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 娟 郭玉峰 孟萌萌
中國.第二軍醫大學(上海) 200433 △通訊作者
·論 著·(社會心理)
軍醫大學各類學生學習動機強度比較*
魯 娟 郭玉峰 孟萌萌△
中國.第二軍醫大學(上海) 200433 △通訊作者
目的:比較軍醫大學各類學生的學習動機,為教育管理部門提供依據。方法:應用學習動機簡易評定量表,橫向比較本科生、八年制、研究生等不同類別學生的學習動機強度,并進行前后5年的縱向追蹤。結果:①2010年該軍醫大學各類學生學習動機有統計學差異(F=82.489,P<0.001),SNK檢驗研究生學習動機(2.16)高于本科生(1.86)和八年制學生(1.94)。2015年第二次調查,軍醫大學各類學生學習動機未見統計學差異(F=4.150,P= 0.06)。②2015年相比2010年,該軍醫大學學生總體學習動機沒有統計學差異(F=0.458,P=0.499),但本科生的學習動機有所提高(F=31.080,P<0.001),研究生的學習動機有所下降(F=11.090,P=0.001)。結論:軍醫大學各類學生學習動機差別不大,比較穩定;針對薄弱的學生群體,尋找提升學習動機的對策。
學習動機;軍醫大學;學生;類別
動機是指任何為了實現內在的和外在的目標指向的行為。學習動機是動機在學習上的表現,是激發個體進行學習活動,維持已引起的學習活動,并導致行為朝向一定學習目標的一種內在啟動機制或內部心理狀態。學習動機與學生個體的心理傾向性和態度、學業情緒[1]有著密切聯系,與學習活動互相促進和加強[2]。作為學生學習心理積極面的重要指標,學習動機對于激發學生的內在潛力、提高學習效率、獲得學業成功意義重大[3]。在教育心理學研究中,學習動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域。新教學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根據學生的心理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使其能夠主動探究知識,積極進行學習。
近年來,在擴招的大背景下,教育環境、教學資源、高校師資等方面的問題日益突出,教育質量的外部保障凸顯短板[4]。而高校學生相比中學生,學習所占時間比重有所下降,要參加更多的社團活動,日常生活相對比較豐富[5]。如何從內在因素出發,在掌握學生學習動機基本情況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其動機,在高等教育改革日趨深化的今天,無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6]。
目前,關于學生學習動機的研究比較深入,學生學習動機的影響因素是關注的焦點之一。很多研究指出,性別、年級[4]、專業、少數民族等一般人口學因素以及網絡、學業自我概念等其他因素對學習動機都有影響。如有文獻報道不同專業學生對學習重要性的認識,對挑戰的態度和對目標的定位會影響他們的學習動機[7];藏族大學生比漢族大學生有更高的學習動機水平;文科生的學習動機均高于理科生[6];大學生的學習動機受到他們的網絡使用和上網時間的影響[8];免費師范生和非免費師范生的學習動機水平相同[9]等等。但分析同一高校的不同類別或層次學生學習動機的文獻未見報道。不同類別、層次的學生在同一高校學習期間,接受著相似的基礎專業知識學習、受到相似的校園文化氛圍、教育體制、教學方法的熏陶,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的學習動機是否存在差異?本文以某軍醫大學為例,對本科生、八年制學生、研究生等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動機進行了橫斷面比較和縱向對比分析,以期為新時期軍醫大學開展有針對性的開展教育管理工作提供理論指導和數據支持。
1.1對象
2010年和2015年6月,分別調查該軍醫大學所有在校學生。第一次調查(2010年6月):發放本科生問卷1623份,有效回收1573份(96.9%),其中一年級534人,二年級562人,三年級477人(此時軍醫大學的學制為3+2,四、五年級在醫院實習);男1294人,女279人;年齡16~28歲,平均(20.571 ±1.512)歲。發放八年制問卷40份,有效回收36份(90.0%),其中三年級19人,四年級17人(一、二年級在地方大學接受通識教育,五年級以上在醫院實習)。發放研究生問卷1186份,有效回收1173份(98.9%),其中一年級392人,二年級500人,三年級281人;碩士879人,博士294人;男619人,女554人;年齡20~44歲,平均(26.39±3.591)歲。由于所調查期間任職教育班次學生均已畢業離校,因此未進行任職教育學生的調查。
第二次調查(2015年6月):共發放本科生問卷2207份,有效回收2098份(95.1%),其中一年級568人,二年級661人,三年級497人,四年級372人(此時軍醫大學的學制為4+1,五年級在醫院實習);男1788人,女310人;年齡15~27歲,平均(20.67±1.652)歲。發放八年制問卷58份,有效回收56份(96.6%),其中三年級學生25人,四年級31人。發放研究生問卷900份,回收有效問卷804份(89.3%),其中一年級382人,二年級309人,三年級113人;碩士666人,博士137人;男481人,女323人;年齡20~39歲,平均(26.07±2.559)歲。發放任職教育學生問卷205份,有效收回192份(93.7%),分別來自當時在校的4個培訓班;男142人,女51人;年齡24~58歲,平均(36.56±7.886)歲。
1.2方法
采用學習動機簡易評定量表(Working Motivation Simple Inventory,WMI)并做了適當修改,如對研究生將學習情況調整為學習、科研情況。該量表有12個項目組成,根據各題目得分之和,將學習動機分為較強、中等和較弱3類,該量表簡便易行,適用于對我國學生學習動機的研究[10]。采用不記名方式。
