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摘 要】初中語文閱讀能力提升主要是通過課堂教學來提升,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是一個讀與寫不斷強化的累積。初中語文閱讀能力直接影響到語文整體的學習,也給其他學科的學習打下基礎。對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評價,不能僅僅用語文閱讀的成績來衡量,而應該是針對學生在閱讀課前、課上、課后的表現作出的綜合評價。
【關鍵詞】初中語文 閱讀能力 提升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6)01-0039-01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深化,初中語文教學愈發在初中教學總工程中顯得重要,而初中語文閱讀更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關鍵一環,直接表現著初中學生語文學習能力、閱讀能力。初中語文閱讀能力提升主要是通過課堂教學來提升,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是一個讀與寫不斷強化的累積。初中語文閱讀能力直接影響到語文整體的學習,也給其他學科的學習打下基礎。目前而言,學生閱讀量少,閱讀面狹窄,模板式教學制約著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影響著學生創新精神和綜合素質,也影響著語文教學。
一、多樣化教學,培養學生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模板式教學嚴重扼殺著學生的閱讀興趣,初中語文課本作為教師領導學生精讀的教材,雖然有很多固定式的閱讀理解模板,但課堂教學絕不能依瓢畫壺,而應跳出模板,拒絕單一式、模板式教學。閱讀包括閱與讀,如何正確的閱讀課本,閱讀重點和難度所在,教師應引領學生積極思考,精讀課本理應是一個思考的過程,是一個仔細體會作者感情的過程。當前,課堂教學可以通過互聯網教學的方式,利用ppt、黃燈片等在課堂上演示,讓學生對作者所處背景、文章表達感情有更直觀的理解認識,再通過引領學生感情閱讀來把握文章。
二、深化重點文章理解,精讀提升閱讀能力
閱讀的量變會引起質變,但精讀更是提升閱讀的有效的方法。精讀重點文章遠比淺讀更多文章更有教學意義。同時,還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式增進學生對文章的理解:
1. 寫讀后感。課堂教師教學,不同學生會有不同感悟,學生在課后寫讀后感不僅能深化對文章的理解,也能起到復習的效果,還可以強化總結概括能力,同時豐富學生的文采。
2. 劃分小組自主預習,教師可以劃分學習小組,分配任務,讓學生預習課文中的寫作手法、作者概況、人物性格,充分調動學生自主閱讀教材的積極性。
3. 趣味活動。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話劇的形式來朗讀,讓學生融入課本中的角色,理解不同角色的感情立場。
三、鼓勵學生充分課外閱讀,多讀好書啟蒙思想
課外語文閱讀活動是初中學生語文閱讀教學的必要環節,單靠課本上有限的閱讀材料遠遠不能滿足學生閱讀的需求,因此,強化課外閱讀能力,拓展學生閱讀面,多讀書、讀好書,十分重要。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讀經典、讀名著,培養學生閱讀興趣,鼓勵學生養成閱讀的好習慣,手不釋卷。初中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即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充分的課外閱讀是初中學生閱讀量變產生的關鍵,閱讀好書也有利于初中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明事理。教師科研通過幫助學生制定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讓學生在課本之外學習知識、提高閱讀能力。
四、完善課堂教學,有效提問追問
初中語文教學中,課堂教學是核心環節,長期以來,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初中生在語文學習的觀念和教學方式上較為嚴重地存在著死記硬背、模板答題的弊端。教師應該避免此種教學方式,課堂教學中鼓勵學生思考提問,讓學生體會到廣泛高效率的閱讀, 激發起他們強烈的閱讀興趣。對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評價,不能僅僅用語文閱讀的成績來衡量,而應該是針對學生在閱讀課前、課上、課后的表現作出的綜合評價。我們應該認識到,語文閱讀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學生的課余時間、雙休日也是語文學習的有效時間。“題海戰術”套用模板的方式早已不合時宜。考試評價的機制仍需完善。近年來中考試題中現代文閱讀占的分數值較高,且都是課外閱讀材料,充分體現了閱讀需要平時的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