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洛 葉滿娟 鄔小贏 楊芬
摘要:《藥理學》是中職藥劑專業的一門實踐性、應用性、邏輯性很強的專業核心課程,此文從醫藥行業背景與專業優勢出發,通過對《藥理學》課堂教學的現狀分析,從而對中職藥劑專業《藥理學》的課堂教學提出改革與創新,目的是培養中、初級藥劑專門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以適應當今社會對中職藥劑專業創新型人才的需求。
關鍵詞:中職學校;藥劑專業;藥理學;教學改革;創新
中圖分類號:G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2-0242-02
《藥理學》是中職藥劑專業的一門實踐性、應用性、邏輯性很強的專業核心課程,是學生參加全國衛生資格考試和執業藥師準入考試的必考科目之一,它的主要任務是闡明藥物作用機制、臨床應用、不良反應、用藥注意事項及指導臨床合理用藥等,在學生的專業知識結構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藥理學》作為中職藥劑專業的專業課程,越來越受到醫院、藥品經營企業、藥品生產企業等各方的高度關注,它的課程教學改革與創新刻不容緩。
一、 醫藥行業背景與專業優勢
從醫藥行業整體來看,我國醫藥行業一直保持較快的發展,因為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居民對身心健康的需求使得醫療藥品、保健品的市場份額迅速增長,這對醫藥行業來說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機遇,“十二五”規劃的出臺又將成為醫藥行業快速發展的又一重要推進器。
從增長速度和不斷提升的盈利水平來看,醫藥行業較其他制造業體現出較為明顯的優勢。隨著醫改深入和經濟環境變化,醫藥行業將步入新一輪的并購重組,大型國藥集團將成為中國醫藥行業的超級航母。
醫藥行業發展迅速,藥劑專業學生人才供不應求,市場需求廣闊,就業前景可觀。
二、 目前中職學校藥劑專業《藥理學》課堂教學現狀
(一)教學方法陳舊
隨著中職藥劑專業的擴招,我校藥劑專業一個班級有60多名學生。在擁擠的教室里,教師在《藥理學》的教學中,長期以來普遍采用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教師們以一支粉筆,一臺電腦為道具,“自演自導”故事情節,學生們則只是被動的“看戲”,整個課堂氣氛不活躍,不能充分的顯示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和教師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
(二)知識點多,內容枯燥乏味
目前我校中職藥劑專業采用的是張慶主編的《藥理學與藥物治療學基礎》一書,是全國中等衛生職業教育部“十一五”規劃教材,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共三十五章,教學大綱規定為126學時,其中理論90學時,實踐36學時。
在《藥理學》教學過程中,據學生反映,該門課程枯燥乏味,學習難度大,是一門“六多”課程,即抽象概念多,藥名多,藥物別名多,作用及其機制多,用途多,不良反應多,即使在該門課程上投入了很多時間,也未必能達到好的效果,而且很難將所學的基本知識應用于具體的實踐當中,理論和實踐脫節[1]。即使將知識點進行梳理總結,也存在內容龐雜枯燥,難于理解與記憶的問題。
(三)實驗、實訓方法與專業培養目的不銜接
中職藥劑專業學生的《藥理學》實踐內容,一直以來與藥學專業專科、本科的《藥理學》實驗內容相差無幾,是建立在動物實驗的基礎上的。殊不知藥學專業專科、本科的《藥理學》實驗是以藥物研發過程為線索,將具體的實驗技術與實際應用相聯系,培訓學生的科研興趣及科研能力,同時著重行業工作規范及相關理論知識的闡述,培養學生敘事的實際工作能力。
中職藥劑專業目的在于培養能在醫院、藥品生產企業、藥品經營企業等單位進行藥品銷售、藥品調配、藥物保健等工作,初步具有開展合理用藥宣教和指導非處方藥合理應用的能力;具有從事藥劑工作所應有的良好職業道德,科學工作態度,嚴謹細致的專業學風的初、中級實用型技術人才。因此,中職藥劑專業藥理學的實驗內容與專業培養目的不銜接,影響了學生職業生涯的規劃。
二、中職學校藥劑專業《藥理學》課堂教學改革與創新的內容
(一)改革教學方法
堅持以“做中學、做中教”的職教特色,體現“項目為載體、能力為本位、學生為主體”的課程改革思路,對中職藥劑專業綜合技能實訓課程進行教學改革[2]。