1.3統計處理
采用SPSS 16.0軟件。將學習動機強度視為定量資料,較弱、中等、較強分別記為1~3分,通過方差分析比較各類學生學習動機有無統計學差異,有差異的再進行SNK檢驗。
2.1橫斷面比較
從表1可見,2010年該軍醫大學各類學生學習動機有統計學差異。SNK檢驗研究生學習動機(2.16)高于本科生(1.86)和八年制學生(1.94),而本科生和八年制學生學習動機沒有統計學差異。2015年第二次調查,軍醫大學各類學生學習動機未見統計學差異,見表2。

表1 第一次調查各類學生學習動機的比較

表2 第二次調查各類學生學習動機的比較
2.2縱向對比分析
為了得到更加詳細的數據,除任職教育學生外(沒有第一次調查的數據),我們對每一類學生都進行了前后對比分析。由表3可見,學生總體學習動機沒有統計學差異。具體而言,八年制學生學習動機沒有統計學差異,而本科生、研究生的學習動機都發生了變化,其中本科生的學習動機有所提高,研究生的學習動機有所下降。
表3 各類學生學習動機的前后對比分析()

表3 各類學生學習動機的前后對比分析()
項 目 第一次調查 第二次調查 F P全體學生 1.99±0.64 2.00±0.65 0.458 0.499本科生 1.86±0.61 1.97±0.61 31.080<0.001八年制學生1.94±0.75 1.98±0.49 0.085 0.771研究生 2.16±0.62 2.06±0.76 11.090 0.001
3.1軍醫大學各類學生學習動機差別不大,比較穩定
學習動機是引起并維持學生自發從事課業學習活動,并達到教育所設定目標的內在動力[11]。它是學習的推動力,可以激發學生進行并維持學習活動,從而影響學習進程及學業表現[12]。在本項目的兩次橫向比較中,第一次調查的3類學生學習動機有差異,主要表現在研究生學習動機較高;而5年后,第二次調查的4類學生學習動機沒有差異。說明軍醫大學各類學生學習動機差別不大。這也許和他們在同一所高校內,受到相同的教育背景、文化氛圍的影響有關。值得注意的是,本科生、研究生、八年制學生都是學歷教育,他們的學習動機并沒有比非學歷教育的任職教育學生高。這和我們想象的不同。我國高等醫學教育由3個階段組成[13]:醫學院?;窘逃ò▽?粕⒈究粕四曛疲厴I后教育(包括研究生教育和住院醫師培訓)和繼續醫學教育(包括任職培訓等)。近年來,軍醫大學從學歷教育為主轉向學歷教育與任職教育并重[14],因此承擔的任職教育班次逐漸增多。本次調查的結果說明,我國、我軍高等醫學教育培養的3個階段學生的學習動機并沒有明顯差異,尤其是作為終身教育的任職培訓,其重視程度不斷得到提高,廣大醫療衛生崗位的衛生技術人員已經將其視為提升崗位勝任力的一種重要途徑,一改以往混日子、缺乏積極性的狀態,學習動機有所提升。
從縱向比較結果看,學生總體學習動機也沒有差異。說明軍醫大學各類學生學習動機的變化比較穩定。從均值看,都在2(學習動機中等)左右。有關學習動機的研究表明,對于中等強度的學習任務,過高和過低的動機都達不到最佳的效果,唯有中等強度的動機才會效果最佳[5]。本次調查的是軍醫大學的學生,所學醫學專業知識的特征決定了其學習任務適中,因此軍醫大學的學生目前的學習動機是比較適宜的。
3.2針對薄弱的學生群體,尋找提升學習動機的對策
本次調查對軍醫大學各類學生的學習動機進行了前后5年的縱向對比分析。八年制作為新生事物,其學生的學習動機沒有明顯變化。本科生學習動機有所提高,本科生是軍醫大學的最主要的學生成分,其數量優勢非常明顯,這也說明該校近年來進行的包括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實習時間調整、機制完善等方面的教學改革是有成效的。但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生的學習動機在5年中有所下降。這也許和近年來研究生留校人數減少、畢業找到理想工作的難度增加有關。提示教育管理者們,要全方位、多渠道的提升研究生的學習動機,如根據研究生的學習動機分布情況,通過心理輔導[15]及時指導研究生確立新的學習目標并產生新的學習動機[2],通過參與社會實踐,使研究生獲得多種體驗,激發其學習熱情和動力;建立并完善就業指導工作機制,盡可能為研究生提供幫助,并借鑒學習本科生“優生優分”的政策,切實提升研究生學習動機等。
[1]田青,閆清偉.內地某高校藏漢大學生一般學業情緒的比較研究[J].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2014,23(4):360-361
[2]張立俠,曹聰,梁日寧,等.心理輔導對獨立學院新生學習動機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2,20(6):883-885
[3]焦璨,吳換杰,黃碉娜,等.網絡自相關模型在心理學研究中的應用以同群效應、學習動機對青少年學業表現的影響為例[J].心理學報,2014,46(12):1933-1945
[4]高曉雷,高蕾.大學生學習動機、學習策略、學習投入特點及年級差異[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5,23(2):274-277
[5]劉橥,楊韻.大學生堅韌人格、歸因方式與學習動機[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4,22(8):1228-1231
[6]田青,閆清偉.內地高校藏族與漢族大學生學習動機的比較[J].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2015,24(6):556-559
[7]吳凡,徐嘉琦,李節,等.護理與其他醫學專業學生學習動機和成績的比較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4,29(7):64-66
[8]張灝,陳國典.自尊在大學生焦慮、孤獨感與總體幸福感間的中介效應分析[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2,20(10):1563-1565
