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分析現行高職英語測試存在的問題,從不斷更新教學和測試觀念、完善測試內容、注重對學生整個學習過程的考核評價等三個方面思考對策。
【關鍵詞】高職英語 測試 問題分析 對策思考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7C-0124-02
測試是語言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是衡量教與學的效果、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高職英語教學目標越來越突出“職業性”,那么,高職英語測試也應該根據當前社會的需求和自身的專業特點,由重視知識能力的考核轉向對職場環境下實際運用語言技能的考核。只有這樣高職英語測試才能跟上教學改革的步伐。然而,目前很多高職院校都只重視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新模式,卻鮮有人關注高職英語測試改革。高職英語測試存在諸多問題,如果不解決這些問題,它的滯后最終將制約高職英語學科的建設與發展。本文基于當前高職英語測試中存在的問題,對高職英語測試如何改革以適應新形勢的要求進行了探討。
一、現行高職英語測試存在的問題
目前,高職院校英語課程主要采用以下兩種測試方式:一種是校內的期末考試。這種考試通常以一套試卷、全校專業通用、統一測試的方式進行。另一種是讓學生參加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簡稱PRETCO),該考試是國家對高職生的統一水平測試,由于一些高職院校的評優標準與學生的考試過級率掛鉤,因此受到很多高職院校的重視。甚至有些學校把應用能力考試的內容整合到期末考試之中。在很多高職院校,新生入學第一年的上學期,以期末考試的方式評定學生的英語成績,在下學期,讓學生參加英語應用能力考試,其考試分數作為該學期的測試成績。筆者通過走訪相關高職院校,收集測試題進行整理分析及與相關高職英語教師的非正式訪談,發現現行高職英語測試,無論是期末考試還是PETCO考試,均存在以下問題:
(一)過于強調考試分數,與高職高專的人才培養觀不相適應
首先,無論是何種測試方式,高職院校均要求教師保證大部分學生的期末考試通過率和提高英語考證通過率。在高職生英語基礎相對薄弱的情況下,如何保證大部分學生的考試通過率及提高英語考證通過率是教師很頭疼的事。為了降低試題難度,保證大部分學生的考試通過率,期末出題教師不得不挖空心思地從教材選取簡單內容,劃定范圍讓學生死記硬背,搞考前突擊。同時,為了提高考證通過率,教師在課堂上提前講授考證題型,進行課堂訓練,期末測試時,把考證內容或多或少融入試卷中,早早準備。這樣的測試實際上很大程度上淪為了教育管理的例行公事,只是把考試分數作為學生過關、評先、獲得學分或教學部門應付教學檢查的依據。而高職教育培養的是面向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的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高職英語課程的教學和考核目標應適應高職教學的特點,把培養和考核學生實際運用語言能力特別是職場下的語言運用能力放在首位,顯然,目前的測試方式與高職高專的人才培養觀是不相適應的。
(二)測試題型設計死板,試卷內容陳舊,“實用性”和“職業性”未得到充分體現
雖然近幾年來高職院校一直在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的高職英語教學改革,在教材、教法、教學手段等方面進行了改革,但在檢驗教學效果和學生效果的考核模式和內容上卻缺乏必要的重視。根據筆者多年的教學實踐和對相關院校的調查顯示,高職院校的英語期末測試題型多年來一直千篇一律,反復使用單項選擇、詞匯填空、翻譯、閱讀等這類客觀題題型,而主觀題較少。測試內容折射的是對學生期末考試及英語應用能力考試通過率的關注,因此,測試內容的選取側重的是教材和英語應用能力考試試題庫的語言知識。這些語言知識主要涉及一些詞匯的用法、語法的使用等,學生通過強制記憶就可以過關,而與學生各個專業相關的測試內容基本沒有。這種陳舊的、與專業課程結合度低,實用性差的測試模式顯然還沒有從普通教育、應試教育中完全擺脫出來。即使是培養的學生通過了現行的高職英語考試并順利畢業,卻在就業后發現工作中對英語的實際需求并未得到滿足。
(三)考試形式及評價方式單一
調查顯示,高職院校采用的校內期末考試,多以閉卷為主,其實注重的是學生筆頭運用英語的能力,雖然有少部分學校在考試過程中輔以了聽力、口語內容的測試,但實際上這類測試所占分值的比重不大。學生期末考試成績的分數作為最后評定學生成績的依據,這種測試不能很好地反映學生平時學習與技能的掌握情況,沒有充分體現出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學生對考試也是應付了事,過關即可,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無從談起。
通過上述描述分析,可以看出高職英語測試存在如下問題:應試教育思想嚴重,過分強調考試結果;測試內容未體現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未能體現“職業性”特點;評價方式單一,沒有體現出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這樣的語言測試顯然與教育部2009年頒布的《高等職業教育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稿)》(以下簡稱《高職英語教學要求》)的教學目標是極其不相適應的。
二、高職英語測試的改革策略
