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芳++++高秀昆
摘 要: 隨著教育改革不斷深化,國家對高中歷史教學提出新要求,新的實際條件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增強歷史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 新課標 高中歷史教學 實踐探索
隨著新課標逐步實施,傳統歷史教學課堂已經不能適應當代社會的發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改變自身教學觀念,利用新型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一、在教材基礎上的課堂教學
1.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基本工具,新的條件下教師要注重創造性地使用教學,降低學生學習難度,增強課堂教學效果。高中每本歷史教材都有相應側重點,如必修一主要講的是政治方面的內容,必修二主要講的是經濟內容,必修三主要講的是思想文化內容。且課本中的教學內容具有非常緊密的聯系,教師要認真閱讀歷史課本中的所有內容,把握好歷史課本之間的內在聯系。如我國古代有一個非常鮮明的特點:當一個新的政權產生后,統治者定會建立或弘揚適合本政權發展的思想,政權變換會影響社會主流思想變化。教師可以把《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和《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結合在一起進行教學。講解了不同政權的政治制度后,自然展開社會主流思想學習,通過對不同政權不同思想之間的比較,豐富學生對歷史發展的認識,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教師從教材內容出發,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打破教材編寫的限制,使歷史教學渾然一體。
2.對教材內容進行延伸,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
新課標明確提出課堂教學要與學生日常生活結合起來,充分利用學生現有生活經驗學習新知識。以《新時期的外交政策與成就》的學習為例,教師可以把本課內容與2015年習近平主席的一系列講話和外交活動聯系起來,上課時通過向學生展示相關視頻及資料,讓學生分析視頻和資料中的內容,并對其中重點內容進行總結。之后帶領學生學習課本中的內容,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此外,教師要注重開展活動,促使學生在生活中搜集相關資料,進行探究性活動。以《物質生活與社會習俗的變遷》學習為例,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不同小組,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搜集與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變更相關的資料。學生進行分工合作,有的學生利用互聯網搜集資料,有的學生通過采訪老人或結合家庭中的舊照片搜集資料,有的學生去圖書館查閱相關報刊,學生分工搜集資料,將搜集到的資料制成PPT,在課堂上作為小老師帶領其他學生學習PPT中的內容。教師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并對教學內容進行有意識延伸,在教材基礎上強化課堂教學效果。
二、積極利用史料展開課堂教學
史料是認識歷史的一種重要途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利用史料展開課堂教學,提高學生歷史素養。首先,利用史料進行課堂導入。有效的課堂導入是課堂成功的一半,利用史料進行課堂導入,使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討論話題上,激發學生學習欲望。以《新中國初期的政治建設》教學為例,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布新中國成立的實況錄像作為課堂導入,通過播放實況錄像將學生帶入視頻情境中,使學生的情緒變得激動起來。之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我想大家的情緒和我一樣激動,同學們,你們誰能告訴我你們為什么會如此激動呢?為什么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發展的新紀元呢?”利用問題促使學生結合史實資料進行積極思考,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利用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史料作為課堂導入,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為接下來的課堂教學奠定基礎。其次,教學時教師要注重利用史料幫助學生理解學習上的難點內容。以《美蘇爭鋒》的學習為例,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兩極格局形成中的內容,教學時教師可以向學生出示與內容相關的史實資料,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進行探究性學習,教師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并在學生意見基礎上進行深化與拓展,加深學生對本部分內容的理解。史料是歷史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注重利用史料展開教學,促使學生多方面分析歷史問題。
三、利用問題式的教學方法展開課堂教學
新課標背景下的歷史教學教師要注重利用問題式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首先,為了真正實現教學目標,教師要向學生布置自學任務,通過布置自學任務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以《蒙昧中的覺醒》為例,教學可以向學生布置以下自學任務:同學們,請認真閱讀教材中的主要內容,了解智者學派、蘇格拉底和斯多亞學派的思想主張。在各自主張的基礎上請學生分析其對人的價值的闡述及早期的人文精神內涵。利用自學任務,促使學生課下自主學習,提高學生對教材中基礎知識的了解。其次,根據教學內容創設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以《專制下的啟蒙》的學習為例,教學時教師便可以向學生播放《大國崛起》中與法國相關的片斷,之后向學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最后,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教師要注重給予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一些難度較大的問題,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引導他們發現新問題。歷史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要給予他們一些簡單的問題,使他們獲得歷史學習中的樂趣。
總之,新課標下的歷史教學中教師要在教材的基礎進行課堂教學,積極利用史料和問題式教學方法展開教學,建設開放的歷史課堂,強化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彭曉鳳.新課標下的高中歷史教學探索與實踐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