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翠萍
摘 要: 隨著教育體系的改革,教育環境不斷發生變化,對于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為促進思想政治教育與時俱進,需要在教育改革環境下加強對學生情商的培養,進而推動學校教學和育人全面發展,實現人才的全面培養。本文就中學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強學生情商培養的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 思想政治教學 學生情商 培養策略
與智商相比,情商與人的成長和事業發展有重要關系。通常情況下,情商內容包括一個人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約束力,同時包括人進行自我發展和識別他人及進行人際交往的能力。就中學生的現狀看,他們的情緒還不夠穩定,沒有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外加大部分學生意志力比較脆弱,因此,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強對學生情商的培養,制定出具體的培養情商的策略,進而促使學生在素質教育中全面發展。
一、對中學生進行情商培養的必要性分析
(一)加強中學生情商的培養是思想政治課程目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學生德育教育的必修課程,能夠幫助中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及思想價值觀念,對于中學生三觀的培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僅需要學習一定的政治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做人。與文化知識教育對比,思想政治教育在整個教育領域起著統領作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文化知識的作用。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推行基本的觀點教育,讓學生了解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將社會物質、政治及精神文明建設作為基本內容,從而引導學生感悟生活實踐,從中領悟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進一步提高自身生活能力,為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奮斗。這一切的實現都需要學生具備自我認識能力,因此說有必要加強對學生情商的培養。
(二)加強中學生情商的培養是思想政治課程內容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門提升學生認識和能力的教育,主要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其教學內容通常包括兩個方面內容,其中一個是知識教育,另外一個是做人教育。知識教育主要是增加學生的基本理論知識和科學文化知識,主要有對學生進行經濟常識和政治常識的教育等。而做人教育就是讓學生持正確的觀點,更好地規范學生的行為規范,包括對學生進行三觀教育,從而讓學生認知自我和了解自我,實施做人教育是促進學生情商發展的前提和關鍵。學生從中了解自身的價值及缺陷,更清楚地認識自我,在日常生活及學習過程中就能夠揚長避短,當學生對情商有一定的認識之后,可以聯系實際生活,促進自身全面發展。就目前我國中學生的實際狀況來看,其情商水平普遍較低,尤其是受到學校學習及社會中一些競爭壓力的作用,學生的心理問題會逐漸表現出來,關注中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已經成為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因此,需要教學聯系實際,加強對學生各方面的培養,使他們身心得到健康發展。
(三)加強中學生情商的培養是素質教育實施的需要。加強中學生情商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培養學生的情商和加強學生素質教育相輔相成,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情商培養不僅可以延伸素質教育的非智力因素,同時能夠提升學生的道德素質,加快素質教育的進程。當今社會發展過程中需要高素質人才,身體素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質和綜合素質的發展,而情商的發展對人的心理素質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培養學生情商的策略
(一)增強學生的自我意識。自我意識就是學生對自己及對周圍人和事物的正確認識。包括自我認識、自我控制及自我體驗。作為情商的核心部分,自我意識水平的發揮決定著情商的高低,一般情況下,高情商的人自我意識水平比較高,能夠清楚地認識自己,而情商相對較低的人不能客觀評價自己,對于自身的缺陷和不足難以容忍,從而阻礙自己的發展。自我意識可以說是健全人格的核心,中學生正處于人格健全和發展的初級階段,其人格發展往往由依賴外部影響逐漸過渡到受自身調節和控制。在這一階段,要促使他們的人格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就需要讓學生清楚地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內心世界,讓他們正確評價自己。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很多內容涉及如何處理個人與社會及個人與他人之間的關系,怎樣學會用社會的價值尺度評價自己等內容,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自身情況進行教育講解,讓學生學會辯證看待自己,將別人對自身的評價作為一面鏡子,從中發現自身優勢和不足,有助于他們全面認識自己。
(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心理學角度講,一個人的學習興趣就能夠看出其學習動機。從教學實際狀況看,學生對課程是否感興趣,會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加強對學生情緒反應的重視,利用教學實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他們在課堂上處于積極的思維狀態。思想政治教育是理論性相對較強的教育,抽象的概念和原理相對較多,教師在講解新概念之前需要誘發學生對一些問題進行細致觀察,以生活實踐案例為基礎,調動學生思考及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巧妙創設教學情境,利用多媒體圖文并茂的方式融入教學中,讓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新穎感,從而增強學生的求知欲望。
(三)加強教師情商培養。素質教育的發展對教師的素質教育要求相對較高,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進行情商培養,教師的情商占據重要地位。因此,需要加強對教師情商的培養。育人過程也是一個自我教育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該加強自身的修養,生活及工作中多與人交流,培養高尚的情操。在課堂上應該多多與學生進行溝通,有效開展課堂活動,與學生一起培養情商。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保持積極的心態,克服生活中的障礙帶來的消極情緒,時刻進行自我調節,從而保證課堂教學順利開展,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學氛圍和環境。
加強中學生的情商培養不僅能夠提升其思想政治教育質量,還能夠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率。思想政治教育中實施情商培養需要重塑學生的教育理念,積極探索好的情商培養模式,從而保證情商教育得到更好地發展。我國中學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情商培養的基礎上實施改革,從而讓學生從思想上確立情商的重要地位,幫助他們在實際生活中更好地認識自己,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樹立遠大理想和堅強意志,進一步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穎.中學生情商存在的問題及其應對策略[D].河南大學,2012.
[2]陳月萍.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學生情商的培養[J].教育界,2013(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