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簡單論述了圖書館的社會責任,結合鎮賚縣圖書館實際,對縣級圖書館創新服務及相關問題進行了淺談。
關鍵詞:社會責任;縣級圖書館;服務模式;信息資源
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重要組成部分的縣級圖書館,在新形勢下,如何履行縣級公共圖書館的社會責任,走出自己獨特的發展之路,是值得每一個圖書館人思考的問題。
1 社會責任的概念及圖書館的社會責任
1.1社會責任是社會法和經濟法中規定的個體對社會整體承擔的責任,是由角色義務責任和法律責任構成的二元結構體系。責任分為兩種:第一種是指份內應做的事,如職責、盡責任、崗位責任等。這種責任實際上是一種角色義務責任或者說是預期責任。第二種是因沒有做好分內之事(沒有履行角色義務)或沒有履行助長義務而應承擔一定形式的不利后果或強制性義務,即過去責任,如違約責任、侵權責任等。但其實這種說法已經不夠完善的。在黎友煥,文志芳譯著的《國際標準 ISO 26000解讀》可知,2010年11月1日,瑞士日內瓦國際會議中心為全世界人民帶來了福音,主題為“共擔責任,實現可持續發展”的ISO 26000《社會責任指南標準》的正式發布解開了學術界、企業界、政界乃至全球各個領域在社會責任方面的困惑。
1.2圖書館的社會責任是什么?圖書館應該承擔社會責任的有哪些呢?個人認為這個社會責任對于圖書館來說,不僅是對來圖書館借閱書籍的讀者有很好的服務責任,還有對社會上的一些特定人群也有一定的社會責任,例如:對對偏遠山區孩子求職的責任、對留守兒童繼續教育的責任、對殘障弱勢群體的幫教責任、對養老院老人提供溫馨精神生活的責任等。圖書館可以通過承擔這些社會責任,來增加圖書館的知名度,占領圖書館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圖書館要承擔起了這個社會責任,通過它們去改變部分社會上的一些知識落后狀況,對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也是很有必要的。社會責任是圖書館可以承擔的,并對圖書館事業可持續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的因素。在圖書館發展方向,單位體制和新的服務模式不斷變化的形勢下,強調圖書館的社會責任,對拓寬服務渠道,創新服務模式,改變信息提供方式,突出辦館效益及圖書館事業發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2 縣級圖書館的服務模式
2.1 縣級圖書館服務的對象局限,服務方式單一,服務手段落后
鎮賚縣圖書館成立初期,由于購書經費有限,各種文獻載體形式單一,很難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有的人甚至不知道鎮賚縣有圖書館的存在;圖書館的服務對象主要局限于單位附近的一些學生和機關工作人員、教師及周邊部分人民群眾;服務的方式只是手工登記借還,自動化建設水平太低。體制僵化阻礙圖書館的發展,干與不干一個樣、干多干少一個樣。館員的綜合素質低,服務熱情不高,阻礙圖書事業發展。
2.2 免費開放后的縣級圖書館服務創新模式
2.2.1縣級圖書館隊伍建設的創新
加大理論學習,理論聯系實際,縣級圖書館全體工作人員定期開展民主生活會,實事求是的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定期進行業務培訓學習,實行績效年底考核制度,健全激勵機制,激發館員積極性,努力提升館員素質,弘揚志愿精神,提升職業精神,使之更好的服務圖書館事業,促進公共圖書館事業的良性發展。
2.2.2讀者服務的創新,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
圖書館要摒棄過去舊的等、拖、靠的工作思想,重新認識自己的本職工作。讀者服務的創新,就是要讓圖書館活起來、動起來,以人為其核心是讀者第一,在工作中給予讀者更大的方便,尊重平等的對待每一位來館讀者。增強一切為了讀者的服務觀念,要做到以讀者為中心,一切為了讀者。鎮賚縣圖書館印制了讀者意見登記簿,登記讀者最想看的書籍名字,這本意見簿反映了對讀者的要求有明確和針對性的服務。在設施和環境上的設置上,也要方便讀者,創造和諧的讀書環境.鎮賚縣圖書館新館的建設以讀者為中心,館內清潔整齊、寬敞明亮、布局合理、色彩宜人、盆景優雅,給讀者以舒適、寧靜的享受;為讀者構建高雅的人文環境,使讀者在圖書館中處處感受到一種溫暖和優美、寧靜、文明、向上、濃厚的學習氛圍。
2.2.3開展網上讀者服務的創新
