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芳
〔關鍵詞〕生涯規劃教育;中職;課程改革;
目前,“職業生涯規劃”是培養中職教育職業生涯規劃的德育課,但理論多,實踐少,更沒有根據分專業對學生指導。
《浙江省中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方案》指出學校要高度重視生涯規劃教育,幫助學生在專業學習過程中逐步發現和培育興趣,明晰成長方向,樹立發展目標。為此,我們對中職學校開展生涯規劃教育進行了積極的探索,旨在適應并服務中職教育“新常態”。
一、開展生涯規劃教育的必要性
(一)中職生自身的生涯意識淡薄
為了了解我校中職生的生涯意識現狀,我們對1000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表明22.9%的學生有個人的職業發展規劃,58.1%的學生對職業發展有一點考慮,14.4%完全沒有考慮,4.6%的學生明確表示今后不從事所學專業的工作。
在實踐中我們也同樣發現,中職生缺乏生涯意識,對自己的愛好、興趣、周邊的環境以及自身職業都缺乏認識,很少有學生考慮自身的職業生涯規劃,更難對自身的職業生涯作抉擇。
(二)中職階段是生涯發展的探索期
著名職業生涯規劃大師薩柏(Donald E.Super)將生涯發展劃分為成長期(0~14歲)、探索期(15~20歲)、建立期(30歲左右)、維持期(45 ~65歲)和衰退期(65歲以后)五個階段,其中中職階段正處生涯發展的探索期,是人生一個重要的轉折期,不同于小學、初中的學習,學生開始接觸“專業”方面的知識與技能,對今后的就業或升學有一定思考,并作好相應準備。
(三)新課程改革
《浙江省中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方案》指出,要建立學生多次選擇機制。學生在校期間經過一學期適應性學習后,圍繞直接就業或繼續升學可以進行不少于兩次的選擇,包括選擇專業方向或專業。強調學校要高度重視生涯規劃教育,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尤其是在專業學習過程中逐步發現和培育興趣,明晰成長方向,樹立發展目標。
在中職課程改革這一背景下,學生不僅在入學時面臨著專業和課程的選擇、升學與就業的選擇,在學習過程中還有許多自主選擇的機會,因此需要對學生進行生涯規劃教育,增強學生的生涯意識,引發學生對自身生涯發展的思考,最終作出適合自己的抉擇。
二、生涯規劃教育的具體內容
(一)喚醒中職生的生涯意識
針對中職生普遍存在生涯意識缺失這一現狀,生涯規劃教育將通過對新生進行始業教育,引導學生探尋自身的成長歷程,明白這是自身發展的財富,引入職業生涯規劃大師薩柏(Donald E.Super)的生涯彩虹圖,讓學生繪制自己的美麗人生,運用冥想技術帶領學生乘上時光機器進行生涯幻游,從而喚醒中職生的生涯意識。
(二)促進中職生的自我探索
調查研究發現,中職生對自己的興趣、性格、能力以及價值觀缺乏認識與了解。因此,生涯規劃教育將促進中職生開展全面的自我探索:明確自己喜歡做什么,即發現職業興趣;明確自己適合做什么,即了解職業性格;明確自己能夠做什么,即挖掘職業能力;明確自己最看重什么,即明晰職業價值觀。
(三)指引中職生透析環境
人的發展離不開自己的“根”,我們通過對學校優秀畢業生的調研發現,他們中大多是利用自己家庭的有利條件、關注區域經濟發展并把握發展機遇,從而獲得成功。因此,這三點也是生涯規劃教育關注的重點。
(四)引導中職生分析職業
職業教育的專業設置與社會上的職業相對應,在生涯規劃教育中引導學生了解所學專業所對應的橫向、縱向發展專業群,有利于開闊中職生的就業視野并認識自身專業的發展潛力。同時針對學生所學專業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提升崗位勝任力,增加就業砝碼。
(五)指導中職生進行生涯規劃
中職階段的學習是為今后的就業與升學打基礎的過程,在生涯規劃教育中應指導中職生進行生涯規劃,使中職生在學習中更加明確自己的目標與方向。首先要幫助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然后明確自己升學與就業的選擇,最終引導學生架構自己的發展云梯來撰寫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設計書》。
(六)幫助中職生生涯作出決擇
中職是價值觀的形成階段,生涯規劃教育要引導中職生學會選擇,為自己的人生作出適合自己的抉擇,帶領中職生把好自己的人生方向盤,并將自己的規劃付諸行動,嘗試抓住機遇、迎接挑戰,開創自己的美好未來。
三、開展生涯規劃教育的舉措
(一)開設生涯規劃課程
生涯規劃課程應貫穿于中職學習的每一個階段,課程結構應在選修和必修課之間以及學科內容間進行合理布局,即首先以活動課的形式傳授生涯規劃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策略,促進學生對生涯的直接了解;其次以社團、第二課堂、選修課等形式讓學生自主選擇,鼓勵并指導學生積極參與職業生涯規劃大賽;此外,教師進行教學活動時,應對學生進行潛意識的職業理論知識培養,發揮隱形課程春風化雨的作用,讓學生形成清晰的生涯意識,為升學、就業及終身發展做好準備。
(二)配備生涯規劃導師
給每個班級配備1名生涯規劃導師,導師需要熟悉該專業的培養方案、職業能力要求、實施辦法,并能引導,幫助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設計。引導學生正確評價自己,了解自己的特長、職業興趣、職業傾向、基本職業素質和能力。指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就業觀,調整就業心態,掌握面試技巧,選擇適合自己的就業單位。
(三)開展見習實習指導
積極發揮“現代學徒制”的“雙導師”的作用,學校教師和企業師傅積極配合,做好學生見習、實習的動態管理和跟蹤服務,及時地為學生提供工作與生活上的指導與幫助,進一步指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和擇業觀。引導學生了解并關注企業對員工的要求、企業的用人標準、職業發展趨勢以及市場需求變化,從而合理地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
四、開展生涯規劃教育的功能
(一)促進學生終身職業發展
立足每位學生實際情況,以可持續發展理念為指導,以學生生涯規劃為主線,以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為保障,使學生能夠自主地決策升學、就業、創業等人生重大問題,促進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
(二)服務我省中職課程改革
通過本課程的實施,學生將樹立生涯意識,了解自身興趣、性格、能力、職業價值觀,把握家庭、區域、行業的狀況,在深入分析職業的基礎上做好生涯規劃與生涯決策,這將為我省中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中學生的課程選擇、專業選擇、學制選擇提供有效指導。
(三)助推中職教育發展
中職不能僅是高職的“蓄水池”,還應是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發動機”;中職畢業生不是勞動力市場上的“半成品”,而應是合格的高素質“準勞動者”。在中職學校立足學生實際開設生涯規劃課程,有利于提升學生職業素養,助推中職教育發展。
五、生涯規劃教育的展望
生涯規劃教育幫助中職生走出迷茫,探索并規劃自己的人生,形成職業價值觀,促進人生價值實現。在中職課程改革背景下開展生涯規劃教育勢在必行。
相信生涯規劃教育的實踐,會幫助學生沿著職業教育的階梯不斷攀登,為經濟社會轉型升級培養更多的、不同層次的技術技能職業人才,促進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