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峰
【摘要】近年來,隨著國家加大對中職教育的重視度,中職招生人數的不斷增多。中職教育中不僅對學生的理論知識要求極高,對其實踐操作能力也非常嚴格,這也是當前中職教育人才培養的核心所在。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下,中職教學中數學課程應緊跟學校教學需求,編寫適合本校教學的校本課程,更好的輔助專業課的教學,文章基于現階段中職教育的教學要求,探討了數學教學校本課程的創設編寫以及具體的實施。
【關鍵詞】中職數學教學 校本課程 創設 實施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6-0138-02
中職校本課程開發已經成為中職教育突破固定教學內容的一種發展模式,這是基于中職學校自身特點而研發的課程,具有極強的實用性,是依據學校教學的具體情況而“量身定做”的,獨具特色。數學課程作為中職教學中重要組成因素,對其實施校本課程開發具有現實意義,本文對此展開深入討論,著重闡述中職數學教學的校本課程開發與應用,最終提升中職教育整體教學水平。
一、中職教育數學教學校本課程創設意義
從目前情況分析,我國對于校本課程開發的重視度不斷提升,而中職教育體系中數學可謂是其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開發適合中職教育的數學校本課程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在中職教學中數學運用頻率相對較高,尤其是在學生的專業課上得到了體現,而統一的數學教材并不適用于所有的專業課,因而中職教育應積極開發適用于本校專業的數學校本課程,使其貼近實際教學需求。現代教學論表明:中職學生獲取數學知識具有重要意義,而其獲取知識主要目的在于運用其解決實際問題,這才是數學學習的最終目的。中職數學校本課程開發更重視數學知識實際應用,學生可以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專業課遇到的實際問題,以此彰顯數學的應用性。
二、校本課程開發創設
(一)基本思路與框架
中職數學課程相對中職學生而言難度較大,尤其是對一些數學基礎相對較差的學生來說更是難上加難,而且很多數學知識學生實際運用的機會并不多,特別是在專業課上的運用相對較低,因而中職學校在開展數學校本課程開發時,要將實用性作為教學目標,繼而確定基本教學思路,形成整體的教學框架。數學教學校本課程創設還需兼顧時代性與科學性,促使學生能夠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將數學教學作為一種技能培養,而不是單純的為了學習數學而學習,最終體現出數學的實用性價值。
以中職機電數學教學作為研究對象,依據其專業特點與需求,以此開展校本課程的開發與應用。在教材內容的篩選上,對于學生必學而沒有實用意義的部分適當刪減,增加了與專業相關聯的數學知識,并且將數學教學內容的順序進行重新擬定,教材以模塊形式呈現,總共可以分為5個模塊:立體幾何、函數、角、向量以及概率與統計。以立體幾何模塊為例,教材中安排了以下教學內容:空間直線與直線、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生活中運用較多的幾何體的性質,面積以及體積算法;斜二測畫法、正等測畫法;投影法的相關知識,還有三視圖。學生在學習本模塊之后,對于與機電相關的數學知識掌握比較透徹,對專業課的學習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數學校本課程除了安排上述5個模塊的數學教學內容之外,還開設了節數不等的實踐數學課程,用于解決專業課上涉及到的數學知識教學,由此體現了數學校本課程開發服務于實踐的功能。
(二)具體創設環節
中職數學校本課程創設是為了使學生更好的掌握專業技能,讓數學教學更具實用性,因此創設數學校本課程是中職專業教育改革的重點所在。中職數學校本課程創設需要依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首先,要樹立基本的設計原則,中職教育數學教學校本課程的創設于學生而言益處多多,因而校本課程的開設意義重大。校本課程的敲定需要基于一定的設計原則。例如:教師可以針對物流專業的倉儲管理進行數學校本課程的開發,根據該專業的特點擬定課程開發計劃,這樣數學校本開發更具實用性,根據倉儲管理的環節擬定具體的教學計劃。其次,中職教育最終的教學目標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因而數學校本課程創設應以此作為出發點,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將能力標準實施轉化,體現在數學課程教學中,一般情況下,模塊化教學是最好的編寫模式。課程內容設計需要基于實際情況考慮,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實際需求,將專業課與數學知識緊密相連,以此促進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專業課實際問題的能力得到提升。以某工職業學校為例,該校主要針對工科方面的教學,它應用數學可以分為兩個部分,其一是專業數學,其二是生活數學。
例如:機械加工專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碰到了這樣的學習難題,即車工工藝教學中,針對車削圓錐面面,求解圓錐半角,這里面涉及到了三角函數知識;鐵板切割和焊接教學時,怎樣提高利用率,需要涉及到求解函數最值知識。在上述案例中,數學校本課程開發與機械加工專業很好的進行了結合,充分體現了數學校本課程開發的真正意義。
三、數學教學校本課程的實施
數學校本課程設計理念
中職教育作為職業教育體系中的一員,在教學中應該注重培養學生職業能力,這種職業性是通過學生的課程學習逐步轉化成能力,繼而成為職業能力系統。中職數學校本課程研發目的在于培養學生數學實際應用能力,以此輔助專業課的學習,強化學生實踐操作能力。
1.更新課堂組織形式
教育改革在我國教育領域實施已久,并取得了相對較好的教學效果。新的教學理念倡導的是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學模式,以往的填鴨式教學已經不能適應現代教學需求。因此中職數學教學校本課程的創設要以新的教學理念作為切入點,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但是就現狀而言,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錯誤的領會了新的教學思想,增設很多問題環節,并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在課下布置很多作業,導致教學效果并不盡如人意。教師要從全局角度深刻挖掘新時期數學教學目標,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形式,使學生主導參與課堂教學,而不是被動的接受。在新課改的大環境下,中職數學校本課程創設首先要更新課堂組織形式,課堂教學要務實從簡,摒棄以往比較落后的教學形式。
2.更新教學手段。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教師教學形式發生了極大的改變,教學方法更為靈活多變,比如:自主型學習、探討式教學、學生合作學習模式等等。互聯網的廣泛應用也使中職教學收益良多,這種教學方式將會是日后教學的主流趨勢,教師運用多媒體開展教學活動更為形象具體,且直觀易懂,同時學生也很容易接受。教師合理運用多媒體設備將會在很大程度提升教學質量與效率,這是一種相對有效的教學手段。但是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依據具體情況,科學選擇相對合理的教學形式,做到因材施教,符合學生實際需求,教學模式的選擇要基于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接受能力,這也是教改的真正意圖。
四、結語
總體來說,中職教育數學校本課程的創設與實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能夠促使數學知識與專業課知識實現完美融合,有助于提升學生數學實際應用能力,同時對于其專業課的學習幫助極大。文章重點闡述了中職教育數學校本課程創設理念以及具體實施策略,以期進一步提升中職教育整體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梁群.抓住中職數學與專業課程的連接點對中職數學教學改革的作用[J].才智,2012(06).
[2]任寶珍.中職機電專業數學校本課程開發初探[J].職業技術,2012(09).
[3]卜玉輝.中職學校工科數學校本課程內容的設計[J].科技創新導報,2014(27).
[4]郭紅梅.中職數學關于校本教材的現狀分析及思考[J].現代婦女(下旬),2013(12).
[5]慕青.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引領下的中職數學課程改革初探[J].科技創新導報,20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