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可可 黎岳恒
摘 要:經考古發現,早在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原始時期,人類就已經開始以“陶球”、“石球”作為玩具來進行娛樂玩耍。這些小玩意兒就是玩具的最初雛形,包含著原始人游戲沖動的現象以及其用以娛樂的功能。玩具,是人類物質生活得到一定滿足時而出現的一種有意識的娛樂活動,它依賴于生產條件的提高和物質生活的豐富。玩具不僅僅是給我們帶來歡樂的娛樂休閑方式,能發展我們的運動能力,訓練直覺,激發大腦的想象力,喚起好奇心。本文主要就中國傳統玩具的起源與發展談一談玩具設計的現狀以及未來發展方向。
關鍵詞:傳統玩具;發展;精神;傳承;情感;個性;創新
1 中國傳統玩具的起源與發展
中國傳統玩具,實質上是誕生于民間的各種民俗文化中。究其根源,中國傳統玩具與民間的習俗和各種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具體表現主要有婚喪嫁娶、生日壽辰、傳統習俗以及祈福供品等幾個方面。
從性質上來看,中國傳統玩具的發展歷程中,有很多玩具是以實用性為優先的。從出土的漢代文物玩具實物中,我們可以看到漢代時人們已經普遍用精巧美觀的陶豬、陶狗、陶雞、陶船、陶屋等玩偶來殉葬,代替了之前的人殉古風。這體現了玩具的使用價值。
至唐宋時期,中國民間玩具發展更加迅速,各種不同的材料也漸漸地被應用到玩具產品上。當時的玩具也已經具有了節令的現象特征,在各個傳統節日中會有不同的特定的玩具,比如端午節的百索艾花,七夕的磨喝樂等。至元明兩代,民間玩具題材逐漸地滲入了雜劇故事藝術,這也是風格的定型時期。在清代,中國民間傳統玩具發展到了一個高峰,它的生產格局及風格樣式和技術均已基本完備。
2 中國傳統玩具的分類
中國傳統玩具的分類方式比較多,下面著重介紹幾種比較常用的分類方式。
(一)按照材料分類
1.泥玩具:泥人、泥哨、兔兒爺以及各種泥土制成的玩具。
2.陶瓷玩具:小陶雕、陶哨、小壺、小碗、小瓶子以及用陶瓷制作的各種日用品小模型等。
3.竹木玩具:木雕、竹雕、果核雕、竹編、草編等。
4.布類玩具:布老虎、香包、荷包等。
5.金屬玩具:鐵環、九連環、小鑼等。
6.紙藝玩具:紙龍、紙花、風箏等。
7.食品玩具:糖人、面人、水果塑形等。
8.綜合玩具:指那些使用多種材料制成的玩具,如投壺等。
(二)按照功能特征分類
1.節令玩具:指特定節日中的應時玩具,與民俗活動緊密相關,也是民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如元宵節的走馬燈,端午節的香包,清明節的風箏等等。這些玩具常常與民俗典故有關,也是中國傳統節日的重要標志。
2.益智玩具:指一些具有較強的邏輯性、數理性、競技性的玩具,主要具有寓教于樂、刺激大腦成長發育的功能。主要包括棋類、環類、板類以及移動類四種,代表性玩具有五子棋、九連環、七巧板、華容道等。
3.裝飾玩具:通常只具有簡單的美感功能,以裝飾空間為主要功能,具有一定的啟蒙、教育意義。如剪紙、蠟人等。
4.健身玩具:以戶外活動器具為主,在某種意義上與體育器械相似,對身體起到一定的鍛煉的作用,最主要的特點是同時具有娛樂性和競技性。主要有:蹴鞠、毽子、陀螺等。
5.實用性玩具:具有生活實用性功能的玩具,比如可以食用的糖人,可以用作枕頭的老虎枕等。
6.其他玩具,如彈弓、皮影等。
3 中國傳統玩具的優勢及其面臨的挑戰
(一)中國傳統玩具的優勢
與現代玩具,尤其是國外流傳過來的玩具相比,中國玩具擁有諸多無可替代的優勢,這包括:
1.形態上的傳承與穩定:造型簡潔、重視整體動勢的把握從而達到寫意的目的、以紋樣來表達情感、注重形神兼備、色彩處理大膽,艷而不俗。
2.精神文化上的傳承與穩定:傳統工藝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承擔了歷史的有形部分,是人們能夠看得見的歷史遺跡,是可以供人們心靈駐足的地方。因此繼承和發展傳統玩具不僅是單純的傳統玩具的發展,更是對整個民族歷史傳統的承認、繼承和發展,是對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弘揚。
