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摘 要:音樂教師應在教學始終和課堂前后,注意發揮好音樂教學多方面、多層次、多角度功能,實現多元化的教學評價,培養出更多具有音樂素質的學生。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評價;功能;多元化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23-0026-01
一、前言
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的改革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但是現行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與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要求還不相適應,突出反映在強調甄別與選拔功能,忽視改進與激勵的功能;注重學習成績,忽視學生全面發展和個體差異;專注結果而忽視過程,評價方法單一;尚未形成健全的教師、學校評價制度等。因此,作為教改攻堅主力的教師,必須深刻領會課改背景下學習評價的基本理念,樹立正確的評價觀,并在科學先進的評價理念指導下,有效設計和實施學習評價,使之發揮其應有的功能。
教學評價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但是,評價的功能卻應當多元化。因此,在音樂教學評價的實踐中,教師就應該發掘課堂內外對學生評價的多方面功能,在頭腦里多備幾把評價學生的“尺子”或“標準”,善于用不同的尺子來衡量學生,這樣才會培養出更多的不同類型的人才。
二、合理發揮音樂教學評價的甄別和選拔功能
傳統的教學評價過于重視教育的選拔功能,使學生從入小學起就背上了沉重的學業包袱,一切為了升學,一切為了分數。為了分數,學生不得不每天完成大量的抄寫作業,做大量的習題,沒有活動時間,沒有娛樂空間,也就沒了創造的天空;家長為了給孩子設計一個美好的未來,不得不犧牲大量的休息時間、花不少錢,陪孩子上各種各樣的輔導班、特長班;教師為了使自己所教學科取得好成績,不得不大量布置作業、加班加點進行輔導,考試后還要將所有學生的成績排隊張榜公布;學校為了提高升學率,只開和升學相關的課程,節假日給學生補課,晚間安排教師輔導晚自習;教育主管部門為了評價各校辦學優劣,將各校中高考成績逐一排隊分析。在這種評價方式下,學生無潛能、無個性,教師難創新,學校無特色。在傳統意義的音樂學習評價中亦是如此,學生的音樂學業成績往往成為該學生、該班級、該學校是否優秀的一項依據,同時在其中選拔部分學生進行重點訓練培養,使之成為學校班級的“音樂精英”“藝術人才”。在新的教改背景下,此項甄選功能被重新定位,賦予新的含義和價值。既肯定和適當體現教學評價的考察、評定、選拔的基本功能,更要關注把所有的學生當作有發展潛能的生命體,突出評價的發展性;既要通過評價來了解學生對音樂課內容的掌握情況,也要關注學生受到音樂感染熏陶后人生態度、美好情感和價值觀的塑造和形成;既要合理選拔一些有音樂天賦特長的學生,為其成長創造條件搭建平臺,更要為大多數普通孩子的健康成長而反思,并不斷改進教學方式方法。
三、充分發揮音樂教學評價的診斷與導向功能
診斷功能是教師根據學生學習過程、結果及成因進行分析,了解和判斷學生個體與整體差異,學習能力和成效等,并據此采取有效對策和措施。比如,教師可根據教學目標和結果的差異調整教學設計,根據個體與整體差異進行分層分類指導,做到因材施教;根據具體的音樂實踐活動檢驗學生音樂課參與度、學習態度、合作及協調能力。通過一系列教學評價,來完成對學生音樂學習系統、及時、科學的診斷。這種評價所依據的標準、內容、方式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無疑起到重要的導向作用。它可以判斷教與學是否偏離了正確的教學軌道,是否有效完成了課標和教材規定的各項目標和任務,從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引導教學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音樂教學評價的診斷和導向作用,既要貫穿教學全過程,不能缺失,也要診斷得準、引導得正、改進得及時。只有充分發揮教學評價的診斷和導向作用,才能及時找出問題癥結所在,調整設計教學方法,調控教學過程,取得最佳教學效果。
四、有效發揮音樂教學評價的反饋和激勵功能
反饋是教學評價、實施教學控制行為的主要機制和手段。通過一節課的衡量和反饋,對合乎目標的予以肯定,偏離目標的予以矯正,跟目標有差距的予以彌補完善。有效的評價反饋,可以使教師進一步了解教學目標的達成程度和教學活動中所采取的形式和方法是否有利于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學習評價在反饋的同時,具有顯著的激勵改善功能。它可以通過教師的表揚和贊賞實現學生的成就需要,使學生獲得成就感、滿足感。經常使用一些贊美式的口頭評價,會使音樂教師和學生之間產生一種和諧的氣氛,增強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感。同時,通過這種贊美給學生以正面引導,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學習的信心。激勵和贊美也要講究藝術和分寸,教師應該是在明辨是非、尊重學生群體和個體差異以及事實的基礎上,及時捕捉學生的閃光點,給予恰如其分的贊美,正面引導學生上進。多一點激勵和贊美也并不意味著對待學生的錯誤不給予必要的批評教育,但這種批評教育不應當是諷刺挖苦、詛咒式的預言、粗暴的態度,而應該是和顏悅色、輕聲細語、循循善誘,可以寓貶于褒,提出建議,欲批評先表揚,等等。讓學生不傷自尊,不辱人格,不落自卑,心悅誠服。
參考文獻:
[1]資利萍.對音樂新課標“音樂審美”的探究[J].課程·教材·教法,2013(07).
[2]王安國,吳斌.音樂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