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曉轉
摘要:習題課主要是以幫助學生打造思維平臺、梳理知識結構以及培養綜合能力為目的,因此高中化學習題課的設計對于有效提高化學習教學有重要意義。本文以分析為主,探索了當下化學習題課教學中主要存在的問題,在教學設計研究和化學習題課教學研究的基礎上,針對化學學科特點淺談高中化學習題課教學設計。
關鍵詞:高中化學;習題課;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3.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2-0274-01
作為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比較緊密的學科,化學的學習也同時離不開習題的鞏固,故習題課教學的目的主要在于使學生可以把握化學的知識結構,最終擁有高中化學的思維能力。然而,傳統的高中化學習題課教學中還是有很多問題尚待解決,在不同程度上對高中化學教學的效果造成了制約。而在高中化學教學系統不斷的改革發展下,習題課教學中所研究的如何簡化學生的做題量,提高化學習題設計仍然是我國高中化學教育界的重要課題。
一、習題課教學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一)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
教師在開展教學設計之前,有時因為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而未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來,所以在講解時就會缺乏有利的針對性。許多教師在設置習題課的目標時往往會忽視教學設計的一些細節性的問題,導致教學活動失去了其應有的方向,而高中化學知識又有著復雜且抽象的性質,使得學生經常不能夠熟練地應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問題。
(二)沒有合理的教學內容。
教師在選擇習題時不會找典型、舉典例,這使得學生不能更快地學以致用。除此之外,大多數教師可能僅僅是講解一下習題的答案,而未能在整體上調動學生的互動積極性,如此講課只會使得學生沒有任何興趣去聽。但是如果教師找到一些比較易于作總結的解題技巧并且將其引導給學生,讓學生自主解決問題,就可以把學生從題海戰術中解脫出來。
二、高中化學習題課教學設計的原則
(一)問題引導原則。
所謂問題引導原則,指的是教師在對學生的思維活動進行正確引導時,除了要對其提出問題并且提供解答以外,有時還應注意不要過早的透露出一些關鍵性的信息,而是指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積極去發現解決問題的所有有用的信息。而高中化學的習題課教學能不能成功,其關鍵之處就在于教師在教學中進行習題的選擇、設計和一系列教學活動的安排。如果一個好的習題課教學設計被應用于教學中去,則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否則將會對學生的學習節奏產生嚴重影響。由此可見教師在進行習題課教學的設計時,必須堅持以問題為導向的首要原則。也就是說要在具體化學習題的選擇、講解上有所講究,比如所選習題必須與教材相得益彰,不但可以引起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探索的學習興趣,而且還使學生對學習化學習題的解決方法產生主觀能動性。
(二)探究性原則。
所謂探究性原則,指的是在探究學習中找到一反學生被動學習的方式,應用科學探究的方法去主動吸收知識并以此來提高自身能力,是化學習題課教學設計中教師必須堅持的一種原則,同時也是衡量高中化學習題課教學設計好壞的一項重要指標。高中化學的習題課教學往往都需要教師的引導,然后學生再通過正確的引導來自主找到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我們不難發現,其實這個過程完全可以被看作是一個探究性過程,其中學生在此過程除了遵循教師的指引以外,還必須通過自身對問題的理解來進行探討和研究。因此教師在設計化學習題課教學時,應注意構建利于學生探究習題解決方案的教學環境,讓學生自主探究習題解決所需資料,并且自主驗證方案的可行性。
(三)開放性原則。
所謂開放性原則,指的是教師在設計高中化學習題課教學時,必須要清楚地認識到教學過程的開放性,教學評價的開放性也同樣如此。在習題課教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一般來說都是整個教學的組織者,當然也同時扮演了幫助學生把各類習題逐步解決的引路人。而在化學這一門重要的理科學科上,整個教學過程對學生而言都是積極思考的開放過程,所以學生面對的任何問題都有著極其開放性的解決途徑。比如在解決無機化學推斷題的過程中,教師既可引導學生從其中一個題設條件入手去解決問題,又可要求學生把已經得出的物質代入到未知的物質中進行反應式的推斷,或者指導學生采用倒推法把題目做出來。教學過程的開放性還可以說是學生解決問題時除了要獨立思考,還可以相互交流合作。
三、高中化學習題課教學內容設計的策略探討
由于習題課教學貫穿于整個高中化學教學體系,它的重要地位幾乎無可撼動,因此它作為幫助學生更好掌握新知識的方法,以及衡量學生知識水平的關鍵性途徑,在習題課教學內容設計中,其策略亦是不容忽視的。
(一)做好教學目標的分析。
我們都應該清楚,化學習題課的教學目標應該要無限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接近,卻也必須要考慮是否對學生真實水平的提升有所作用。舉例來說,在化學習題課的教學設計當中,教師首先就得明確化學課程的三個重要目標,即知識加技能、方式與過程以及態度加觀念。在化學這門學科中,知識加技能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基礎化學原理,知曉實驗目的和做法。方式與過程則需要學生通過自主觀察和參與學習的過程,并且在這個過程中注意及時發現問題,不斷培養解決問題的自主能力。而態度加觀念往往成為一個學生對化學知識是否會產生興趣的關鍵,同時也是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科學認識的重要前提。本文認為,要做好教學目標的分析,明確這三個重要目標就是最關鍵的一步。
(二)篩選符合學生特點的內容。
化學習題課教學的特點決定了其教學過程必須堅持以化學習題為中心,一切教學活動都有必要與習題進行緊密聯系,因此習題的內容和質量對學生的化學學習效果起著關鍵性的影響。由此可見,習題內容則理應按照化學學科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個性來不斷變化。當然,習題內容的確定也還必須要注意一些問題,比如說習題在立意上要與主題以及教學的目標有很大共同點,習題中所給信息必須要契合化學知識在社會生產中的實際應用,以及習題中所提出的問題應該要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結語:
總而言之,在習題課進行之前,教師應該首先要做到從整體上對教學過程有所把握,并且全面認識習題課的主要教學目的,搞清楚課程的教學內容,真正地明確教學目標,以及改善教學方法。如此才可讓學生從習題課的教學中有所收獲,更好地理解高中化學的各類知識點,進而更為有效地掌握化學知識。
參考文獻:
[1]朱雯雯.高中化學習題課教學設計探析[J].專題研究.化學,2013.
[2]邊麗.高中化學習題課教學設計研究[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