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周晶晶
【摘要】會展業對經濟具有強大的帶動作用,貴州作為后發省份要想趕超其他省份必須充分發揮會展業帶來的巨大經濟效應。本文通過對貴州省會展經濟的發展條件、現狀及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貴州 會展經濟 對策建議
一、引言
會展業、房地產業、旅游業并稱為21世紀三大“無煙產業”,具有強大的經濟集聚和擴散效應,在引導產業發展、促進生產要素流動、優化資源配置、提升城市形象及知名度、拉動經濟增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據統計,全球會展產業每年直接經濟效益超過3000億美元,為世界經濟帶來的增長總額超過3萬億美元,約占全球GDP總和的4%。因此,貴州作為內陸落后地區,要實現后發趕超的戰略目標、實現經濟的跨越式發展,必須充分發揮會展業的經濟帶動效應。貴州省十三五規劃中明確強調要大力發展會展等生產性服務業,可見會展業對貴州經濟的重要性。因此,本文對貴州會展經濟的發展條件、現狀、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促進會展經濟發展的對策建議,以期充分發揮會展經濟效應,實現貴州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二、貴州會展經濟的發展條件
貴州獨特地理位置與便利的交通條件、豐富的自然資源與旅游資源、經濟發展水平等條件為貴州會展經濟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一)地理位置與交通條件
會展是商品、資金、技術等物流和信息流的交換與集聚,涉及參展客商、商品以及觀眾的運送和傳輸,因此會展舉辦地的地理位置與交通條件至關重要。貴州地處西南腹地,是西南地區陸路交通樞紐。貴州作為長江經濟帶上的重要省份,是西南地區向南通達珠江三角洲、北部灣,向東連接長江中游、長江三角洲、環渤海,向西南通往東南亞、南亞的交通要沖。貴廣高速鐵路、滬昆高速公路、廈榕高速公路、渝黔高速鐵路、成貴高速鐵路等陸續建成通車,使貴州融入了珠三角洲經濟圈和長三角洲經濟圈。目前,貴州共有安順機場、遵義機場、畢節機場、荔波機場、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興義機場、銅仁鳳凰機場、黎平機場等七個機場,2015年貴州成立了自己的航空公司多彩貴州航空公司,為會展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更為便利、方便、快捷的交通條件。
(二)氣候環境與旅游資源
良好的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是會展經濟發展的基礎條件。貴州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貴州的省會貴陽,更是有“避暑天堂”之稱,因此,貴陽也將全力打造夏季會展名城作為其發展定位之一。空氣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在中國多個城市,霧霾嚴重侵害著人們的生活,使得清新的空氣環境越來越稀少,而貴州49%森林覆蓋率對人們具有強大的吸引力。貴州屬喀斯特地貌,多巖石溶洞,有著名的“黃果樹瀑布”、“龍宮”、“織金洞”等眾多自然景區,吸引著眾多的國內外游客。貴州是一個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全省共有民族成份56個,創造了多姿多彩的貴州文化。貴州古老的夜郎文化、傳統的陽明文化、振奮人心的紅色文化等眾多文化交織成貴州的發展歷程。美麗的自然景觀、多彩的民族文化為貴州的會展經濟的發展創造了獨特的條件。
(三)經濟發展水平與產業優勢
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貴州省經濟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尤其是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的出臺,為貴州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近些年,貴州實施“后發趕超”戰略,經濟保持高速增長的勢頭,GDP增速一直保持前三,為貴州會展經濟的發展提供強勁的動力支撐。貴州的地理環境曾一度成為限制其發展的重要因素,但現在的貴州憑借其獨特的區位優勢與生態資源,對能源、化工、煙、酒等傳統產業進行調整升級,大力發展裝備制造業,重點發展以大數據為引領的電子信息產業、以大健康為目標的醫藥養生產業、以綠色有機無公害為標準的現代山地高效農業、以民族和山地為特色的文化旅游業、以節能環保低碳為主導的新型建筑建材業等新興產業。2014年,國家級新區貴安新區建立,其定位為內陸開放型經濟示范區,這不僅為貴州會展經濟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機遇,也為貴州經濟的騰飛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動力。