筆者認為,測試作為學校教學管理的一個環節是必要的,在以突出實踐教學的高職英語教學中,改革測試制度是培養人才導向的關鍵所在,因此,針對以上高職英語測試中存在的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對策:
(一)不斷更新教學和測試觀念,使之適應新的社會需求
高職院校應認清社會形勢,與時俱進,真正透徹地研究和實踐高職教育的辦學思想、辦學宗旨,人才培養目標與模式等,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培訓和學習對教師和教學管理層的教育觀念進行更新,使之適應社會提出的新要求?,F今,高職英語教學已明確提出了“以培養學生職場環境下實際運用語言能力”的教學目標,這樣的目標對高職學生的英語能力要求將更加貼近實際,注重實踐性,突出實用功能。因此,為高職英語教學服務的語言測試也應順應新的社會形勢不斷地調整和完善,根據社會對高職生的英語能力要求改革高職英語測試的方向。英語教師在進行語言測試時,也必須從培養目標的全局出發,真正做到使命題反映出高職英語教學的目的,而不僅僅只是課堂教學和教材內容的再現。
(二)完善測試內容,強化高職特色,著重考核學生在職場環境下英語交際的能力
《高職英語教學要求》提出要“正確處理測試和教學的關系。語言測試在考核英語知識的同時,應著重考核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防止應試教育”。不可否認,高職生薄弱的英語基礎是擺在眼前的客觀事實,如果沒有打好必要的語言基礎,培養職場環境下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能力就無從談起。所以現行的高職英語測試試卷中對基礎性知識,如詞匯的運用、語法結構的考核還是要有所保留的。建議高職英語測試可以采取“基礎+專業”的測試模式。在統一測試學生必備語言知識的基礎上,針對不同的專業設計不同的測試內容,畢竟高職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順利走上職業崗位,不同的專業對英語的需求不盡相同,所以測試內容必須結合學生未來的職業需求設置,以體現“職業”特點。如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主要測試他們的語音、語調、兒童英文歌曲的彈唱、用英語講故事的能力等;對航空專業學生主要測試他們在服務工中所需要的聽說能力等??傊?,要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力爭使試題的內容和范圍更貼近于崗位的需求,突出語言的實踐技能。
(三)注重對學生整個學習過程的考核評價,考核形式應靈活多樣
《高職英語教學要求》指出“教學評價包括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兩種形式。形成性評價為過程性評價,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應以促進學生學習和改進教師教學為目的,手段與形式可多樣化”。因此,我們應擯棄現行的閉卷筆試這種“一刀切”的英語考試模式,不能用期末“一錘定音”的方式對學生做出評價。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即學生的平時成績,就要在教學過程中以各種方式對學生進行經常性考核。平時考核可以根據以下方面進行:一是學生的學習態度,依據學生的出勤率、課堂參與度、課后作業完成情況等。二是學生在英語課堂中聽、說、讀、寫、譯幾方面的表現。例如,在聽力上,運用聽寫詞匯、詞組、句子,聽錄音進行復述等形式,考查學生在聽力方面輸入和輸出語言的能力;在口語上,可以通過朗讀、情景對話、即興問答等形式測試學生的語音、語調、斷句等,也培養了學生的交際能力,這樣的測試能診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糾正解決。
在新的形勢下,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英語的能力,尤其側重職場環境下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是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方向,而測試也應該圍繞著新的教學目標進行改革。英語教學工作者應該認清形勢,更新教學觀念,使之適應新形勢下的要求,打破現行高職英語傳統單一的考試模式,豐富考試方法,積極探討具有高職特色的測試內容,注重運用各種方式對學生整個學習過程進行考核評價。只有這樣,測試才能最大化地對高職英語教學產生積極的導向作用。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張宏獻.高職高專英語測試改革探析[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1(4)
[3]徐紅.高職英語考試方式改進研究[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
[4]張曉霞.從語言測試的反撥作用看高職高專英語考試制度改革[J].和田師范??茖W報(漢文綜合版),2008(7)
[5]何麗玲.《高等職業教育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下對高職英語教學的思考[J].廣西教育,2014(7)
【作者簡介】黃小麗(1981— ),廣西柳州人,柳州城市職業學院助教,研究方向:高職英語教學。
(責編 劉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