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君霞
摘 要: 興趣對人有重要影響。老師是引導者,引導學生將“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從而更好地成長。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是教學中長期存在的一個關鍵問題。本文對初中生物的學習興趣培養做了簡要闡述,希望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
關鍵詞: 興趣激發 情感交流 設疑 初中生物
從小學升入初中之后,學生在知識學習方面有一定困難,不僅表現在知識難易程度上,還體現在知識寬廣的范圍上。從學生角度來講,生物課程也是同樣的。隨著學科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困難使學生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更多。因此,有一部分學生在學習方面對自己降低了要求,嚴重的直接放棄了學習。
生物教師應該具備較多的生活常識同時還應時常提醒學生進行整體性、滲透性學習,教學過程中善于把生物知識融入社會生活之中,把生物教學與生活相聯系,使學生懂得留意身邊的生物科學,認識到生物學習的重要性。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學是個復雜的過程,不僅是老師將知識講述給學生的過程,更是師生之間的交流過程。師生關系對學生情感和意志有著重要影響,當然,這對學生學習興趣培養是非常重要的。情感決定動機;動機決定過程;過程決定成敗。一個學生如果對生物十分感興趣,會自覺學習生物方面的知識,把它當成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遇到困難能主動面對,積極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使自身能力逐漸增強,從而提升自我水平。教師對學生的作用是在不經意間產生的,我們應盡可能利用教師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幫助他們發展良好思想品質,讓他們明白人生觀、世界觀的重要性,堅持終身學習觀念。擁有良好的師生關系,今后教學才會越來越融洽,最終達到預期的效果。
二、生物理論聯系生活實際學以致用是學習的強大動力
在學生學習過程當中,如果可以用知識解釋周圍生活問題,就會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現今,許多學生會與父母溝通老師在課堂上講解的知識。曾經,有一位媽媽在跟老師交談中講過,她的兒子對吸煙非常好奇,曾偷偷吸過,自從學習了生物知識之后,明白了吸煙的危害,不僅自己不吸煙,還會跟父親溝通,告訴父親吸煙給自己及他人帶來的危害。這讓父母特別高興,不僅孩子學會了更多知識,更重要的是懂得了溝通,懂得了關心家人。
生物學教學過程中要合理地將理論與實際相聯系,結合生物學知識和當前社會生活、生產、生活和社會發展,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知識,幫助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正確理解自然規律,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了解生物學知識與社會發展、經濟繁榮、生態的可持續發展,不斷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環保意識,激發學生對知識和創新意識的渴望,對提高生物教學質量是非常重要的。
三、巧妙設疑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教學課程設計要善于運用學生熟悉的事物或者情景,為學生創造豐富的觀察、操作平臺,當然還要提供合作和交流機會,從而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激發學生積極探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和合作意識等。中學生好奇心很強,一個好的問題就能引導他們積極探索知識的奧秘。如學習《人體的呼吸》時,老師可以引導學生:我們每時每刻都在呼吸,可是我們為什么能呼吸呢?有哪位同學能說說看?聽了老師的問題,他們會覺得這不是很簡單嗎?這樣就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歷討論,得到各種各樣的答案,答案或許不是很全面。老師此時應該不急著評價他們的回答,緊接著提問:讓他們推薦認為較好的答案。學生開始關心最終標準答案。這時老師可以提出將學生分組,結合教材觀察每個人的呼吸情況,觀察結束后進行小組討論、交流,最終每個小組派個代表做總結發言。學生在“到底誰說得對?”的好奇心驅使下,會非常認真地看書、進行觀察活動及互相探討得出結論,愉快地完成課程內容。
四、趣味拓展開闊
教學實踐中,教師不僅應該認真學習材料,了解學生,還能從他們學習實際情況出發,給他們創造成功的機會,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不斷激勵他們,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興趣。最終真正愛上生物,健康成長,在未來有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馬梅英.在生物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11).
[2]譚雪琴.激發學生興趣使生物課堂妙趣橫生[J].價值工程,2010(30).
[3]鐘傳金.淺談在生物學科中如何讓學生好學、勤學、樂學[J].內江科技,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