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霞
摘 要:從情景教學法、案例分析法、討論法三方面,研究高職公共關系課程教學法,以調動高職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良好的素質和專業技能。
關鍵詞:公共關系學;教學過程;情景教學;高職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27-0022-01
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公共關系學誕生于20世紀初。隨著經濟的發展,特別是經濟全球化的加快,使得公共關系這一學科備受矚目。同時,這也對高職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挑戰。當前,傳統的教學方法已難以適應新形勢下教學的要求,教師必須積極探索尋求合適的方法以適應新的教學要求,來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求知欲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學生學習道路上的引路人,引導學生求索探秘知識,而不能替學生走路,把學生擋在參與的門外。這也就需要教師不僅要熟悉教材知識、諳熟于心,還要了解熟悉學生。在課堂上,教師或許是輕松的,是導演,但在課堂之外教師要做好導演的工作。總之,高職教師要采用各種手段和方法調動高職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良好的素質和專業技能。
一、情景教學法
情景教學法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教學需要,有目的地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體生動的場景,以幫助學生理解、領會、記憶教學內容。這是一種寓教于樂的教學法,學生有了深刻的切身體會,對知識印象深刻,就能達到記住的目的。情景教學,可以采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小游戲、角色扮演等形式。無論采用何種形式,都是將教學內容置換到具體的情境之中,對學生也必將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公共關系”課中所涉及的公關禮儀內容,和學生的日常學習及以后的工作緊密相關,為讓學生深刻體會禮儀的重要意義,教師在教學中把禮儀教學中的各個小知識點分散到了平常的教學環節中去。如握手這一知識點,教師會讓學生走上講臺,根據自己設計的故事情節來演繹(學生要把握手的注意事項、握手的順序等知識包含其中)。學生們熱情很高,積極參與,獲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再如“介紹”的知識,先讓每一位學生都進行介紹,然后再讓他們自由組合完成“介紹”知識的情景故事。教師在每一節課中都會留出至少15分鐘時間把講臺讓給學生,讓他們在上面盡情發揮,展示才華。這樣,禮儀的教學就貫穿始終,學生們不但提高了知識素養,還增強了學習的信心和交際水平。又如在講解“傳播過程的障礙及改善”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讓五個學生做猜詞語的游戲,其中四個學生依次進行詞語意思的表演傳遞,由最后一個同學根據第四個同學的表演猜出成語的名稱。在這一個游戲中,學生們熱情很高,在很強的娛樂氛圍中找出了傳播過程的障礙有哪些及改善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案例分析法
案例教學法是通過對典型事例的分析,使學生了解和掌握解決一般問題的思路和方法。這種教學方法生動有效,具有很強的典型示范作用,加強了理論聯系實際的問題。在此過程中,提高了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是在選擇案例時需要謹慎認真挑選,選取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案例。比如教師在講到公共關系組織形象分析這一部分內容時,就采用了非常經典的一個案例——“35次緊急電話”。在此案例中,教師讓學生自由發揮想象的空間去分析奧克達與百貨公司的做法及產生的影響、帶來的效果,同時提出問題:“如果你是奧克達與百貨公司的經理的話,你會怎么做?”通過分析這個案例,學生們收獲頗多,除了解到如何塑造良好的組織形象及良好組織形象的巨大作用外,還明白了無論做人做事都要講誠信。當然,要運用好案例教學法,教師還要加強基本功的訓練,在理論知識儲備、材料甄別選取等方面加以提高,才能使案例分析教學法在教與學中發揮重要作用。
三、討論法
討論法是根據教學的需要,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為解決某個問題而進行探討、辨明是非真偽以獲取知識的方法。討論法可以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批判性、邏輯性,同時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有針對性的訓練還可以改善部分學生封閉自我的傾向。在運用討論法時,首先,教師應熟悉教材,了解學生,認真設計教學環節,對所講內容的重點、難點把握透徹,對于課堂結構、時間安排要合理得當,恰如其分。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想一想、說一說、聽一聽、議一議,來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教師做好引導、輔導、點撥的工作,使其主導作用得以體現,教學質量自然會得到提高。在實施討論法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對于學生提出的觀點、得出的結論及時給予肯定,因勢利導,使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親其師,信其道”。師生之間彼此的信任和理解、尊重,可以創造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結束語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每一位高職教師都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一節課中可以多種教學方法的聯合運用,不同的章節和內容也可采用不同的教學法,使得教與學不再枯燥乏味和單調,有時就像寫小說一樣期待下回分解。
參考文獻:
[1]范方舟,岳學友,孫志潔.實用公共關系[M].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7.
[2]俞俏萍.高職學院《公共關系》案例教學法初探[J].天津市財貿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02).
[3]楊晨,紀華強,張寧,虞華君,霍榮棉.公共關系學本科專業發展現狀與思考[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