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秋汝
摘 要: “少年強則國強” 、“教育成就未來”,前者闡述了青少年在社會發展進程中所處的重要地位,后者證明了教育的重要性。隨著社會市場經濟競爭的日益激烈,其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創新型技能人才需求量與日俱增。語文作為我國基礎義務教育中的一門必修學科,利用其可以培養和強化學生的創新能力,實現對綜合型人才培養的偉大目標。
關鍵詞: 技工學校 語文教學 創新能力培養
從技工學校畢業的學生一般都是技術工人,從事社會各個領域的生產活動。語文教學工作的開展有利于學生樹立健康的品格,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為他們的職業生涯奠定基礎。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對素質教育的追隨,也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筆者以多年的教學經驗為基礎,總結了一些在技工學校語文課堂上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途徑,希望與從事語文教學工作的老師一起分享。
一、培養學生對語文知識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
愛因斯坦認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楊振寧先生曾提出過這樣的觀點“成功的真正秘訣是興趣” 。由此可見,興趣對個人能力培養與強化的重要性。因此,對于技工學校的語文教師而言,如果真要實現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教學目標,就應該以學生的興趣愛好作為課程教學的核心,這樣學生就不再是語文知識的被動吸收者,而是轉化為主動者的角色。教師怎樣培養學生對語文知識學習的興趣呢?本文認為教師可以參照以下幾點建議:教師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學內容,例如將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韻律優美的詩歌、家喻戶曉的歇后語、陶冶情操的音樂或者是社會上焦點的話題引進語文課堂上,此時學生感覺每一堂語文課都別具特色,這樣他們在語文教學課堂上獲得不同的感受,有不同的感悟,積極探索語文知識的內涵,此時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探索具有了一定的興趣,在興趣的導向下學生的頭腦是靈活的、思維是活躍的,求知欲被有效激發出來,與此同時樹立了創造的意念。
例如在《全國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通用語文通用教材》中有《廉頗藺相如列傳》(節選)這篇課文,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語文教師以史為鑒,向學生講述人物所在時期的政治面貌,繼而采用情景教學的模式,鼓勵學生自編自演“負荊請罪”的場面,此時學生對該篇語文課文中藺相如寬容、大氣的品格是極為崇拜的,在情景表演的過程中享受的創造能力得以發展,當然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在本次語文教學中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培養與鍛煉,也就是說創新能力得到提高。
二、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現如今,“新課改”理念已經被大力推行,傳統的教學形式已經漸漸退出教育平臺,這種教學改革理念不僅對教學內容進行了調整與規劃,在教學手段方面也提出了標新立異的要求,這是對大數據環境的適應,也符合青少年身心發展的規律。在眾多教學方法中,學生最樂于接受的就是多媒體教學方法,因為其將文字、圖像、動畫等各種要素集結起來,這樣語文教師利用多媒體的優勢將一些資料以PPT的形式播放給學生,幫助學生對語文知識進行梳理與記憶,此時拓寬了學生的視域范圍。在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語文知識傳授的過程中,教師鼓勵學生提出看法,以此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當然教師也應該對學生提出的建議或者是意見進行有選擇性的采納,對PPT中的語文教學資料進行修整,使其滿足青少年成長所需的客觀要求。此外,校園網絡系統的應用為各個專業課程設置了實習車間,這樣教師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語文文字能力、寫作能力的培養。總之,技工學校的教師靈活應用多媒體教學軟件,豐富了教學手段的同時,使學生實現了個性化發展的目標,進而落實了創新型技術人才培養的教學計劃。
三、將傳統的語文教學觀念進行改革創新,使創新理念貫穿于語文教學全過程
語文教師作為語文課堂的組織者、知識的傳播者,如果其自身沒有創新理念,沒有建立健全創新意識,那么培養出具有創新能力的學生就是天方夜譚。本文認為對語文教學觀念進行改革是培養與強化技校學生創新能力的基礎,教師觀念的改革在以下兩個方面有所體現:一是教學內容,教師不應該將語文知識強行灌輸給學生,而是以提出問題、講述小故事的形式將語文教學內容導入課堂上,此時學生就會以一雙智慧的眼睛發現新的知識內容、吸收與消化語文知識,在這樣的語文課堂上學生的探究能力得到切實的培養與強化,在探究進程中創新能力得到培養也是必然的;二是教學方法的創新,傳統的“滿堂灌”、“填鴨式”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現代學生身心發展的需求,技工學校的語文教師應該在素質教育的引導下,遵循語文新課標大綱需求,在學生興趣愛好、成長特點的配合下,采用情景教學法、互動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分組教學法和網絡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使其相互配合,此時個性化的教學思想被順利打造。在教師語文教學理念實現改革創新的目標之時,營造了活躍的語文教學氣氛,學生在輕松的語文課堂上暢所欲言,對課本上文章的寫作意圖進行積極的思考與探究,與同學交流觀念。總之,教學理念的創新,使創新的影子在語文教學全程中無處不在,在其熏陶與指引下,技校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培養與增強也是毋庸置疑的。
在技工學校的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途徑并不局限于本文提到的幾種,教師積極對學生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進行指導與訓練,設置疑問、將審美教育與德育教育巧妙融入語文教學,這都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與強化,同時對其健康人格的塑造發揮極大的輔助作用。本文對語文教師提出這樣的建議:創新能力的培養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師應該以持之以恒的心態,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對學生的身心發展情況進行了解,在此基礎上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這樣才會實現創新型、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林靈.淺析在語文學科中的創造性思維培養[J].文教資料,2011(27):36-37.
[2]楊朝麗.技工學校語文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J].課外語文,2014(2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