現代信息的應用尤其是網絡信息的應用,是信息服務利用網絡更方便。網上信息具有容量大、使用性強、便于修改、有利互動、不受空間限制等特點。鎮賚縣圖書館為適應網絡服務創新,在2014年9月購進了歌德電子書借閱機,通過手機微信二維碼掃描,利用手機就可以輕松閱讀圖書了。
2.2.4建立特色的網絡信息資源庫
隨著信息網絡的普及,信息資源的數字化,信息獲取途徑日益方便、快捷和大眾化,網絡作為信息的重要平臺,大大豐富了圖書館的文獻信息資源。突破了圖書館的物理界限,實現了圖書館的異地服務,滿足了用戶的各種需求。利用現代網絡平臺,提供各種數據庫服務、知識庫服務以及多種二維碼信息掃描服務,極大的豐富了圖書館服務的內容。鎮賚縣圖書館在2014年9月建立了具有代表縣域文化特點的地方文獻特色庫,內容包括歷史文化、地方旅游資源、非物質文化遺產、鎮賚名人、地方農業科技、少數民族、地方企業、地方名特產、譜牒多媒體數據、鎮賚地區研究數據等。鎮賚縣圖書館利用網絡平臺建立的特色地方文獻資源庫強化了圖書館服務的能力,使圖書館的服務創新登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3 縣級圖書館的社會責任與可持續發展
3.1 滿足偏遠山區孩子、求知的渴望的社會責任
在電視里、手機上經常能看到這樣一些畫面,一個或是成群的孩子,坐在破爛不堪的桌子前,穿著臟亂的衣服,在即將要倒塌的泥巴墻內學習著,無論條件怎樣艱苦也阻擋不了他們求知的欲望,通紅的小手翻看著破舊的書本,眼里憧憬著對未來美好的期待,看著他們稚嫩的面孔,這個時候我多想為他們盡一點力,我想幫助他們,可是我知道自己的力量是有限的。這時想到了圖書館,這是圖書館的社會責任之一啊!圖書館能為這些祖國未來的孩子們做什么呢?可以聯合社會上的有能力愛心人士為他們捐助,他們所需要的不僅僅是對知識的渴望,更是對美好家園的渴望,我們縣級圖書館應關注他們。如果說現在的明星們做公益是一種個人行為,那么圖書館去幫助那些有需要的孩子們,畢竟影響力各大一些,同時也是對圖書館形象升華。我覺得縣級圖書館應定期下鄉走訪,把知識送到有需要的孩子們的手中,利用圖書館的資源,滿足偏遠山區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望。
3.2 對留守兒童繼續教育的社會責任
現如今是經濟大發展時代,為了更好的生活,很多農民都外出打工,常年在外打工的父母把孩子都留給老人照顧,孩子們成了留守兒童。缺乏父愛母愛的孩子們,有著這樣那樣的心理缺失,他們不愛與人溝通,缺乏對事物的正確判斷。這時一種普遍現象值得我們深思。這種現象長期下去,勢必影響孩子們的未來。這時圖書館應當加強對留守兒童繼續教育的責任,都說圖書館是沒有圍墻的大學,圖書館也有繼續教育的職能。縣級圖書館應定期舉辦關愛留守健康心理講座,讓他們正確樹立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為祖國的未來做出貢獻。
3.3 對殘障弱勢群體的關愛責任
根據有關規定,圖書館將關注殘障人士的精神生活問題。2015年鎮賚縣圖書館增添了盲人閱讀系統,有著固定盲人讀者管理程序,較好地滿足讀者的需求。由此可見,轉變服務模式是一種省時、簡便、高效的服務手段。
3.4 對養老院老人們提供溫馨精神生活的社會責任
通過人口統計,我們國家現在已經進入老齡社會,關愛老人的健康生活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義務。圖書館應走進社區、養老院為那些孤寡老人送溫暖、送知識、送愛心,讓他們的晚年生活更有色彩。鎮賚縣圖書館定期為養老院的老人們獻愛心贈送圖書活動,豐富他們的精神文化活動同時,也發揮圖書館的職能作用,彰顯了圖書館在新時代前景下的可持續發展的良好狀況。
4 結語
對于圖書館的社會責任很難用短小的篇幅文章去詮釋它,以上是本人粗陋的見解。總之,在新時期,在信息時代,在構建現代公共文化體系的時代背景下,縣級圖書館想要爭取更大生存與發展空間,必須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更新服務觀念,創新服務意識,創建書香人和、文化發展的和諧圖書館事業。
參考文獻
[1]楊蓉 論圖書館責任轉移[J]四川圖書館學報2005.5
[2]黃俊貴 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原則及實踐[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5.6
作者簡介
馮娟,鎮賚縣圖書館,圖書館副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