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摘 要: 大量出口低端工業品完成了我國的原始資本積累,但是這種不掌握核心技術的制造業是很脆弱的。由于大量生產過剩,我國的工業市場剩余不僅僅是本國無法消化,即便是全球也無法完全消化,這就要求我國的制造業必須升級。由于信息技術的進步,我國也緊跟發達國家的腳步提出“互聯網+”的概念,使我國制造業迎來了智能化制造革命,這是我國制造業轉型的機會和挑戰。
關鍵詞: 制造業轉型 互聯網+ 智能制造 個性化
1.制造業困境
我國制造業粗狂型的擴張導致大量產能過剩,據工信部數據,我國24個行業中,22個行業嚴重產能過剩。在沒有技術創新的投入,靠一味增加資本的投入,生產大量的需求不足的產品。我國制造業在全球產業鏈中處于中低端,大量高端技術是我國制造所不掌握的。
盡管我國引進大量先進技術,但是消化吸收率很低,引進與消化吸收的比率在1:0.15,遠低于日本和韓國的消化吸收比率。同時,我國的制造業沒有形成集成創新機制,導致即便技術研發有一些成果,但是制造工藝等其他環節跟不上,最終不能投入市場,不能實現價值鏈升級。所以,我國制造業的增加值率只有26.23%,比美國低22.99%。而且,我國的制造業資本積累靠是的以大量的環境污染為代價,這注定了這種制造業的發展模式是不可持續的。
在國家以出口為導向的強國戰略下,我國自1992年市場化改革以來,長期保持貿易順差,大量外匯涌入導致央行發行貨幣。這對我國的經濟形成了一定的通貨膨脹,使制造業成本上升,降低了原本不多的利潤。我國的勞動力成本在逐步上升,使得大量外企流出,加上機器人取代傳統的產業工人不僅廉價而且制造工藝更好,可以生產出高品質的產品,進一步惡化了我國制造業的生存環境。
金融危機后,美國等發達國家重振高端制造,大量企業回顧本土,大量資金將進入制造業,他們的制造業增加值率將進一步提高。新興經濟體(印度,南非,越南等)的制造業由于勞動力成本更低,加之其自然資源豐富,在低端制造中對我國形成壓力。我國制造業由于利潤率低,大量資金剝離制造業進入樓市投機,使得制造業雪上加霜,企業的研發缺乏資金。我國存在大量的國企由于有國家財政的保證,大量無法銷售的低端產品由國家財政消化,市場化不足使得企業主觀研發升級的欲望不強烈。我國制造業在內外夾擊中,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2.智能制造
在云計算﹑大數據等新興信息技術的發展下,工廠通過“互聯網+”進行生產優化﹑市場優化﹑結構優化,在工廠車間各種設備與互聯網連接,使得人們可以收集到大量的生產運營數據,并對設備進行監控。由此,物聯網﹑服務互聯網應勢而生,將生產資料與生產信息以CPS的方式相融合,CPS將使制造業領域實現資源﹑信息﹑物品﹑設備與人的交互控制相連。這就是智能制造。
在智能制造工廠,設備與設備之間,工人與設備之間通過互聯網將云計算﹑大數據這些新一代信息技術與以前的信息化﹑自動化技術結合起來。由此,智能化工廠在信息的驅動下,可以科學地編排生產工序,提高生產效率,生產個性化的產品,還可以整合資源的利用,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成本。在傳統的生產銷售中,終端零售占據了高于60%的利潤。在“互聯網+”下的智能制造使工廠直接面對顧客,不僅沒有了營銷費用,而且可以取得原本給經銷商的利潤。這種智能化制造大大降低復雜性成本,使得工廠可以以低成本生產顧客定制的商品。制造業生產不同商品的設備通用性很高,因此,智能化制造帶來的結果是未來工廠傾向于擴大生產的范圍,而不是像以前靠大規模生產某一產品,依靠低價獲得市場。
智能化制造將帶來新的商業模式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平臺,由于生產設備與互聯網之間可以交互傳遞信息,一切關于生產設備和生產狀況的信息都可以反映在互聯網上。這些設備的產能可以在互聯網上拍賣,任何有需要個人或者小微企業可以付費使用這些設備來實現他們的創意,這將大大發展年輕人的創新能力,很多小創意都可以轉變成現實。智能制造將給年輕人一個更加公平的競爭平臺,使得市場的新需求和少數群體的需求得到及時供給。并且,智能制造能夠針對市場反饋及時改進生產工藝和工業設計。
3.中國制造業轉型機遇
新一輪科技革命即將到來,信息技術的發展有利于傳統制造業升級為智能制造業。我國出臺了一系列關于“互聯網+”的規劃,這將成為我國制造業相較于新興經濟體的競爭優勢。
我國制造業升級為智能制造業后,將大大提高勞動力的效率,增加產品附加值。隨著勞動力成本的提高,工廠購買機器人將變的有利可圖。當工廠大量購買機器人后,我國產品的標準化將得到保證,這就為迎接智能制造做好了鋪墊。
我國制造業產品開發周期過長,達到18個月,而美國的開發周期則為3個月。這其中的原因是對市場的反應過慢,所以我國制造業急需及時了解市場的工具。信息通信技術快速發展,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不斷改變。移動設備價格的不斷下降使得絕大部分人能夠接入互聯網,為人機交互做好了基礎。我國傳統制造也轉型成智能制造業后,將可以得到大量關于消費者的信息。