三、貴州會展經濟發展現狀
(一)起步晚 基礎弱
貴州會展業起步較晚。2007年底,貴陽市委和市政府才明確提出把“會展業作為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的重要產業之一”,自此,貴州會展經濟開始起飛。2009年,貴陽因其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和生態環境獲得了生態文明會議的舉辦權,自此,貴州會展經濟正式進入了發展階段。為加快貴州省會展業的發展,政府大力支持會展基礎設施的建設。2011年,貴陽國際會議展覽中心投入使用,并成為貴州省會展舉辦的重要場地,大大增強了貴州省的辦展實力。但是,貴州會展業基礎薄弱,缺乏相對應的配套設施以及專業的會展人才,限制了經濟的發展,辦展企業較為落后、會展服務相對單一。2014年,一些具備會展全產業鏈的企業入駐貴陽,對會展業起到了強大的帶動作用。自此,貴州的會展經濟進入了更為快速的發展階段。
(二)發展速度快 經濟效應好
盡管貴州會展經濟起步晚,但每年都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十二五”期間,僅貴陽市共舉辦各類展會活動2339場次,展出面積400多萬平方米,1700多萬人次參展、觀展,實現綜合經濟效益477.99億元{1},極大的帶動了貴州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關估算顯示,會展業對經濟的帶動指數在l:7到l:16之間,而貴陽目前的會展業經濟帶動指數最高達到l:10。根據中國會展業行業發展報告(2015)結果顯示,近年來展會增長最快的省市大都來自中西部地區,2011~2014年,貴州、山西辦展數量增幅超過30%,增幅名列全國前二。根據《中國展覽年鑒》中的數據進行分析,作為貴州省會展舉辦的集中地貴陽,辦展數量由2012年的217場增加到2014年的655場,呈倍數增長。由此可見,貴州省會展業發展勢頭強勁,并逐漸成為促進貴州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三)展會規模提高 品牌會展逐漸形成
近年來,貴州舉辦的各類展會規模都很大,展覽面積平均接近17萬平方米。會展主辦單位多為國家有關部委、省級單位或者行業龍頭組織,一些國際國內的知名會展先后來到貴陽。同時,一些“國字頭”的展會也落戶貴陽,大大提高了貴州會展業的規格和質量。這些展會的舉辦不僅促進了貴州經濟的發展,其中一些展會因貴州的獨特條件而成為其永久的舉辦地,并形成了貴州自己的展會品牌,如:貴陽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生態文明貴陽國際會議、中國(貴州)國際酒類博覽會等等,吸引了眾多有影響力的參展商及參會嘉賓,使貴州受到國內外廣泛關注,大大提高了國際國內的影響力。
四、貴州會展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整體發展水平落后
雖然貴州省在會展業發展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與全國的會展水平相比,仍有明顯差距。根據中國展覽行業發展報告(2015)數據顯示,2014年在全國的31個省市自治區中(香港、澳門、臺灣不包含在內)貴州以56場展會,65.70萬平方米的展覽面積位于第26位,而專業展覽場館貴州僅有一所,在30個省市自治區中(西藏、香港、澳門、臺灣不包含在內)與甘肅、青海、云南并列倒數第一,全省可供展覽面積達74520平方米也處于后10位,與第一位廣東省971358平方米差距甚大。貴陽市作為貴州省的省會是會展舉辦較為集中的地點,其展覽業發展綜合指數僅為13.52,在中國展覽行業發展報告(2015)統計的全國140個市縣中,排名第37位,與排名第一的上海市335.65,差距明顯;而作為鄰省的重慶、成都分別以141.18和68.12位居第四和第八,在給貴州省帶來壓力的同時也帶了強勁的動力。貴州亟需探索一條符合本省省情富有特色的會展業發展道路。
(二)軟硬件設施尚不完善
目前,貴州省會展業的軟硬件設施尚不完善。首先,關于硬件設施。雖然貴州大力加強硬件設施建設,并形成了以貴陽國際會議展覽中心為主的會展舉辦場地,但是相對于會展業較為發達的城市,貴州的會展舉辦場地遠遠不足,且大多數場地規模小、設備落后、功能欠缺。目前,貴州較為知名的會展場地有貴陽國際會議展覽中心、貴州省國際會議中心、貴陽國際會議中心,貴州省博物館、貴州省展覽館,但足以舉辦大型國際展會的場地只有貴陽國際會議展覽中心,其他場地不符合國際展會的舉辦標準。相對應的餐飲、住宿等配套設施也較為欠缺,貴陽市五星級酒店不足10家,而作為會展名城的上海多達120余家。其次,關于軟件設施,即人才問題。貴州會展專業人才與專業化的會展公司較少,大多數實力較強的公司多為外地企業入駐,本地會展公司發展缺乏專業技能。尤其在人才培養方面,貴州高校鮮有涉及相關會展業的專業課程,人才供給遠不能滿足行業發展的需要。
五、貴州會展經濟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結合當地特色資源 走出一條特色發展道路
