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語文教學和學習中,閱讀是一項重要的內容,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課程目標要求要在減輕學生負擔的前提下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效率和能力,讓學生自己去發現、探索和學習知識。而快樂閱讀作為一種教學模式和方法能夠更好的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與熱情,提高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快樂閱讀;教學;策略
新課程標準認為閱讀是收集與處理信息、讓學生在認識世界的同時發展思維與獲得審美體驗的一種重要和關鍵途徑。即閱讀教學的重點就是培養學生對事物的感受、理解以及判斷和欣賞的能力。所以,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閱讀教學的質量與水平。作為一種重要和有效的教學方式,快樂閱讀在教學中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視。以學生為本,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進行閱讀,做到真正的“潤物細無聲”,在不知不覺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有關快樂閱讀教學的策略主要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注重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
對學生興趣的培養也要掌握方法,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達到“其義自現”的目的,所以關鍵的方法是引導學生多讀,多思考。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的思維與作者的思想實現碰撞,學生才能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內涵和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實現與作者內心世界的共鳴,體會文章作者最內在的豐富情感。所以,將閱讀時刻融入學生的生活之中,讓學生多閱讀、多感悟,在思想領略中將文章情感融入并運用到生活中,激發學生更大的閱讀興趣。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推薦好書,督促學生交流讀書體會或在教師內張貼讀書警句名言以及創建班級讀書角等,為學生創造一個融洽的閱讀環境,在調動小學生閱讀興趣的同時潛移默化的激發和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
二、精心設計課堂導入教學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這對課堂教學也仍然適用,即在課堂教學開始時如果教師不能用精彩的導入將學生引入到閱讀教學中,教學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所以,教師要創設精彩的情境,在課堂教學一開始就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為學生之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心里定勢。例如,在教授《棉花姑娘》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問題的提出來設計導入,向學生提出一些簡單的問題,如同學們是否生過病?生病時都會干什么,有什么感覺?接著提問如果是植物生病了會怎樣?它們又是什么感覺,怎么來照顧自己呢?通過問題的提問賦予棉花姑娘以生命力,由人過渡到植物,能夠很好的將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到本課程的教學中,學生在好奇心的引導下就會自覺的閱讀文章,尋求最終結果,進而達到激發興趣的目的。由于小學生階段性的特征,他們對事物的注意力往往比較短暫也容易被其他事物左右,造成注意力分散。所以在激發學生興趣后還要注意興趣的持續激勵問題,使他們真正形成對閱讀的動機。所以,在教學中教師還要學會實時設疑,通過懸念的設置不斷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在不斷的好奇和懸念中展開閱讀,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好的與學生的自覺主動性聯系在一起。
三、通過情景創設引導小學生快樂閱讀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學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學會從多個方面和角度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并努力嘗試將影響學生興趣的潛在因素挖掘出來。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情境的設計是引導學生主動自覺閱讀的不可缺少的條件。在進行情境設計時,教師應該堅信學生的潛在能力是能夠被不斷發掘出來的,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對他們進行循循善誘是相當有必要的。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情境的創設,例如讓學生模仿文章描寫中的某個動作,分角色朗讀對話以及誦讀一句口號等等,讓學生親身體會其中的情感以加深認識。此外,教師可以利用各種現代教學手段,直觀鮮明的表現出文章意蘊,在充分調動學生情感的前提下,將學生引入文章所營造的氛圍中,激發興趣與好奇心,自覺進行閱讀學習。
四、創設現代媒體情景,營造閱讀氣氛
隨著社會科技的發展,信息技術的成果也更多的被運用到現代教學之中,具體體現為教師在教學中對各種現代化教學工具的使用和教學手段的更新與創造。根據小學生的直觀性思維特點,教師要在巧妙利用各種多媒體技術的同時,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將畫面與音樂統一起來,進而激發學生的想象性思維。只有實現畫面、音樂語言與語言文字的良好溝通與融合,教師才能在教學中真正實現調動學生的聽覺、視覺等器官的目的,并最終在這種聯覺的通感中,收獲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教授《歡慶》這首詩時,教師可以通過給學生設置一幅盛大的舉國歡慶的盛典的同時播放古曲《我愛你中國》,讓學生在充滿愛的音樂中,一下子融人到本詩所渲染的意境與情境之中,并真切地體會到作者的情感。總之,創設情境的手段和途徑很多。在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要從學生的生活出發,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創新因素,在教學過程中用心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創設各種不同的情境。使學生在情境中觀察、思考和創新,促使智力和語文閱讀能力的全面發展。
五、結語
總而言之,興趣才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所以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在充分挖掘閱讀材料的同時,為學生創造生動有趣的情景,采用各種有趣的教學形式和方法,不斷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和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辦好的就是“導游”角色,通過對多姿多彩、美輪美奐世界的介紹讓學生感悟其中的美。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教師除了對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行激發以外還要設法將這種興趣保持下去,促進學生閱讀興趣的發展,通過這種有趣的教學一步步引導學生自覺自主閱讀,將閱讀變為一件愉快、輕松的事,把閱讀當做一種興趣愛好,一種享受和樂趣,真正做到快樂閱讀。
參考文獻:
[1]任愛芬.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
[2]王曉波.故事引導,快樂閱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例談[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5,09:101+103
[3]趙學進.走進生活 快樂閱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究[J].學周刊,2011,16:53
[4]錢成山.談小學語文快樂教學的實施[J].甘肅教育,2014,17:102
[5]田云友.芻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施對策[J].中華少年,2016,12:59
作者簡介:
汪啟均(1973.08~),男,土家族,重慶秀山人,大學本科,小學高級教師,小學語文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