在藥理學的教學中我實行項目教學法。首先我改變傳統教室的布局,將5到6張課桌拼成一張大桌,學生圍桌而坐,布局的改變,吸引了學生的眼球,提高他們對本課程的關注度。在教學前,我將每班學生分成8-10人一組,在課前發給他們藥品、藥品說明書、處方分析題等資料以便他們預習;采用這種方式的預習,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在課堂中,學生容易也接受新的知識點。在教學中,通過啟發式教學、播放視頻、巧編歌訣、案例分析等方式講授新課;然后以組為單位講解處方分析題,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科學思維和分析問題能力;最后再對所學內容進行總結和課堂練習,并布置課后作業及預習內容;整個課堂氣氛融洽,學生的積極性高漲,配合良好,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快樂。研究表明,項目教學法在中職藥劑專業教學中可以有效促進學生職業技能的形成和專業知識的掌握[3]。
在項目教學中,藥理學教師的工作任務會加重,因此還需要得到備課組其他老師的幫助,也需要得到學校教務科和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上課中所需要的藥品來源需要得到藥品經營企業的贊助與支持。在《藥理學》整本書的教學過程中,不是所有的章節都適合項目教學,因此要適時的采用其他的教學方式,如現場趣味教學、藥廠、藥店、醫院的實踐教學等,充分體現教師的教學風格,充分調動廣大學生作為學習主題參與教學的積極性,激發學生主動占有知識的欲望。
(二)改革實驗、實訓方法
多年來,由于受傳統教學思想的束縛,以及實驗儀器、條件的限制,藥理學實驗內容大多為純驗證理論性的,其教學方法不利于培養學生思維與動手能力,遠不能適應醫學模式的轉變[4]。我們中職學校《藥理學》實驗一直以來與藥學專業專科、本科的《藥理學》實驗內容相差無幾,是建立在動物實驗的基礎上的,已經不能適應中職藥劑專業的發展了。
在中職藥劑專業《藥理學》的實驗教學中,我對張慶主編的《藥理學》實踐內容做了大部分的調整。例如一些驗證性的實驗,如中樞性抑制藥藥理作作用的驗證性實驗、正性肌力藥的藥理作用等內容進行刪除,而增開病例討論、處方分析等符合中職藥劑專業學生發展的創新性實訓,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加強學生臨床合理用藥的能力;在實驗教學中采用多種靈活多變的實驗形式,教師引導,師生共討,極大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教師和學生兩個層面提高藥理學實驗教學的效果。
(三)創新課堂外的教學模式
中職藥劑學專業畢業生就業面臨嚴峻的挑戰。縣級以上醫院藥劑人員基本飽和,且醫院制劑規模又逐步萎縮,已經逐漸轉為藥學服務。中職中專教育作為一個獨特的教育層次,受到政治、經濟、教育結構及其發展水平的制約,其畢業生素質難以勝任許多醫藥部門崗位的需求,只能就業于營銷、藥廠、社會藥房等[5]。
為了讓藥劑專業畢業生在嚴峻的就業形式中脫穎而出,提高學生就業率,教師則必須基于現實,從教學入手,把實踐性、應用性、邏輯性很強的《藥理學》課程,延伸到課堂外的教學。教師可以利用模擬藥房、社會藥房、醫院藥房等資源,在周末或是節假日時間內讓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扮演藥師的角色,加強與患者的溝通,把藥理學的書本知識轉化成為顧客服務的藥學服務中去。
在藥劑專業學生中成立藥學協會,藥理學教師利用課余時間定期給學生進行藥物方面的知識講座,并以小組為單位,每月或每周完成一次教師布置的任務。例如,要求學生在近一個月內收集解熱鎮痛藥的包裝盒及說明書,并自行設計此類藥品中一個藥品的包裝盒、廣告詞,把此藥品推向給你的周圍的同學或朋友。一個月后,教師根據其他同學所獲取到的藥品信息,給予評價。在學期末評選出“最佳廣告設計能手”、“最佳溝通能手”等榮譽稱號,這樣極大的激勵了學生學習本課程的熱情。
中職學校藥劑專業《藥理學》課堂教學改革與創新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如何提高藥理學教學質量,使實驗、實訓教學充分發揮作用,還需不斷探索、總結和體會,希望各位行家里手多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1]龔其海.《藥理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J].中國醫藥指南.2011(3):310-311
[2]朱禮龍.基于學生能力培養的管理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高等農業教育.2009(10):72-74.
[3]薛清.項目教學法在中職藥劑專業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職教通訊. 2013年03期
[4]高允生.宋玉云等.臨床醫學本科藥理學實驗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J].中國高等教育.2000.74(2):34
[5]劉蜀寶.高職高專藥學專業與中職中專藥劑學專業的比較分析[J].醫學教育.2005年 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