貴州與眾不同的地理環境為其提供了特色的優勢資源,要將其與會展業緊密結合起來,在促進會展業發展的同時帶動產業發展。首先,充分利用其“爽爽貴陽”的城市品牌優勢、“生態城市”的環境優勢吸引國內外企業的關注;其二,結合特色產業,遵循會展業的“產業原則”和“市場原則”,開發出有別于其他城市的會展項目,打造多種類型的會展。一是依托貴州豐富的礦產資源,打造工業產品會展;二是裝備制造業資源,打造裝備制造業會展;三是依托中藥物資源發展大健康產業,打造醫藥會展;四是依托貴州天然綠色的農產品優勢,打造農產品會展;五是依托酒產品資源優勢,打造名酒會展;六是依托大數據為引領的電子信息產業,打造電子信息類會展;七是依托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將會展與文化融合起來,打造文化會展;八是依托貴州獨具特色的旅游資源,打造旅游會展。
(二)完善軟硬件設施建設打造會展名城
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對老展館及時進行改造修整,做好新展館的日常維護,建設符合國際會展標準的新展館,以滿足大型國際會議的需要。加快建設配套設施,提高餐飲、住宿、交通、商業、物流、金融等配套服務水平,盡快形成配套齊全的會展服務體系,滿足舉辦大型會展項目活動時的人員“吃、住、行、游、購、娛”的需要。培育會展專業型人才:一是鼓勵高校開展會展專業的相關課程,直接服務于會展行業;二是對已經從事會展業工作的人員,開展系統化、專業化培訓,提高其業務技能與水平;三是建立會展從業人員的行業認證標準,保證從業人員的質量。
(三)加強會展品牌建設培育國內外知名會展
品牌化發展是會展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貴州要結合實際,樹立牢固的品牌意識、制定會展品牌發展的長遠戰略。會展品牌的打造,不僅可以提升單個會展的影響力,品牌的擴散效應還可以帶動城市有效地創辦其他會展,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增強城市影響力。首先,加強已經初具品牌規模的會展建設,從會展質量、國際化水平、服務設施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提升,爭取將其培育成國內外知名的會展品牌;其次,培育新興會展品牌,形成以知名會展為主,多個新興會展品牌為輔的會展發展格局;同時,要加強品牌宣傳力度,充分利用網絡、報刊、新媒體等多種渠道,深化品牌形象,形成具有競爭優勢的品牌合力。充分利用“互聯網+”優勢,開展“互聯網+會展”,為參展商、觀展人員提供更為直接便利的服務;最后,注重品牌形象的維護,注冊會展商標,獲取會展品牌資產的知識產權,依法維護品牌的合法權益。
(四)“走出去”與“引進來”加強國際合作
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快,會展業的國際化進程也在不斷加快。貴州處于內陸省份,本身與沿海城市具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更需要通過國際合作提升自身國際化水平。首先,鼓勵本省會展企業“走出去”,會展企業到國外去參展可以進一步宣傳自己,增強自身的知名度,同時可以學習和借鑒國外先進的經驗,提升自己。其次,加大“引進來”的力度,一方面是憑借本省獨特的條件將國際或國內比較優質的會展品牌吸引到本省來舉辦,另一方面是吸引更多的省外、國際著名的參展商前來展覽。“走出去”與“引進來”的有機結合,能夠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為會展業發展增添活力,提升貴州的國際影響力。
注釋
{1}貴陽會展業實現綜合效益近478億元[EB/OL].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網,2016[2016-02-29].http://www.cces2006.org/index.php/Home/ Index/detail/id/9208.
參考文獻
[1]李恒杰.云南會展經濟發展政策建議研究[J].時代金融,2014(5).
[2]李懷帥.中國中小城市會展經濟發展的路徑探析[D].上海大學,2014.
[3]牛迪.會展經濟對城市發展的拉動效應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3(8).
[4]楊明強.會展業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13.
[5]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2012中國展覽年鑒[M].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2013.
[6]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2014中國展覽年鑒[M].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