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杰思 鄧丹
【摘要】如何能夠提升我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并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保持保持長遠發展,是企業經營者及管理層著重考慮的關鍵問題。而技術創新是正是解決這一關鍵問題的有效措施。本文針對我國發展中的企業,從產權保護、權益分享改進、企業創新文化等方面對促進我國企業技術創新的激勵機制進行研究。
【關鍵詞】激勵 技術創新 受益分配 產權保護
企業進行技術創新無疑是保持企業長遠發展的一個最為重要的因素。但并不是大部分企業都能夠進行自主創新,何況是進行持續性創新。這就需要設計一套激勵機制保持企業進行持續性創新的動力。在企業進行持續性技術創新這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如何給與研究者及創新者強烈的創新動力、提升其創新才干及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與機遇,這是在設計激勵機制過程中應解決的三個關鍵性問題。
一、有關技術創新及激勵研究成果
對于技術創新及激勵機制的研究,國內外已有大量的研究成果。陳釗(2010)指出由于生活在社會中的自然人及處于經濟生活中的經濟人的理性是有限的,而在實踐活動中又大量存在信息不對稱的現象,關鍵點在于對“成本”與“收益”缺乏了解度,使得一部分的人掌握了于此有關的信息,而另一部分的人卻全然不知,進而導致交易成本的增加。激勵機制的設計是針對信息的不對稱,對部分人的行為通過獎勵的手段或是懲罰的手段,從內部上將行為的社會成本與收益,最終轉變為決策者個人的成本與收益。還有其他對于技術創新與激勵研究的經典文獻如下表展示:
二、企業技術創新激勵機制設計
產權的保護、權益分享制度的改進、政府科技投入、交易成本的降低、風險的控制、利益驅動皆為企業進行科技創新的動力來源。具體的激勵企業技術創新的因素如表格所示:
技術創新是一個持續而艱難的過程,因此激勵需要從企業外部及內部兩個方面來著手。在進行研發創新活動之前能夠獲得大量的融資及政府進行科技投入的企業少之又少,這是因為專門而有效的融資渠道尚未搭建完善,另一方面科技投入的資金流向也缺乏有效的監督途徑,有關研發后的成果、研發者、創新者與企業之間的歸屬與最終受益的分配也缺乏清晰明確的制度。對于技術創新項目智力入股與資本入股最終受益如何分配,尚未明晰。而科技的投入與受益的分配正式激勵創新者、研發者進行技術創新的基礎。建立完善的促進企業進行技術創新的激勵機制另一核心點在于建立先進的產權保護制度,其目的在于通過對技術成果的保護與報償的確定激勵發明者的再創造性。在產權保護制度中處理好技術創新主體間的權益關系,解決產權歸屬與權益分配問題,最為有效的措施是知識產權入股,此外降低知識產權維護成本,也是防止盜版侵權的有力方式。
激勵機制的設計不僅僅是從外部角度考慮,還應考慮到如何完善企業內部的激勵機制。陳釗(2010)指出:“企業內部的激勵還可能體現為企業內部一些福利或類似的制度。”國內經營理念一流的企業對于在研發與技術創新方面有杰出貢獻的人才,年末進行獎勵,包括物質獎勵與頒發獎章,并對個人能力的提升有良好的培訓計劃,對個人的前景有良好的規劃,相比單純的物質激勵,公司內部文化、團隊精神激勵、個人發展規劃是更有效的激勵手段。
參考文獻
[1]牛建濤,慕靜.基于復雜適應系統理論的物流企業科技創新行為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02).
[2]楊尚東.國際一流企業科技創新體系的特征分析[J].理論參考.2014(07).
[3]郭兵,羅守貴,宋燕飛.所有制性質對新興產業技術創新效率的影響[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12).
[4]陳釗.信息與激勵經濟學[M].上海:上海三聯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