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 邵慧
【摘要】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互聯網技術的快速進步,我國的郵政代理金融網點也面臨了轉型的重要時刻,在滿足金融體系多元化發展的前提下,郵政金融網點的建設需要結合現代的互聯網技術趨勢來進行轉型,其基本的轉型重點在于互聯網+形式的變革和多元化線上和線下金融產品的推出。只有做到線上線下金融經銷模式全面的結合才能提升郵政金融網點未來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促進郵政金融系統的結構性過渡,在未來經濟發展的趨勢下換發更加強大的生命力。
【關鍵詞】郵政金融網點轉型 互聯網發展思路 轉型發展策略 問題研究
一、互聯網形式的過渡
如今我們處在一個科學技術先進的時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給予了金融創新一個新的機遇。電腦、電子通訊的技術運用到金融業中,體現了金融的電子化和現代化,極大地降低了現代金融的交易成本,也縮短了傳統時間和空間限制,給予客戶更優質的服務,同時也促進了全球經濟一體化。總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決定金融創新能力的高低科技實力是一個重要的元素,從某種意義上講,科學技術輔助郵政金融網點進行金融創新,為金融創新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當然,金融業未來的發展還是將依據互聯網發展形式進行便捷化交易的方式,其主要依據第三方開發者平臺進行線上金融交易運作。那么未來郵政金融網點要想發展就必須進行互聯網+形式的打造,不僅是自身模式的快速的過渡,還需要結合網絡運營的思路來健全自身發展體系,推出特色化互聯網線上交易系統讓用戶能夠依據移動客戶端進行線上金融交易,方便人們的金融生活。當然方式不僅僅要體現在互聯網金融思路的運用上,還需要結合互聯網技術進行模式化的創新,讓線上與線下充分的結合起來,滿足郵政金融代理網點的未來發展的需要,滿足未來社會經濟體制變革的需求。
二、金融產品創新的基礎原則
(一)金融產品定價
金融產品定價是金融工程最基礎的工作,是保值、套利、金融產品設計和創新、以及風險管理等的基礎。
(二)無套利均衡
無套利均衡的價格必須使得套利者處于這樣一種境地:他通過套利形成的財富的現金價值,與他沒有進行套利活動時形成的財富的現金價值完全相等,即套利不能影響他的期初和期末的現金流量狀況。
(三)風險中性定價
在對衍生產品定價時,我們可以假定所有投資者都是風險中性的,此時所有證券的預期收益率都可以等于無風險利率r,所有現金流量都可以通過無風險利率進行貼現求得現值。這就是風險中性定價原理。風險中性假定僅僅是為了定價方便而作出的人為假定,但通過這種假定所獲得的結論不僅適用于投資者風險中性情況,也適用于投資者厭惡風險的所有情況。
三、郵政金融創新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缺乏正確的風險管理理念和市場定位
在金融創新風險管理過程中的行為模式不難發現,它滲入了郵政業務業務的各個環節,普及到了所有員工,但是,由于我國金融制度的問題,大多數金融機構合規經營的意識薄弱,不僅僅是交行,金融機構皆對風險管理的認識不夠全面,而管理層對于風險管理的理念還停留在金融危機之前,已不能適應金融創新的時代,這對大大增加風險的危害度。可以這么說,郵政金融對于如何在市場中良好的經營還認識不夠充分,因而不能理清銀行發展和風險管理的正確關系,從而導致了長遠目標的策劃失敗,只關注了眼前的利益,不能良好的協調。管理層尚沒有風險管理的意思,更何況全行,工作人員誤以為風險管理只是相關部門的職責,在整個過程中貫徹得還不夠充分。
(二)內部控制有效性不足
現代的郵政金融網點在機構上偏重于按行政職能劃分崗位,而缺乏了部門與部門之間的合作性與靈活性,而在與考核制度上之時短期激勵的制度,缺乏一個長期對員工的刺激,從而導致了員工的價值不能完全發揮,對于風險管理的研究和發展都是不利的。并且內部的審計部門是主要建立有效的控制以及良好的銀行內部的管理環境,再加以審計和評價銀行具體業務的控制風險狀況,再依據現狀提出英佑的建議,從而改進風險管理、內部控制和治理過程,但從交行的制度上來看,內控體系還是過于薄弱,缺乏英佑的風險預警機制。從表面上看,的確交行是建立了一系列規章制度,看上去很重視內部控制部門的樣子,但只是空有其表,沒能完全的融入銀行整個體系之中,只是單純一個形式主義,導致了審計審核部門過分依賴于管理層,從而影響了現實中問題的暴露和完善的解決時機,造成了更大的危害。
四、針對郵政金融網點轉型風險管控策略
(一)樹立正確的金融創新風險觀念和思路
任何事物都有好和壞兩個方面,金融創新也不例外,他可以開創金融無限的可能性,是金融業發展的核心之一,但同樣他會給市場帶來不穩定的因素,放大金融風險,因此我們要充分正確認識欣榮創新的作用,樹立正確的思想。次貸危機之中,由于高薪的驅動,造成了各種“有毒證券”的瘋狂擴征,導致市場風險大大增加,這也是促發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之一,而蕭山支行也已經初步嘗試了信貸資產的證卷化,我們可以吸取次貸危機的經驗,要將風險管理放在首位,建立科學的風險預警以及相關的責罰制度,為自己打下良好的基礎,保持穩健發展。
(二)改變唯模型化的風險識別方式
目前郵政金融的風險管控分兩個方面來說,不能過于依靠理論和客觀去判斷,可以適當輔助,加之采集全面的信息,配合主觀的判斷智慧盡可能正確識別和量化風險,畢竟信息技術還有局限性,智能代替不了人工;而金融創新機構要從硬件方面進行著手,降低判斷錯誤的風險,提高信息收集的準確性,能夠根據市場的瞬息萬變迅速更新已有的數據。總之,模型化和人腦的結合,才是規避風險的最佳選擇。
五、結語
現代化郵政金融網點的轉型主要依據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和信息化管理手段的高效運用,結合現代金融發展的趨勢,創新自身的風險管控體系,滿足社會經濟多元化發展的需要,確保自身能夠長期平穩快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牛紅軍.金融創新的真諦[J].中國經濟周刊,2015(5).
[2]佚名.激活金融創新內核[J].浙江經濟,2015(4).
作者簡介:張娟(1983-),女,江蘇省溧陽市人,學歷:本科,畢業于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就職于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江蘇省溧陽市余橋郵政支局;邵慧(1987-),女,江蘇省鹽城市人,學歷:大專,畢業于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就職于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鹽城市分公司郭猛郵政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