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瑞紅
摘 要:閱讀一篇課文,不能局限在文本本身,要挖掘出拓展點,進行有效補充,要在課前、課中、課后進行適當的拓展。課始拓展,激發興趣;課中拓展,加深理解;課后拓展,提升能力。
關鍵詞:閱讀教學;拓展;課始;課中;課后
中圖分類號:G421;G623.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23-0037-01
語文教材中的課文,有些寫作背景比較久遠,學生在閱讀這樣的課文時,會有一定的障礙。教師要進行適當拓展,通過補充材料,讓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提高閱讀能力。如何進行拓展呢?
一、課始拓展,激發興趣
一節課的開始至關重要,好的開始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對于一些時代久遠,或者離學生現在生活較遠的課文,可以在教學的開始就適當補充些材料,讓學生對課文的內容有個感性的認識,并能帶著已有的知識或者情感走進課文,從而產生對課文閱讀的興趣。拓展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圖片、視頻等,要結合具體的課文而定。
(1)文字拓展。即課前搜集和課文相關的文字背景或材料,以文字的形式呈現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通過閱讀文字,對和課文相關的資料有個大體的了解和把握。拓展的文字要精簡,不能是長篇大論,讓學生閱讀起來很費時;也不能太深奧,讓學生讀起來很困難。否則,就會適得其反。例如,教學《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文,課文的形式是詩歌,二年級的學生對課文發生的背景不了解,對王二小也不了解。在教學開始,教師可以對抗日戰爭作簡要的介紹。語言要淺顯易懂,讓學生對故事發生的歷史背景有所認識,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再如,教學《歡樂的潑水節》一文,由于民族風情的不同,潑水節離學生的生活很遠,缺少真實的體驗,學生對潑水節的體會就不會很深。教學開始,教師可以拓展有關潑水節的資料,讓學生對這個節日有個感性的認識,學生就會理解文中人們的種種表現。
(2)音畫拓展。即利用圖片、音頻、視頻等直觀的形式,展現和課文相關的內容,以幫助學生建立感性的認識,為學生學習課文做好鋪墊。音畫拓展的好處在于,從學生的感官刺激出發,會讓學生獲得直觀的印象和認識,這種印象很深刻,能幫助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進入課文。例如,教學《黃河的主人》一課,可在教學開始播放制好的關于“黃河”的視頻,然后展示羊皮筏子的圖片。音頻、視頻和圖片真實地再現了黃河的氣勢,對學生形成了震撼和刺激,令人心胸激蕩。羊皮筏子的構造簡單,體積的小,又讓學生有了感性認識。兩者對比,會讓學生對黃河的主人產生由衷的敬佩。這樣的拓展對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做好了鋪墊。
二、課中拓展,加深理解
學生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總會遇到閱讀障礙,特別是對課文重點、難點的理解,受年齡及知識基礎的限制,往往理解很膚淺。在這樣的狀況下,教師就要想方設法進行引導。拓展補充資料,是一種有效的方式,它能讓學生從補充的資料中找到和課文相關的連接點,從而讓學生產生新的感悟。例如,教學《孫中山破陋習》一文,在教學媽媽給姐姐裹腳,姐姐痛苦的句子時,由于學生對這方面的情況不了解,對姐姐的痛苦感受不深。這時,教師可以拓展補充一些這方面的圖片,讓學生從那些扭曲的圖片中,直觀地感受裹腳給人帶來的痛苦、恐怖。理解姐姐為什么那么痛苦,孫中山為什么生氣、心疼,最終要破除這個陋習。再如,教學《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一文,學生對爸爸的行為不理解,認為太死板。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誤會,是學生對美國的相關規定不了解。教學時,教師可以補充美國對釣魚的相關規定,讓學生能夠理解爸爸的苦心。課文的人文性就會真正在學生的心中扎根。值得注意的是,課中拓展要找到拓展點,要把握拓展的時機,不能為了拓展而拓展,要拓而有度。拓展是為學生閱讀文本服務的,不能本末倒置,把拓展的材料作為閱讀的重點。
三、課后拓展,提升能力
學生閱讀完一篇課文,也理解到位了,還需進一步進行提升。通過拓展和課文相關的內容,讓學生用從文中習得的方法,或者感受到的情理,再次走進另一篇文章,由此及彼,獲得思想情感、學習方法等綜合能力的提升。閱讀教學只有從課堂閱讀中走出來,才能讓學生得到更大的發展。一味地囿于課堂,學生學習語文之路就不會越走越寬闊。例如,學完了《月光啟蒙》一文,學生知道了作者從母親身上受到了啟蒙教育,讓他走上了文學的道路。僅僅知道這個還不夠,還要讓學生從作者的其他作品中進一步感受。可以補充作者其他的一些作品,讓學生通過閱讀,和課文中的那些童謠、歌謠等相對照,尋找到它們相似的地方,讓學生對作者的感受有更深切的認知。這些補充的作品,拓展了學生的閱讀視野,讓作者的表達風格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學生學到的就不僅僅是文章的內容,連同表達方式一并內化在學生的心中。再如,教學《宋慶齡故居的樟樹》一文,為了讓學生理解作者寫作意圖,體會文章借物喻人的表達方法,可以在教學的最后,補充宋慶齡的資料,讓學生把宋慶齡和樟樹對照起來,尋找她們相似之處。如此,作者的表達方法,就會在比照中被學生所理解和接受。
四、結束語
總之,對一篇課文的教學,不能局限在課文本身,要充分挖掘可以拓展的點,適時、適當進行必要的補充,讓學生的閱讀豐厚起來,讓學生的能力強起來。
參考文獻:
[1]李艷霞.挖掘教材中的讀寫結合點提升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1(06).
[2]陳春紅.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多維思考[J].小學教學參考,20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