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菁雯 邵君喆
【摘要】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程度的加深,世界經濟和資本市場的繁榮發展,各國的所得稅會計準則在世界范圍內相互影響,相互依賴,并在會計國際化的進程中尋求共同的特征和發展方向。中國所得稅會計準則在國際化進程中不斷的借鑒和吸納國際上通用的和先進的理論和想法,逐步形成了新的所得稅會計準則,在新的會計準則的推廣實施中,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一些問題。文章對中國在所得稅會計準則在應用過程中的出現的問題進行了歸納和總結,并對出現的問題進行了闡述和分析。
【關鍵詞】所得稅 會計準則 應用
受到全球化程度的影響和國際間經濟合作的加深,會計全球化和國際化已經成為了發展的必然趨勢。在會計準則制定的過程中,由于所得稅會計準則的制定并不能完全跟上其他會計準則更新的步伐,所得稅的復雜性致使所得稅會計準則的國際化進程遠遠慢與會計準則的全球化,致使所得稅會計準則逐漸成為單獨的一個準則出現,為了更好地服務于國際間的經濟往來,形成了一種國際化的所得稅會計準則。200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頒布,該法的頒布對于我國的不同企業的所得稅有了統一的界定和征收辦法,也促進了我國所得稅會計準則與國際的接軌。新的所得稅會計準則實施后使得所得稅費用與會計利潤的相關系數上總體是有所提高,所得稅會計信息質量也得到了提高。但是新的所得稅會計準則并沒有在我國得到很好地實施,發育不成熟的市場,較差的監督機制,企業和會計人員的實際實施和操作的任意性都使得新的所得稅會計準則的實施并沒有達到預期目標。本文將重點討論在實施過程中我國所得稅會計準則所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和應對這些問題的改進策略。
一、所得稅會計準則在我國的應用情況
新所得稅會計準則自2007年頒布以來,不僅順應了國際化要求,積極向國際化靠攏,同時在會計信息質量等方面得到了顯著提高,但是由于我國特殊的內外部環境導致所得稅會計準則在實施過程中出現了不少問題。
(一)新準則實施過程較困難
目前,我國新準則實施過程中面對著新準則內容不成熟和會計人員接受程度較低。我國不規范的市場環境使得交易的規范性和競爭的公平性遭到了質疑,比如公允價值難以形成。因此在核算所得稅的過程中,針對暫時性差異的核算必然會出現問題,暫時性差異的計算又進一步影響遞延所得稅金額的計算,進而對所得稅的會計核算產生制約。這暴露了新準則實施有一定的難度。另外,會計人員對于新所得稅會計準則的態度也不太積極,缺乏足夠的會計素養和知識儲備及時更新技能,這就導致了新準則的接納程度低,時間慢。
(二)新準則推廣力度和效果較差
新準則推廣集中于上市公司,但在上市公司力度也不夠。上市公司在轉換制度的同時依據保留了利潤數據等利益指標作為參照,并沒有完全側重于新準則要求的資產負債類相關指標進行企業發展狀況的分析。而普通企業的對新準則成本轉換高。普通企業由舊準則轉化為新準則的過程中的由于需要在人力、物力、技術等方面進行全面轉換,所以轉換效率比較低。效率低,導致轉換時間慢,轉換效果差,同樣也被算做成本轉換的轉換期間造成的經濟損失就大。致使整體而言,對于普通企業新準則的成本轉化高。另外,對于大型企業監督管理機制差,使得推廣效果差。新準則在企業的實施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監督管理機制沒有跟上新準則發展的腳步,不能及時對出現在實施過程中的所有環節,尤其是新的環節進行有效監督,致使讓不法分子鉆漏洞,有機可乘,擾亂企業正常實施新的所得稅會計準則。
二、制約所得稅會計準則應用的因素分析
面對所得稅會計準則在應用中的問題,企業的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都是制約其發展的重要方面。一方面,通過外部環境的分析,找出制約所得稅會計準則由于市場發展不夠成熟等問題造成的原因進行分析。另一方面,從企業所處的發展階段和企業成熟度不同來思考是否會對新所得稅準則采取實施受到影響;同時企業內部的會計人員的態度也是制所得稅會計準則應用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從內外環境進行剖析和概括所得稅會計準則的應用存在一定的借鑒意義。
