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朝暉
摘 要: 在小學語文授課中,提高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是十分重要的,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求知欲,是強化課堂教學效果十分重要的兩個因素。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能夠促使學生探索,更好地激發學習欲望。興趣的培養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辦法。作者就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利用激趣教學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這一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 小學語文 學習興趣 教學質量
在小學教學中,部分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不高,導致教學質量不高。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先注重激發學生對語文的興趣,只有首先提高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習效率,調動學生對小學語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好地幫助學生將精力放到學習上,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提高成績。就此筆者談談如何善用激趣教學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一、聯系實際,激發興趣
語文是一門滿是文字的科目,但是因為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小學生更容易接受身邊發生的或者自身看到的事物和知識,而不愿意面對滿是文字的毫無色彩和聲音文字課本。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要注意將課本內容和實際情況相結合,將課本中毫無色彩的文字現實化生活化,讓小學生明白語文學習也有直觀形象的一面。授課時要從課本知識和實際情況出發,結合小學生身邊的事物或者經歷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讓小學生感覺不到學習數學的困難才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才有利于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是朝夕的事,需要教師結合長期的經驗不斷努力才能夠探索出一套能夠適應小學生的教學方法。比如說在《烏鴉喝水》的授課中,可以在網上找烏鴉喝水這則童話故事的動漫短片,讓學生觀看短片更好地吸收知識,然后在上課的時候用小瓶子模仿烏鴉喝水的情況,這樣聯系實際激發學生對學習小學語文的學習興趣,才能進一步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二、寓教于樂,快樂學習
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更能夠讓小學生接受和適應,語文教學應該是帶給學生快樂和學習。針對小學生的這一年齡階段,教師應該注重將小學生的嬉鬧愛玩的天性發揮出來而不是抑制學生天性的發展,應該將許多小學生喜歡的東西和事物運用到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可以申請時間組織對小學生的戶外教學,在進行戶外教學的同時將一些課本中的知識運用到教學中,比如說在遇到小蝌蚪的時候,就可以利用課本中的《小蝌蚪找媽媽》進行教學,在踏青的同時也可以說一些課本中與景物有關的文章。除了戶外教學以外,平常在課堂上還可以組織一些活動幫助小學生學習小學語文。
三、創設情境,活躍氣氛
心理學認為,營造輕松愉悅的環境更能使人們感到自由和安全。針對小學生這一年齡階段的特征,小學生正處于求知欲和好奇心最強盛的一個時期,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特點與課本的趣味性相結合,用幽默的方式將小學語文課本中的內容呈現出來,創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讓學生能夠享受學習帶來的樂趣。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不僅需要教師單方面的努力,還需要學生的配合,教師要走進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根據學生的不同愛好和興趣在課堂上提問,讓學生回答問題,有效活躍課堂氣氛,激起小學生的好勝心理,從而幫助小學生學會在競爭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
四、鼓勵思考,暢所欲言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思考能夠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提高小學生的思考欲望,發展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幫助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優秀品格和良好的習慣,這是教學的目的。在小學語文授課中教師要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創造有助于思考的環境。授課時,讓學生圍繞課堂中心暢所欲言,說出對問題的看法,這樣能夠很好地調動小學生對學習語文的熱情,調動小學生對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加強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交流。通過讓學生暢所欲言,發表真實的想法和看法,能夠培養小學生的思考能力和思維能力,幫助學生塑造更好的思考模式,從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要想提高教學效率,首先要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思考能力。要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和小學生對學習小學語文知識的積極性,讓小學語文的課堂成為一個小學生向往的課堂、喜歡的課堂,教師有效的引導和教學,小學生有效吸取知識,老師講課內容越帶有趣味性就越能讓小學生更好地吸收小學語文知識,從而更好地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全面提高小學生的成績和素養,塑造優良人格。
參考文獻:
[1]董想生.淺談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措施[J].求知導刊,2016(09).
[2]毛玉燕.論如何搭建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語文課堂[J].西部素質教育,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