情感人。立足于現有條件,我們要滿腔熱忱,千方百計地從企業物質和精神兩大方面全方位的關心員工,特別是對工作在一線的、家在外地的、離休老干部、新大學生、單親家庭等進行人文關懷,堅持“雪中送炭”,“幫困濟難”,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注重在政治上引導,業務上指導,生活上關愛,心理上疏導,使關心人成為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切入點。
員工一般均通過解決個人實際問題來理解黨的方針政策,感受黨組織的關懷與溫暖的。以人為本開展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把思想政治工作與解決個人實際問題有機結合起來,注重在解決思想問題的過程中解決實際問題,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解決思想問題,做到既講道理又辦實事,并在辦實事中凸顯思想政治工作的推動作用。
企業以人為本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最忌諱的就是脫離實際,對員工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全然不知卻“憑空想象“,對群眾的需求冷若冰霜,置之不理,由此造成群眾關心的,我們漠然視之,我們熱衷的,群眾冷然漠視,形成思想政治工作“二張皮”,做“無用功”。為此,我們必須堅持從職工需求出發,深入群眾、深入基層,真正了解職工群眾最直接、最關心、最現實的問題。只有真正掌握了職工的實際情況,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才有針對性、有效性,幫助職工才能幫到實處,起到心理疏導和人文關懷的作用。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虛事實做”,產生“磁場效應”,提高員工凝聚力,推動各項工作,促進企業發展。
三、以人為本開展思想政治工作要活化方法
隨著企業的深入發展和變化,員工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也在變化,思想政治工作必須適應新的變化和需求,與企業的中心工作緊密結合,預見性,超前、創造性開展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的“活”,一是要在實踐進行總結歸納的基礎上,結合實際不斷進行理論創新,使之與時代發展相適應;二是要向市場領域開拓,認真研究市場的新趨勢,適時采用新穎的方法與手段;三是要開拓視野,多方面、多角度地進行滲透;四是要向企業文化領域開拓,盡量滿足員工的文化和精神生活需求。
企業以人為本開展思想政治工作,要本著務真求實的態度,堅持繼承與創新相統一。要總結借鑒傳統的有效方法,如: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集中教育與個別談心相結合,解決思想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黨政群團齊抓共管,以及典型示范、寓教于樂、激勵獎懲等等。同時,要聯系當前社會環境的深刻變化和職工的行為心理特點積極探索創新。在形式上,要充分運用網絡等現代傳媒、載體和手段;在內容上,要著力于職工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及時給予思想上的解疑釋惑;在對象上,要區別不同群體和個體差異分類指導;在方法上,特別要重視職工的心理健康教育,針對企業改制、安全和生產責任、個人問題等對職工心理壓力加大的實際,有組織地開展心理疏導,突出人文關懷,把工作做細、做深、做實,在理解人、關心人的基礎上教育人、引導人,從而為企業的改革發展穩定創造和諧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