(一)外部環境制約因素的分析
我國的市場體系發育還不成熟,我國的市場經濟也還處于發展階段,許多方面還有待進一步的完善。對于正在處于經濟體制轉軌時期的市場經濟,正是由于我國還沒有出臺明確的規定來規范交易市場,因此造成了交易和核算過程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證,核算的結果自然也就不具有足夠的說服力,從而制約了所得稅的會計核算,對所得稅會計準則的實施也造成了負面影響。同時, 對于大型企業的監督管理機制,由于我國上市公司的數量規模都遠小于西方國家,發展遠不及西方國家全面和完善。在世界企業排名中,能夠占據一席之地的均為國有控制企業為主,而國有企業改革也是近幾年的成果,國有企業產權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不能為采取的先進的所得稅會計準則要求的方法保駕護航,在實施過程中不法分子還可以在機制漏洞里謀取非法利益,危害企業發展,這些都使得我國的資本市場呈現疲軟狀態。而這樣的狀態是不利于任何會計制度的發展,所得稅會計準則的發展往往又由于其復雜性而滯后于財務會計準則的發展,因此最終使得所得稅會計準則在實施中收到阻礙。
(二)內部環境制約因素的分析
1.企業內部發展程度和選擇態度。企業內部發展程度和選擇對所得稅會計準則實施的制約體現在企業在選擇所得稅會計處理方法時,缺乏選擇新準則要求的處理方法的動力。更青睞于選擇收入費用觀,和我國新制定的所得稅制度以及國際所得稅制度選擇的資產負債觀不一致。新的準則的要求是和國際要求一致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企業融入世界經濟中去,因此,上市公司率先進行了會計處理方法的變更。但是許多企業在選擇上市,退市等問題上,市場監管主要依據的依舊是盈利指標,這就使得監管方面注重利潤指標;而對于企業衡量管理層業績時依據的也是為企業創造的利潤,重視相關利潤指標。而對于普通企業,由于準則的規定,必須在短時間內強制進行轉變,必然造成較高的轉換成本,出現階段性的混亂。在此期間,普通企業對于由于采用新所得稅會計準則所導致的可能付出的代價會在一定程度上反饋為實施過程中的偷懶和消極對待。同時,由于準則的出臺是強制變更,和企業自身青睞的所得稅會計處理方法不一致,也可能導致企業對于會計信息質量的追求不高,也在一定程度了阻礙了所得稅會計準則在我國的順利實施。
雖然我國在制度的選擇和制定上積極向國際化靠攏,順應國際化所得稅會計準則的趨勢,決定采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但是利潤指標在企業中的重要地位和企業自身習慣和青睞的方法都使得企業的客觀現實和制度制定上存在一定的斷層和矛盾。
2.企業內部會計人員。任何會計制度的執行都離不開會計人員的操作。會計人員對于新所得會會計準則的熟悉程度和會計人員對于新所得稅會計準則的態度都會影響到新準則的實施。新準則要求的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所得稅的核算包括五步,五步計算和過去相比都復雜了許多,正由于采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所需要計算的步驟和復雜程度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會計人員的工作量和壓力。而新準則的頒布又規定了所得稅的核算方法統一為了資產負債表債務法,這就使得之前會計人員熟悉和較為簡便的核算方法和處理方法都需要重新認識,這對于長期使用應付稅款法的會計從業人員而言,都是艱巨又困難的過程。新舊方法的交換不僅會影響會計核算的效率,對于老會計人員而言,對于新的會計準則的接受較慢,可能會帶來失業問題,負面因素會進一步阻礙新準則的實施,同樣制約所得稅會計準則的順利實施。
參考文獻
[1]戴德明,姚淑瑜.會計——稅收差異及制度因素分析[J].財經研究,2006(5).
[2]黃斌文.我國所得稅會計準則存在問題探討[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1(1).
[3]羅林芬.對新所得稅會計準則的思考[J].時代金融(中旬),2014(5).
[4]翟正蓮.新時期我國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問題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