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海燕
【摘要】 目的 探究分析靜脈輸液的患者行以優質護理對其治療配合度以及治療效果的影響。
方法 100例接受診治的靜脈輸液患者, 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參照組, 每組50例。參照組行以常規性的護理干預, 實驗組則行以優質護理干預。對照分析兩組患者對治療的配合度以及治療效果。結果 實驗組配合率為96%, 明顯高于參照組的84%,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000, P<0.05)。實驗組癥狀減輕41例、好轉7例、無效2例, 總有效率96%(48/50);參照組癥狀減輕40例、好轉5例、無效5例, 總有效率90%(45/50)。兩組總有效率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382, P>0.05)。結論 在臨床中對需要靜脈輸液的患者行以優質護理, 可以更好地幫助患者恢復健康, 促進良好的醫患關系,值得推廣。
【關鍵詞】 優質護理;靜脈輸液;治療配合度;治療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2.183
在醫療機構當中, 靜脈輸液的護理質量水平會直接衡量醫療機構的整體實力, 甚至直接影響患者, 乃至于整個社會環境對醫療機構本身的評價。調節輸液護理工作的質量水平, 提升患者的滿意程度, 能夠很好地建立起和諧的醫患關系[1]。門診部門的人流量巨大, 而且患者的要求也不一致, 患者類型也有較大的差異。本文對此展開探究分析,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隨機從本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間接受診治的靜脈輸液患者當中抽取100例作為本文的主要研究對象, 年齡5~70歲, 其中包括男52例, 女48例, 將其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參照組, 每組50例。實驗組平均年齡(45.23±3.54)歲, 包括25例呼吸道感染患者、14例消化系統疾病患者, 11例其他類型疾病患者;在文化水平上, 初中水平14例, 高中水平26例, 大專以及本科水平為10例;參照組平均年齡(44.32±3.61)歲, 包括29例呼吸道感染患者、13例消化系統疾病患者, 8例其他類型疾病患者;在文化水平上, 初中水平16例, 高中水平27例, 大專以及本科水平為7例。兩組患者文化水平、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護理方法 參照組行以常規性的護理干預, 實驗組則行以優質護理干預。
1. 3 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 對照分析并記錄兩組患者對治療的配合度以及治療效果。①配合度評定指標:患者可以在平靜狀態接受輸液, 為配合;患者出現較為強烈的生理應激以及心理應激反應, 無法配合護理人員完成工作, 為不配合。②治療效果評定標準參考文獻[2], 分為癥狀減輕、好轉、無效, 總有效率=(癥狀減輕+好轉)/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配合度比較 治療配合度上, 實驗組:配合率96%(48/50), 不配合率4%(2/50);參照組:配合率84%(42/50), 不配合率16%(8/50)。兩組配合率比較, 實驗組要明顯好于參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000, P<0.05)。
2. 2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實驗組癥狀減輕41例、好轉7例、無效2例, 總有效率96%(48/50);參照組癥狀減輕40例、好轉5例、無效5例, 總有效率90%(45/50)。兩組總有效率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382, P>0.05)
3 討論
在本次針對在臨床當中對需要靜脈輸液的患者行以優質護理對其治療配合度以及治療效果起到的影響進行探究分析當中, 行以不同的護理干預之后, 兩組對照分析, 在治療配合度上, 實驗組(96%)要明顯好于參照組(84%),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相對的, 實驗組的治療效果(96%)稍微高于參照組(90%), 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一研究成果說明, 在臨床中對需要靜脈輸液的患者行以優質護理, 可以更好地幫助患者恢復健康, 提升患者的配合程度, 促進良好的醫患關系。這一研究成果也和徐萍[3]在其著作當中的研究成果保持基本一致。在本文當中所使用的護理干預方式包括如下內容[4-7]:①強化靜脈輸液前之后的宣教。針對排尿、進食、過敏史等方面可能會發生的問題進行詳細描述, 還有一旦發生這些問題如何進行處理;另外, 在輸液之前需要告知患者可能會發生的不適癥狀, 一旦發生如何處理等。②有針對性的個體指導。輸液的過程當中, 按照患者疾病類型以及藥物的特殊性來對患者行以有個性化的指導干預。在輸液的過程當中, 叮囑患者避免隨意調節滴速以及變換體位。③創建良好輸液環境。在患者接受輸液的空間當中適當地設置空調電視等, 同時提供一些必要的用品, 例如紙巾、紙杯以及老花鏡等。④適當提升靜脈穿刺的技術水平。護理部組織起全院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和學習, 并宣傳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 提升護理人員的操作水平以及職業素質。最后, 對專業培訓以及操作的流程進行適當的完善, 建立起專業的管理制度, 提升護理工作的質量水平。
綜上所述, 在臨床中對需要靜脈輸液的患者行以優質護理, 可以更好地幫助患者恢復健康, 促進良好的醫患關系, 值得進行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1] 劉玉蓮.優質護理服務對高血壓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吉林醫學, 2013, 34(9):1784-1785.
[2] 陳金華, 宋燕, 李黎, 等.對優質護理病房護士進行靜脈輸液感控及安全知識強化培訓的效果研究.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2, 9(16):80-81.
[3] 徐萍.優質護理對靜脈輸液患者治療配合度和治療效果的影響.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4, 33(9):2520-2522.
[4] 焦德萍.優質護理對靜脈輸液患者治療滿意度和治療效果的影響.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5, 9(16):215-216.
[5] 張先群.護理管理干預對急診和門診靜脈輸液質量的干預作用. 今日健康, 2015(7):285.
[6] 陳育存.護理管理干預對門診、急診靜脈輸液患者的護理效果觀察.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0, 3(24):24-25.
[7] 馬海燕. 36例綜合護理管理干預在門急診靜脈輸液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中外健康文摘, 2012(40):29.
[收稿日期:2016-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