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吉成 戴瓊潔
【摘要】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極大的拓展了電子商務的發展空間。本文在簡要概述移動互聯網概念和分析高校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現狀的基礎上,研究了移動互聯網背景下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新需求,探討了移動互聯網背景下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改革的路徑。
【關鍵詞】移動互聯網 電子商務 教學改革
4G時代的到來推動了移動互聯網產業的飛速發展,并帶來了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商業價值遷移。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極大地拓展電子商務的發展空間,使移動電子商務成為現代電子商務發展的新方向。移動互聯網為電子商務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也給高校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提出了新要求。從滿足市場需求的角度審視我國高校傳統的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可以發現高校電子商務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間存在著很多矛盾。因此,以移動互聯網為背景,在新的人才培養理念的基礎上,進行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改革,對于促進學生就業,滿足社會人才需求具有重要意義。
一、移動互聯網與移動電子商務
移動互聯網是指以各種類型的移動終端作為接入設備,使用各種移動網絡作為接入網絡,從而實現包括傳統移動通信、傳統互聯網及其各種融合創新服務的新型業務模式。移動互聯網的基本特點包括:業務及時性、終端移動性、服務便利性、業務/終端/網絡的強關聯性[2]。
移動互聯網與電子商務相結合出現了移動電子商務。移動電子商務為用戶帶來更為方便、快捷、時尚、準確的信息化服務和交易體驗;為商家提供了高效、準確、優質的信息服務;拉近了商家和客戶的距離,增加了有效客戶,減少了商家的交易成本。企業愈加意識到移動電子商務應用給自己帶來的效益,由此引發的需求越來越大,而這些需求轉化為最終的應用需要一個過程,其中最大的資源短板就是人才。
二、高校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現狀
從滿足市場需求的角度審視我國高校傳統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可以發現其中存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學計劃和課程設置缺乏科學性
電子商務行業發展極其迅速,而本科人才培養方案需具有一定穩定性與持續性,因此,兩者之間具有一定的認識與行動時滯,這種時滯導致教學計劃和課程設置無法滿足實際需求。
(二)教學方式有待創新
課堂教學和實習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以其易于實現以及成本較低等特點被學校教育所廣泛采用,但此類教學方式教學效果良莠不齊,因此,現有的教學方式有待創新。
(三)師資缺乏
特別缺乏高層次的學科帶頭人以及擁有工程實踐經驗的“雙師型”教師。大部分的教師很少參與企業實際運作,缺少電子商務實戰經驗,薄弱的實踐教學師資直接影響電子商務人才培養。
傳統的培養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移動互聯網背景下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需求,電子商務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三、移動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新要求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及“互聯網+”的提出,在移動電子商務等領域已經形成廣泛應用和相當規模的市場。高校急需重新定位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方向,圍繞新業態、新技術、新崗位要求,研究電子商務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新要求。
(一)移動電子商務新業態
阿里巴巴披露的財報印證了移動電商的高速增長。天貓雙十一活動,2014年移動端成交額243億,占總成交額的42.6%,是2013年移動端成交額的4.54倍;2015年移動端成交額為620億元,占總成交額的68%,是2014年移動端成交額的2.55倍。移動購物與PC購物實現平臺接力,無縫覆蓋滿足消費者購物需求,令眾多電商賣家找到了市場拓展的新藍海,對移動終端的投入力度也不斷加大。由此可見,高校移動電子商務人才培養任務緊迫。
(二)移動電子商務人才專業技能新要求
移動互聯網本身就是行業復合的結果,結合了移動通信和傳統互聯網兩個不同的行業,移動電子商務又是移動互聯網與很多傳統行業整合,形成的多樣化應用。因此,移動電子商務人才最好具有復合、跨界行業的能力。如研發人才,既要熟悉互聯網編程,又要熟悉手機平臺。營銷人才,具有跨行業、跨學科、跨媒體、跨渠道的復合能力將非常重要。此外,電子商務行業本身是一個極富變化、日新月異的行業,技術和產品一日千里,因此,電子商務人才必須具備快速學習能力和行業適應能力。
(三)移動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新要求
針對移動電子商務人才專業技能的要求,高校應該明確人才培養層次與培養方向,加強產學研結合,培養出具有實踐能力、快速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理論知識扎實,技能突出,滿足社會需求的電子商務人才。
四、移動電子商務教學改革思路
針對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現狀以及移動電子商務人才技能要求,可以從課程設置、教學手段、競賽參與等方面開展教學改革。
(一)優化課程設置,引入移動商務技術
電子商務行業發展迅速,需要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通過優化課程設置應對市場人才需求的變化。移動電子商務的實現不僅需要各類參與者的參與,更需要移動電子商務技術的支持。因此,建議開設移動電子商務技術相關課程,主要包括:位置信息識別技術(LBS等)、商標識別技術(RFID、二維碼等)、信息處理技術(數據挖掘、消費者行為分析等)、移動支付(移動支付安全、空中圈存等)[3]。此外,可以建議學生輔修其他專業或者選修其他行業基礎課程,為學生跨界復合能力的培養提供基礎條件。
(二)創新教學方式,引入微課教學
微課是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以在線學習為主要方式,學習內容短小精、主題鮮明。由于微課形象生動、短小精悍,可以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因此將微課應用到高校電子商務教學中,與傳統教學過程、教學內容、學習方式相結合,是電子商務教學方式創新的路徑之一。
(三)鼓勵學生參與競賽,完善支持機制
與相關部門和院校合作,建立電子商務教務創意創新創業實驗區,開展系列活動。積極組織和參加各類有電子商務行業特色的競賽活動,通過競賽和實踐培養學生學習創新能力及學習能力。
五、總結
移動電子商務的高速增長,給高校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工作帶來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為了滿足移動電子商務人才需求,電子商務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在教學改革過程中,通過優化課程設置、創新教學方式、鼓勵學生參與競賽,完善支持機制可以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跨界復合能力,從而使學生能夠適應電子商務行業的快速變化和發展,滿足用人單位對電子商務人才的實際需求。
參考文獻
[1]李巖.移動商務技術人才如何應對3G時代[EB/OL].http://subject.csdn.net/mobile_expert/,2009-06-16.
[2]吳吉義,李文娟,黃劍平,章劍林,陳德人.移動互聯網研究綜述[J].中國科學:信息科學,2015,45(1): 45-69
[3]李慶艷,金鐸,張文安,張濤.移動電子商務發展趨勢探討[J].電信科學,2011,6:6-13.
[4]推進“創新、創業、創客”行動加快培養適應“互聯網+”要求的電子商務人才[EB/OL].http://www.moe.edu.cn/jyb_xwfb/moe_ 2082/zl_2015n/2015_zl51/201510/t20151026_215789.html 2015-10-26.
作者簡介:劉吉成(1963-),男,教授,研究方向:管理科學與工程、物流工程。
通訊作者:戴瓊潔(1986-),女,講師,在讀博士,研究方向:管理科學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