隨著央行降準﹑降息,將增強貨幣的流動性,使得企業可以以低成本的代價獲得貸款,也使得企業更有可能獲得貸款。由于貨幣的超發使得通貨膨脹還在緩慢增長,寬松的貨幣政策將進一步刺激企業借錢發展。這為我國制造業企業迎接智能化的轉型做好了金融保障。另外,國家也有政策支持企業的智能化轉型。《中國制造2025》中提出:我國制造業的戰略目標是成為工業強國,要將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深度融合,實現制造的數字化和智能化。
智能制造需要強大的數據處理能理,我國大數據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云計算服務的先進性和安全性處于世界領先地位。而且,比起發達國家昂貴的云計算服務,我國的云服務要更便宜。數據處理能力的強大為我國制造業轉型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廉價的云計算服務打破了大企業對數據處理能力的壟斷。中小企業和個人將能夠買得起云計算服務,激發他們創新﹑創業。我國的制造業能耗過高,對制造業的持續發展構成了嚴重的挑戰,所以,我國的制造業迫切需要轉型。智能化制造通過對大數據的分析將有助于降低能耗,助力可持續發展。
隨著“兩化”融合的不斷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將極大推動我國制造業向智能化轉型。“兩化”融合后,互聯網技術將貫穿工業生產的各個環節,所有關于生產的過程將被信息充分表現。屆時,工業軟件﹑工業電子及工業信息服務業將變得十分發達。
我國相繼出臺了中小企業稅費優惠政策,緩解中小企業的生存壓力,有利于更好地發揮創造力。在全球分工越來越細的時代,中小企業必將扮演領先的角色。以德國為例,2010年,德國的經濟增長占據歐元區經濟增長的60%,德國的經濟增長顯然是靠數量龐大的制造企業創造的。減免稅賦后的中小企業將有更多資金用來研發新產品,屆時,將對智能制造工廠的生產力有大量需求。
4.互聯網+時代的中國制造業轉型之困
我國創新能力較發達國家仍有巨大差距,幾十年的制造業發展靠的是模仿,使得大量的低技術產品生產嚴重過剩。我國制造業不掌握核心技術,進口高端芯片占我國制造業芯片需求的80%。我國在產品設計上對理論的應用不足,很多產品在設計時忽視了疲勞強度和測試技術。由于研發能力不足加上對理論的不重視,對企業將來升級成智能工廠構成巨大的不確定性。
由于嚴重的同質化競爭,我國制造業大量產能過剩。加上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的爆發使得我國制造業的出口下滑,各企業間的競爭變得更加激烈。大量低技術生產線在地方政府的鼓勵下重復建設,使得低端產品生產嚴重過剩。如汽車產業,我國有各類車輛生產企業1300余家,其中大量企業由于不掌握核心技術,規模小盈利能力差根本無法升級,多年來長時間處在破產的邊緣。有能力轉型的企業因為習慣了過去的經營模式,對企業升級的意愿不強烈。這些企業在國家“出口退稅”的政策下,靠規模化生產賺取極低的利潤率。大而不強是這些企業的特征,目前,這些企業仍未對智能制造將引領產業革命引起足夠的重視。
稅費過高導致我國的中小企業很難有足夠的資金進行產業升級,也抑制了企業的活力和市場競爭力。更嚴重的是我國金融體系不夠完善,大量中小企業面臨融資難的困境。發達的金融體系可以促進生產資料的流動,使好的產品能夠及時面向市場。然而不完善的金融系統使得大量中小企業不得不借民間高利貸,往往高額的利息壓垮了這些企業,使得企業的研發創新中斷。
我國制造業機器使用率過低,在日本,每一萬名工人對應的是300多臺機器,而我國每一萬名工人只對應不到20臺機器。這說明,我國制造業產品標準化程度不足且在智能化的道路上比傳統制造業強國落后。由于機器使用率過低,企業升級智能化工廠需要大量資金。而且大量的產業工人將在企業轉型的過程中,一時無法就業,不利于社會穩定。
5.對互聯網+時代下中國制造業轉型的建議
由傳統制造業向智能化轉變需要依托原有的制造業務,延長企業的產業鏈,從事研發﹑設計﹑軟件與信息服務﹑現代物流﹑營銷渠道等利潤較高的環節中。只有企業在這個完整的產業中挖掘足夠的信息,才能實現智能化制造,生產個性化的產品。
制造業企業應成立專門的服務機構,為企業的銷售業務提供成套的解決方案,同時進行數據的收集和挖掘工作,為提供個性化服務提供信息。有關部門應對企業的數據收集行為提供行業規范,方便企業開展工作,也是對消費者個人隱私的保護。國家要大力推進大數據產業的發展,使企業方便收集數據﹑管理數據。大數據挖掘需要專業的人才,國家應鼓勵高校培養更多數據挖掘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李煒,孫明法.德國“工業4.0”對中國“互聯網+”的啟示[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161-163.
[2]賈春玉.21世紀的制造技術——智能制造技術[J].機械制造,2001(11):18-19.
[3]孫小蕊.我市智能制造裝備產業發展規劃出臺[N].洛陽日報,2014(1):1-2.
[4]虞學良.“機器人”助力制造業轉型升級[J].特區經濟,2016(1):138-139.
[5]胡必亮,周曄馨,范莎.全球經濟格局新變化與中國應對新策略[J].經濟學動態,2015(3):13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