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中小企業面臨越來越大的發展壓力。成本管理問題是中小企業成長發展中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本文著眼于國內中小企業成本管理現狀,簡要地論述了成本管理概況,分析了中小企業面臨的巨大成本壓力,總結了中小企業成本管理的問題,最后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幾個可行性措施。
【關鍵詞】中小企業 成本管理 成因分析 對策
中小企業的龐大數量及其對經濟發展的強大推動力使我們不能忽視中小企業的重要作用。相關資料顯示,近幾年,我國的中小企業數量占據了企業總數的98%以上,截至2010年,我國中小企業創造的GDP占全國GDP總值的60%,繳納的稅收占國家稅收的50%以上,提供的就業占國家總就業的將近80%。現如今,中小企業成本管理狀況并不樂觀,成本管理道路上遇到的各種問題交織在一起,似乎是一個“結”,這個“結”關系著中小企業的在成本管理狀況,也深刻影響著中小企業的整個發展狀況。
一、我國中小企業成本管理概述
改革開放之前,我國經濟受制于計劃經濟體制,中小企業成本管理主要以借鑒蘇聯的經驗為主,然后在此基礎上創新出一套比較完整的成本管理方法。改革開放實施之后,我國開始學習西方國家先進的企業成本管理方法,主要研究成果是對質量成本的研究和對適時制的研究以及對其他領域的研究[1]。這些學習和借鑒使我國的成本管理理論逐漸與西方國家的理論研究接軌。
二、中小企業所面臨的成本壓力有多大
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曾經經歷了一個低成本的階段。中國勞動人口眾多,這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了不同于西方國家的優勢。在成長發展之初,中小企業的成本低廉,大量中小企業利用這個契機興起,這些興起的中小企業大都為勞動密集型產業。粗放式的生產、低價能源和原材料以及廉價的勞動力促使中小企業的成長發展到了一個高峰。然而,從2008年之后,這種狀況改變了。2008年的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全球經濟危機,沉重地打擊了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也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影響了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中小企業的低成本階段已經結束了。
當今所經濟環境的改變使中小企業的發展面臨著一個前所未見的困境。這個困境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勞動力成本逐漸上升導致中小企業成本上升。勞動力成本上升是一個經濟發展規律。勞動力供求關系發生了變化,這使勞動力成本也隨之而變。近年來,我國經驗發展迅速,這也加快了城市化進程,曾經大量的農村人口涌向城市的現象已經不存在了。一些會計理論者的研究表明,2013年以來,我國農村人口中已經基本沒有剩余勞動力[2]。在這種情況下,勞動力成本便呈現出不斷上升之勢。當然,勞動力成本的上升還有很多其他的原因,例如知識性勞動力缺乏、勞動者對生活質量的要求提高等。第二,能源、原材料價格上升致使中小企業成本壓力增大。加入WTO之后,我國經濟的發展與世界的聯系越來越密切,隨著經濟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中小企業受國際市場的影響也越來越深。2008年經濟危機之后,各國大力恢復經濟,世界經濟呈復蘇之勢,能源和原材料的供需逐漸不平衡,需求量的增加使得實際市場上的價格也逐漸上升。此外,近年來,國內通貨膨脹有所加劇,物價上漲明顯,原材料等價格也增加。第三,土地價格的的提高使中小企業土地租用費和廠房購買資金大幅增加。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迅速,土地資源不斷減少,土地取得成本和開發逐漸增加。中小企業面臨著如此大的成本壓力,進行有效的成本管理,從而提高生產經營效率、增加企業效益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是企業存活下去的必然道路。
三、成本管理“結”表現在哪兒
中小企業資金少,規模小,實力比不上大型企業,因而其成本管理和大型企業成本管理是不同的。中小企業的成本管理人員素質達不到應有水平,管理方式不完善,職工技術水平也不高,這導致許多中小企業成本管理方式落后,管理制度漏洞百出。
(一)成本管理觀念淡薄
成本管理在企業管理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但在我國中小企業中,從最高層的企業管理人員到最基層的員工,對成本管理這個概念認識仍然不夠深刻。大部分人員認為,成本管理就是縮減成本,減少開支則就縮減了成本,這就達到了成本管理的效果。但事實上,成本管理是一系列的系統性的管理活動,縮減開支只是一種獲得短期利潤的行為,廣大的中小企業管理者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還要考慮怎樣為企業贏取長遠利益。
(二)成本管理缺乏系統性
成本管理是一個系統的、科學的活動過程。在中小企業的成本管理中,大部分人員認為成本管理就是成本核算,因此企業往往只做到了事后控制,而沒有看到事前、事中控制的重要性[3]。這樣片面化的成本管理使中小企業的管理出現了斷層。相當多的中小企業中存在成本管理混亂,管理無制度、勞動和材料消耗無定額、成本無核算的“四無”狀態[4]。
(三)成本管理職責分配不當
