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
購買書籍,建立閱讀群 面對打工在外的家長,留守學生養成閱讀的習慣、興趣和能力這一重任就落在學校和教師上,要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首先要解決無課外書的問題,于是我校用公用經費給孩子們定《群文課本》,其次,一周固定一節群文閱讀課,來保障學生的閱讀時間。再次,還建立班級閱讀QQ群,以便教師在周末引導“留守學生”參加讀書活動,以前留守學生離開學校,感到孤獨;離開老師,變得孤立無援;離開同伴,面對的是嘮叨不停的代理監護人……這就是留守學生時常感到苦悶的事情,現在在群文課本陪伴下和同學之間溝通交流,可以慰藉他們殘缺的感情,至少可以使學生的不安、煩惱、孤獨、離群等感情體驗得到淡化或抑制,減輕留守學生在假日里的孤獨感。
老師引領,習得方法 閱讀是需要時間的,以前課外閱讀的時間主要在課外,但是對于留守學生來說,如果把所有的閱讀任務放在課外顯然是不合適的,為此,特意安排一節群文閱讀課,讓師生圍繞議題展開閱讀和集體建構,教師的主體作用是利用群文閱讀資源,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并把閱讀方法運用到大量的讀書活動中。
同伴互助,實效加強 群文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和文本交互作用的過程,是在交互中產生新的視界融合的過程,從而真正意義上實現“文本對話”“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另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因此,在探究和感悟中學困生會出現疑惑,但是僅僅靠老師熱心輔導是不夠的,為幫助更多的學生提高閱讀速度,擴大閱讀量,班級內組建群文閱讀同伴互助小組,優生與學困生一對一組合成群文閱讀互助小組,給留守學生一個真誠“交流”的課堂,以便差生遇到閱讀疑惑時能夠得到及時解決,同時各位優生要負責跟蹤學困生閱讀量,閱讀內容、并定期開展閱讀談話等工作從而達到給他們鼓勁、督促的效果。為“留守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
相約微信,師生共讀 閱讀是一個靈魂搖動另一個靈魂,如果把課外閱讀完全寄托在學生自覺閱讀上,是無法保證的。為了讓寒暑假這閱讀的最佳時間能有效利用,使出一招“相約班級微信,師生同品讀書樂,共同成長”。在師生共讀中在“你讀,他讀,我也讀”這種濃厚的讀書氛圍,留守學生們知道老師和自己讀著同一本書的時候,心理上的暗示與接近,學生讀起來更帶勁熱愛,讀書興趣持久,共讀的氛圍,是閱讀興趣的最好的催產素。同時,師生共讀一本書,師生之間擁有了更多交流的話題。
搭建平臺,展示風采 心理學研究表明,沒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一個人滿足的感覺,也沒有什么比成功更能激起人更進一步追求成功的動力。教師為留守學生創設一個個通向成功的“階梯” 以小組為單位,定期開展讀書匯報課比賽,在活動中不但充分展示自我風采而且體會閱讀帶來的成功機會和快樂。
多元評價,激發動機 為了更能有效的檢查閱讀情況,鞏固閱讀成果,而且讓學生享受閱讀的樂趣,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熱情,調動學生的參與群文閱讀的積極性,推動群文閱讀的步步深入,定期在班級、校級,評選書香之星和書香班級,并巧借校廣播之聲在校園里廣而告之,在校會上大力表彰,這樣更能持久的維持群文閱讀動機,讓閱讀內化。
總之,留守孩子通過與群文課本結緣,在學生面前展現了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群文閱讀如航海中的燈塔,指引學生認識人生,熱愛生活,在書海中探尋精神力量,從而獲得一份厚實的精神底子,最終,成為一個有著高雅的興趣、積極樂觀的情感、堅強穩定的意志、身心健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