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淑芬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5-009-01
教育是無痕的藝術,尤其是職業中學的班主任應以用心但不留痕跡的教育藝術,進行班級管理。作為素質教育的一種重要形式的職業教育,客觀上要求教師必須理論聯系實際,務實高效地開展班主任工作。如何創新職中學校班主任工作,我在實踐中進行了大膽的實踐和探索,收到了非常顯著的成效。我的做法如下。
一、要有開放性的工作理念
當今時代的班主任,要力戒空洞的說教,力戒程序化、模式化,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保姆、殺手、警察”形象,而是要徹底地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觀念。
第一,在培養目標上,不是培養膜拜師長,迷信權威的守舊者,而是造就一批批崇尚真理的企業骨干和實干家,具備生產第一線的基礎知識、一手熟練技能的應用型人才,勇于開拓的創新者。
第二,在工作方法上,不是灌輸、遏制,而是疏導,把企業文化融入校園文化中,融入德育之中,使學生具備吃苦耐勞的創業精神、危機意識和競爭意識,使其踏入企業后能盡快適應新的環境,并了解自己所肩負的使命和責任。
第三,在工作角色上,不是學生的長官,而是學生的知心朋友。努力使學生加快由單一型向復合型、由操作型向智能型、由職業型向社會型、由傳承型向創新型人才方面的轉化。
二、要有互動性的工作方法
首先,心理換位。在進行德育和教育評價時,要著眼于學生的發展。要確立“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為的是從真正意義上讓每一位學生在潛能、個性、創造力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的發展。
其次,成敗共享性。新課程條件下的師生關系不再是主客體式的對立關系,而是“你—我”式的平等關系。班級管理目標的達成,由師生共同參與制定,成則共享其果,敗則共擔其責。這樣,班主任的威信、魅力極易形成,易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良好的形象,從而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士氣,使學生學會以坦蕩的胸懷面對人生,學會學習,學習生活,學會生存,學會創新。
三、要有創造性的工作能力
教育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而藝術的生命在于創造。面對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企業對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學生的認識觀念、價值取向和行為習慣理應隨之協調發展,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必須能跟上學生發展的需求,不斷創新,具備創造性的工作能力。
第一,敏銳的觀察力。班主任在余暇時多留心觀察學生的言行舉止,穿衣打扮,甚至一些細微的變化,富有預見性方能捕捉到最佳的教育時機,并以此為契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做到防患于未然。第二,較高的思維能力。班主任要做到準確、深入地了解學生,抓住學生思想變化的根源,必須具備高水平的思維能力。
四、要有細致入微的工作藝術
用“五心”過“五關”。班主任工作是一門學問,職中學校班主任工作尤其典型。相當多的職中學校的學生喪失學習興趣、精神不振。如何做好這些學生的班主任工作尤其重要。
1、用“信心”過“動力關”
“信心是成功的一半”。無論做任何事情要取得成功,都必須先樹立必勝信心。有了必勝的信心,沒有辦法會主動找辦法;沒有信心,遇到問題會使問題更成問題。職中學生最大的問題,就是失去了自信,甚至老師、家長也對他們失去了信心。只有班主任樹立了自信,才能幫助職中學生找回自信。同樣,也只有班主任樹立了信心,才能幫助其他老師以及家長樹立對職中學生的信心,才能把大家擰在一起,形成合力。
2、以“責任心”過“態度關”
(1)愛崗敬業,忠于職守。職中學校的班主任工作繁雜而艱難,其勞動成果主要體現在學生的進步上,而班主任自身則默默無聞。要像蠟燭,為照亮別人而燃燒自己;像犁鏵,為播撒種子而磨損自己。要為人梯,讓學生不斷攀升;做公仆,為職中教育奉獻畢生的心血。
(2)為人師表,以身作則。職中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決定了他們具有很強的模仿性和可塑性。因此,班主任對學生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口頭的言傳,而更應以身作則,發揮身教的作用,正所謂“身教勝過言傳”。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要求學生做到的,班主任自己首先必須做到,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潛移默化地感染和培養學生的優良品質。
3、以“公平心”過“好惡關”
班主任必須要有一顆公平心,公正地對待每一名學生,不管他們過去表現怎樣,父母是誰,都要公平地給予表揚和批評。只有這樣,才能贏得整個班級全體學生的尊重。
(1)寬容學困生。古語說得好“金無赤足,人無完人”,人總會犯錯,總會有不足。職中班主任應有這樣的認識:沒有絕對的學困生,只有教不好學生的老師。對所謂的學困生,要用熱情和愛心去感化他們,讓他們感到集體的溫暖、老師的信任。只有這樣,他們才會沿著老師的期望發展。
(2)關注中等生。班主任一定要抱著對所有學生及其家長負責的態度,關注中等生,經常深入學生中間,做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了解關心每一位學生,把握每一位學生,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在思想上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和引導。
4、以“愛心”過“距離關”
職中生大多數在十六七歲,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尚未成熟,心理上容易波動,思想容易受到外界影響,既是青春勃發的花季,又是容易迷失的雨季。當他們遠離家人,來到學校后,非常需要老師的呵護、引導。只有班主任懷著真誠的感情去關愛他們,他們才會“親其師,信其道”,用愛心縮短與他們之間的距離。
5、以“細心”過“遲鈍關”
職中學生思維活躍,自尊心也較強,耐挫折能力弱。因此,班主任工作要細心,在日常工作中處處留心,做有心人,對全班同學要仔細觀察和詳細了解。
綜上所述,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立業、創業能力的創新性人才是職業教育的基本目標。如何教育好學生,班主任的教育工作再也不能“原地踏步走”,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方法得當,對班級管理的方式對路,把教育工作作為根本,將管理工作為關鍵,需要在內容上求新,在形式上求活,在方法上尊重科學,應像海綿一樣,從社會中、生活中、科學中吸取一切精華,在工作中不斷開拓視野,不斷總結、不斷創新、不斷探索班主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