在大部分中小企業里,普遍是財務部門在進行成本核算工作。這樣的不合理的職責分配會讓本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下降。比如,財務人員為了完成財務報表的提供任務,過于關注財務指標的完成而忽略了其他指標的要求[5]。原本應由計劃部門、采購部門等各個部門合作及互相監督才能做好的成本管理就難以發揮其應有的預測、控制、分析、考核的功能。
(四)成本管理方式無法跟上會計發展的步伐
從嘗試階段到自發階段再到商品化穩步發展階段,會計電算化在我國已經發展了三十多年[6]。由表格1可以看出,現代會計階段的特點是“會計電算化”。先進的信息技術改變了以往會計手工記賬的方式。而目前我國中小企業的技術水不高,沒有能力或者不愿在企業當中實行電算化,即使使用了電算化,也缺乏有技術水平的操作人員。
表格1 會計的發展歷程
■
(五)成本管理的約束和激勵機制不完善
目前,中小企業只是單純使用現有勞動力,而疏于對員工勞動力勞動技能培訓和職業素質的提升。企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和學習能力的競爭,隨著企業發展的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原本符合條件的員工的知識不斷老化[7]。在很多中小企業當中,約束就是處罰和處分規則,激勵也僅限于升職和加薪制度。然而缺乏培訓的企業人員并沒有自覺意識,積極性也不高。
四、優化中小企業成本管理的對策建議
(一)從企業人員上解決——實行成本管理全員化
實行全員化成本管理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努力:第一,企業的經驗管理的者其主導作用,要促進他們不斷學習先進的管理理念,強化成本管理意識;第二,成本管理不僅是管理人員的事,更是每一個企業成員的職責,對員工強調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促進企業員工在成本管理方面的自覺性;第三,明確崗位的職責和分工,減少崗位職責沖突和職責分配模糊狀況;第四,加強企業員工培訓,提高員工的職業技能和素質,定期進行專業知識培訓。
(二)從企業組織結構上解決——扁平網絡化
當前的生產發展方式已經發生了巨大變革,面向顧客的生產方式已經代替了傳統的大量生產的方式。這種柔性化的趨勢促使企業的組織結構要趨向于扁平網絡化。中小企業建立這種組織結構可以提高企業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應對能力,增強企業決策的靈活性,從而減少因在組織結構上缺乏前瞻性的準備而帶來的成本耗費和損失。
(三)從成本管理方法上解決——實行柔性成本管理
由于傳統大批生產的生產方式已經逐漸向顧客化生產轉變,顧客花生產對企業的要求是:在較短時間內生產出不同的新產品,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8]。生產發展的柔性的加強勢必要求企業的成本管理也隨之改變——要更加柔性化。柔性成本管理中的柔性指靈活性和民主性,它強調企業成本管理能對多變的外部環境做出靈活的調整,在管理過程中“以人為本”。目前對柔性成本管理應用的最好的就是作業成本管理。在中小企業中實行作業成本管理,符合外部環境對中小企業柔性化組織結構的要求。
(四)從信息的獲得和處理上解決——運用現代化信息手段
在現代社會中,信息已經成為最重要的資源、信息的獲取和處理直接影響著生產的效率。對于中小企業成本管理來講,信息的獲取上有相當大的局限性,信息的處理也是不完備的。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手段,在中小企業中建立科學的成本信息系統,增加企業獲得的成本信息的真實性、有效性。在會計發展的現階段,實現信息化是必然趨勢。中小企業要加強現代化信息手段的運用,把信息化工作落到實處。
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中不可忽視的力量,重視中小企業發展已經成為必然。中小企業規模小、資金有限、實力較弱,比大型企業更容易受到市場沖擊,因此我們也應當給予其更多的關注和支持。當今我國中小企業在成本管理的道路上正處于一個困難時期,這個成本管理“結”是否能夠解開,直接關系著中小企業今后的發展前途。面對這個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市場,中小企業要把握好機遇,在各方面優化成本管理,從而改變現狀,為我國國民經濟做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李波.中西方成本管理比較研究李波[D].天津大學.2004.
[2]張興華.中國農村剩余勞動力的重新估算[J].中國農村經濟.2013(8).
[3]譚志堅.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西部經濟管理論壇.2014(3).
[4]陸鳳蓮.中小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物業(中旬刊).2013(8).
[5]周曉根.中小企業成本管理的思考[J].經營管理者.2014(8).
[6]艾紅玲.論會計電算化的發展趨勢和運用中存在的問題[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05).
[7]靳麗.淺談中小企業員工素質培育對策[J].成功(教育).2011(6).
[8]吳清,劉希麟.淺談柔性成本管理[J].財會通訊.2010(32).
作者簡介:雷亞云(1991-),女,漢,河南信陽人,會計碩士,就職于河南大學商學院,研究方向:成本管理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