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金梅
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急救護理學網絡課程的構建與應用
焦金梅
(首都醫科大學燕京醫學院,北京 101300)
目的 構建以“學”為中心的急救護理學網絡課程,以期達到輔助教學的目的。方法 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指導,在Blackboard數字化教學平臺上構建急救護理學網絡課程,并應用于二年制護理專業2014級急救護理學教學。結果 網絡課程各模塊訪問率均在10%以上;在線評價顯示學生對網絡課程整體設計、資源呈現及對學習的幫助作用均較認可;2014級學生期末筆試成績高于2013級,其中客觀題成績兩個年級有顯著性差異。結論 基于建構主義理論構建的網絡課程對急救護理學教學有很好的輔助作用。
急救護理學;網絡課程;建構主義理論
急救護理學是護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研究各類急性病、急性創傷、慢性病急性發作及危重癥患者的搶救與護理,是一門跨學科的綜合性應用學科。該課程要求學生既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又要有靈活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臨床思維能力。為提高急救護理學教學質量,從2014年開始,我院急救護理學教學團隊基于Blackboard數字化教學平臺進行了網絡課程建設,并于2015年應用于急救護理學教學。
1.1課程構建理念
課程構建應體現以“學”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不僅要求學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還要求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1]。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和自主學習意識的形成,同時還能提高學生溝通能力,培養協作精神[2]。建構主義理論以“學”為中心,為學生提供了自主思考和探索實踐的平臺,激發其創新思維[3]。因此,本課程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指導進行教學設計,強調基于資源的學習、基于情境的學習、基于協作的學習,以滿足學生自主學習需求。
1.2課程模塊設計
1.2.1學習導航設置課程簡介、教學大綱、考試大綱、教學進度及教師介紹,讓學生明確課程的整體結構和學習目標,便于自主學習。
1.2.2課程內容 提供符合教學大綱要求的理論教學PPT課件及教案,方便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掌握。
1.2.3實踐教學 設置教學大綱要求的醫院見習及實習,提供見習和實習內容及相關要求,讓學生了解實踐教學的安排與要求。
1.2.4在線測試 根據考試大綱要求建立試題庫,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階段測試,檢測其知識掌握情況。
1.2.5資源共享 提供相關教學視頻、中英文詞匯、急救小知識、章節習題、模擬試卷、學習網站及參考書目等課外學習資源,便于學生延伸學習、拓展能力。
1.2.6互動平臺 創建信息公告、師生互動及答疑論壇,實現網絡的互動學習。
2.1應用對象
二年制護理專業2014級學生。
2.2教學應用
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利用數字化教學平臺的學習資源。在第一次課上向學生介紹網絡課程的模塊組成及使用方法;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進度開放章節習題或在線測試;醫院見習后要求學生在平臺上寫見習收獲或感想,相互學習。在整個教學過程,學生通過互動平臺提出問題,進行師生及生生交流,充分發揮了網絡課程的交互性、共享性、開放性、協作性和自主性等優勢。
2.3應用統計
學生對網絡課程各模塊訪問情況見表1。

表1 學生對網絡課程各模塊訪問率(%)
2.4應用效果
2.4.1在線評價 根據劉永福等[4]的研究結果,設計在線評價問卷。學期末讓學生對網絡課程進行在線評價,有51人參與評價,結果見表2。
2.4.2學生成績 二年制護理專業2014級學生在學習中使用了網絡教學平臺,其期末筆試成績明顯高于未曾使用的2013級學生(見表3),且兩個年級學生在年齡、基礎課成績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表2 學生對網絡課程的在線評價[n(%)]
3.1建設特點
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構建網絡學習平臺,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在課程內容設置上,由于案例教學法可提高學生學習成績、職業能力與綜合素質[5],情景模擬教學法可培養學生團隊精神、評判性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6]。因此,平臺上的教案、PPT電子課件均采用案例導入、情景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使文字、圖像、視頻靈活呈現,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根據教學目標設計章節習題、模擬試卷及在線測試,讓學生通過多種途徑進行自我檢測,找出不足,主動學習。大量的課外學習資源延伸了課堂教學,拓寬了學生視野。論壇、日志等互動平臺加強了師生、生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總之,急救護理學網絡課程的構建是從學生角度出發,方便、實用,能滿足學生自主學習和個性化學習需求。
3.2教學實效
通過學生對網絡課程各模塊的訪問統計可以看出,在教學過程中各模塊訪問率均在10%以上,其中在線測試和資源共享訪問率在20%以上。說明學生對網絡課程的各種資源均有需求,能根據自己的學習需要利用各種資源。而在線測試是在題庫的基礎上隨機組合而成的,學生測試次數不受限,體現出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通過學生對網絡課程的在線評價可以看出,除能及時溝通、交流和便于自主學習外,其他各條目好評率均在80%以上,說明學生對網絡課程整體設計、資源呈現及對學習的幫助均較認可。網絡課程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既能使教師完成教學目標,也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了條件。而在溝通、交流方面,由于校園網絡的限制,學生不能隨時進入論壇,及時性較差,也限制了學生的自主學習。
通過兩個年級期末筆試成績比較可以看出,2014級學生主觀題、客觀題成績及總成績均高于2013級,其中,主觀題成績有差異,客觀題成績有顯著性差異。客觀題以單項選擇題為主,與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題型相似,學生關注度較高,同時網絡課程在線測試也以選擇題為主。主觀題考查的是學生利用知識分析問題能力,說明網絡課程的應用可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能力。
3.3存在的問題
急救護理學網絡課程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盡管有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不少問題。(1)在教學設計方面,對教師要求較高,還有一部分課程內容未達到建構主義學習要求;(2)學生網絡學習意識不強,高職高專學生普遍學習主動性較差,網絡課程利用率有待提高;(3)對實踐的指導不夠全面,缺乏系統性的臨床實踐指導;(4)學校網絡服務不夠完善,不能實現師生及生生之間的及時交流、互動。
總之,急救護理學網絡課程從構建理念到應用實效,均體現了對教學的輔助作用,對其存在的問題積極加以改進,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拓展學生學習資源和空間。
[1]張建欣,許燕.以“學”為中心的內科護理學網絡課程構建與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5,33(11):136-138.
[2]萬紫旭.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外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2,26(4):1044-1045.
[3]趙志清,陳先華.基于建構主義理論教學對培養護生創新行為的研究[J].護理研究,2012,26(3):752-753.
[4]劉永福,李靜輝.網絡課程在線評價體系的設計與實現[J].中國遠程教育,2015(8):57-63.
[5]魏志明,王群.案例教學法在高職高專急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教育,2014,11(8):597-599.
[6]許瑞,崔宇紅.以情景模擬為主的多元化護理教學模式在護理人才培養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5,29(5):1906-1907.■
G434
B
1671-1246(2016)17-00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