[9]付喬,陳去飛,王有智.免費師范生學習動機強度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2,20(1):102-105
[10]魯娟,王悅,劉斌.軍醫大學生感知學習風格與學習動機、成績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5,23(6):948-951
[11]張金峰,王愛民,熊曉琴,等.男性護理碩士研究生學習動機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13,13(3):46-48
[12]孫云.遠程教育學習者學習動機探索[J].成人教育,2015(10):48-50
[13]鄒長青,趙群,夏紅梅,等.高等醫學教育理念的歷史演進[J].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學版),2015,36(8):80-82
[14]魯娟,王悅.軍醫大學任職教育學員教學需求調查[J].基礎醫學教育,2014,16(10):868-870
[15]姬廣軍,趙山明.大學生心理輔導中價值觀干預的必然性分析[J].教育評論,2015(9):76-79
http://www.cjhp.com.cn/
Comparison of Study Motivation Intensities of All Sorts of Students in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Lu Juan,Guo Yufeng,Meng Mengmeng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China
Objective:To compare study motivation intensities of all sorts of students of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and offer gists for education and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s.Methods:We used Working Motivation simple Inventory studied motive intensities of all sorts of students including undergraduates,Eight-Year Program students,graduate students,etc,and followed them for fie years.Results:①In 2010,the motivation intensities of the students showe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F=82.489,P<0.001),and SNK test showed graduate students'study motivation intensities(2.16)was higher than that of undergraduates(1.86)and Eight-Year Program students(1.94).But in 2015,the study motivation intensities of the students showe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F=4.150,P=0.006).②The study motivation intensities of different sorts of students in 2015 showe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mpared with those in 2010(P>0.05).Motivation intensities of undergraduates increased(F=31.080,P<0.001)and that of graduate students decreased(F=11.090,P=0.001).Conclusion:Study motivation intensities of all sorts of students in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is almost the same and stable.The graduate students with poorer study motivations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and enhance their motivations through various measures.
Study motivation intensities;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Students;Sorts
R395.6,B844.2
A
1005-1252(2016)10-1484-03
10.13342/j.cnki.cjhp.2016.10.013
第二軍醫大學教學研究與改革重大項目“臨床實習質量保證機制研究”(編號:JYA2015001);第二軍醫大學2015年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研究重點課題“研究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建立與完善”
2016-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