3.人性化與互動性:布老虎、荷包等這種自給自足的生產方式體現了中國傳統玩具所蘊含的母與子、長與幼的深厚感情與內涵,生產者與使用者之間產生直接的情感交流,這是中國傳統玩具基本特征之一。
4.寓教于樂:最典型的七巧板、九連環等,這些玩具本身就蘊含著深奧的數學原理,使兒童在游戲的同時能夠得到智力上的開發和鍛煉。
5.原理簡單、科學環保:中國傳統玩具的取材極為豐富:竹、木、布、泥等, 這與現代造物的綠色環保要求不謀而合。
(二)中國傳統玩具面臨的挑戰
就目前的玩具產品的市場來看,中國傳統玩具的現狀是尷尬的,現存的市場空間相當狹窄,銷售領域主要集中在諸如旅游紀念品商店、精品店,或小商品市場、舊貨市場。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現代玩具的沖擊,這些傳統玩具必然會被擠壓到一個相當狹小的市場空間,并且要面對一系列的生存壓力:低成本帶來的低質量,一成不變的設計帶來的購買吸引力的低下,狹窄的市場面帶來的并不豐厚的回報以及社會對于中國傳統玩具的忽視等等不利因素。
4 中國傳統玩具的發展方向
(一)情感化
所謂情感化,就是指在用戶的使用過程中能夠接收、感受到產品所要表達的情感信息,并在使用時能夠感受到一種獨特的、難以忘懷的感情體驗。從本質上來講,情感設計是一種更加人性化的設計,它的宗旨是以情動人。它通過產品的外觀、肌理或者觸覺等方面給使用者帶來美好的體驗。它的出發點處處都要考慮到對使用者無論是身體還是心靈上的關懷與呵護。
(二)個性化
個性,是指一個人在一定的社會環境和教育背景的影響下所形成的比較固定的特質,個性則是這些特質所具有的一種傾向。玩具設計的個性化是一個很寬的范疇,但總的來說,主要涉及的方面有:玩具設計理念的提升,高新技術的應用,傳統文化的傳承等方面。對于中國傳統玩具來說,重要的是利用現代的先進技術和新材料,在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三)創新
在這樣一個科技文化飛速發展的黃金時代,創新是所有設計的靈魂,玩具設計也不例外。玩具的創新要從功能出發,建立在材料與加工工藝革新的基礎上。玩具的功能包括概念上的和工程技術上的,從概念上看,玩具已經由單純的娛樂功能擴展到早期教育、智力開發、科技普及、居家裝飾、健康身心等諸多領域,并且仍然還有繼續開發的空間。隨著工業發展的進程,玩具產品所涉及的材料也越來越多,從天然的泥、木、等到塑膠合成等,也許有一天,納米材料,甚至是很多我們并不熟知的材料,也會被廣泛應用于各種玩具。縱觀中國傳統玩具,絕大部分都是通過手工加工完成的,隨著時代的進步,各種加工機、注塑工藝、超聲波焊接等先進技術被用于玩具生產。為了滿足玩具產品高質量、低成本的要求,會有更多的先進技術被應用于玩具領域的。
(四)傳承
中國傳統玩具要想被更多的人接受和喜愛,就要緊緊跟上時代的潮流。在這樣一個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尤其是近幾年互聯網行業的高速發展與普及,各種智能玩具產品漸漸地攻占了大部分玩具市場。中國傳統玩具所包含的中國傳統文化與幾千年的民族精神是其他玩具無法比擬的,我們要與先進的技術,尤其是計算機技術相結合,將新材料、新技術、新理念與傳統靈魂糅合到一起,將傳統玩具發揚光大。
5 總結
文化是一個民族不斷向前發展的力量源泉,中國傳統的觀念向來重視文化和教育,而這些也充分地體現在中國傳統玩具當中。中國傳統玩具中蘊含著中國人寓教于樂的教育理念,也飽含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傳承。在這樣一個高度開放的時代,我們應該將這些文化的瑰寶與現代資源結合起來,使其得以傳承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