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澤群
摘 要: 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是未來幼兒教師的生力軍。學前教育階段對幼兒進行適度的雙語教學,對幼兒教師的英語口語水平提出較高的要求,如何培養合格的幼兒英語教師成為一個迫切的問題。本文嘗試從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英語口語現狀及教育評價方式現狀的分析中探索出學前教育專業英語口語教學評價方式的發展對策,從而促進未來幼兒英語教師的培養。
關鍵詞: 高職院校 學前教育專業 英語口語 教學評價 發展對策
隨著我國學前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學前教育專業已經成為各高職院校的熱門專業。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是未來幼兒教師的后備軍,其英語能力直接關系到日后幼兒英語教育事業的發展。學前教育階段對幼兒進行適度的雙語教學對幼兒英語教師提出數量上的需求,而學前教育階段幼兒學習英語語言的一般規律則對幼兒英語教師提出質量上的需求,只有具備相應數量和質量的幼兒英語教師,才可能形成適合于幼兒英語學習的教育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等外部學習條件,從而才有可能保證幼兒英語教育的順利實施。面對幼兒英語教育發展的迫切需求,如何改善、培養合格幼兒英語教師已成為一個非常迫切的問題。尤其是注重高職院校學前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使得學生掌握基本的幼兒英語教學技能,以滿足幼兒教師職業的需要。
一、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英語口語教學現狀
1.生源方面
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進校前在語音詞匯、語法的等方面沒有打好基礎,英語口語能力發展極不平衡,口語處于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主要是目前大多數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只是把英語當做一門學科,學習的目的是通過英語考試,因此只會紙上談兵,通常遇到實際情境,就變得啞口無語,沒有對口語能力的培養給予足夠的重視。
英語語音是學習英語聽、說、讀、寫、譯的基礎,英語口語是語言教與學的出發點。因此,英語語音和口語教學是整個英語教學的基礎,也是英語學習的首要關口。英語教師必須立足學生的實際需求,采用適合學生的教學評價方式,自始至終搞好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口語教學,幫助學生準確地說英語用英語,幫助他們打開英語交際之門,為今后從事幼兒雙語教學工作做好鋪墊。
2.教師方面
高職院校英語教師自身水平參差不齊,部分教師對幼兒英語教育缺乏了解,無法勝任適合幼兒英語口語課堂交際活動的組織和指導工作。同時,教師授課任務繁重,只是用考試成績的好壞衡量學生的英語水平高低,忽視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考核。教師要很好地把握和抓住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在各教學環節增強趣味性,在教學中重視師生情感交流,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開展形式多樣的英語課外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課堂教學方面
目前非英語專業的英語基礎教學不得不采用“大班制”的授課方式,如此規模的英語課堂,勢必會影響整個課堂秩序和效果,教師無可奈何地只能多注重知識的傳授而非能力的培養,要對學生的口語表達進行重視和指導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班級容量大,教師要組織有效的口語訓練活動難度增加,每個學生都要參與實踐的機會更是很難滿足。豐富第二課堂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我們充分利用各種多媒體和其他設備及真實的語言材料開展形式多樣的第二課堂,重在培養和加強學生的英語實際運用能力和教學技能,為今后勝任自己的工作做好準備。
二、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英語口語教學評價方式現狀
高職院校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教學采用的學業評價主要是終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是指在教師在教學結束時進行的教學評價。它的目的是對整個教學教程進行更全面的評價,因而它是一種評定分數劃分等級的評價。其主要用于評定學生對這一學期、這一學年或某個學習課題的教學目標實現的程度,整體判斷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是否有效,并全面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在這種考試評價制度下,考試成績分數的高低決定著老師對學生、家長對孩子學習好壞的主要評判。一個經常考試分數高的學生在老師和家長心目中就是一個優秀的學生、一個能夠給老師教育教學成績和家長社會位置帶來榮耀的學生,而一個考試分數低的學生在老師和家長心目中就是一個不怎么有出息的、一個不能給教師教育教學成績和家長社會地位帶來榮耀的學生。于是學生在這種氛圍下“被”變得越來越沒自信,更多的是相信自己就是一個學習的失敗者。以考試做判斷、下結論的只看結果的評價無法發揮評價應有的激勵和改進的功能。如果繼續用相同的評價方式評價他們的英語學習,只會使他們越發喪失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而且,對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說,英語只是他們一門必修的文化基礎課,并沒有開設專門的口語、聽力、閱讀、寫作等課。英語學習的評價只是采用傳統的考試方式,而這種考試主要考查的是學生詞匯、語法、閱讀、翻譯、寫作等方面的知識,根本就沒有涉及對他們口語交際能力進行檢測。這種評價方式無疑忽視口語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從而導致大部分的學生聽不懂也說不出,更別說從事幼兒園英語口語教學工作。
三、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英語口語教學評價方式發展對策
1.學前教育專業英語口語教學中要將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有機結合。
教學評價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科學、全面、客觀的評價體系對于實現教學目標至關重要。傳統的教學評價主要是為了給學生分等級、看結果、做鑒定,是一種終結性的評價,重視的是學生最后的英語筆試成績。而形成性評價的目的是激勵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英語口語學習的潛能,增強自信心,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同時能促使教師更全面地了解學生個體的英語口語的學習情況和需求,從而促使教師不斷調整教學內容、方法,以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切不可落入傳統評價模式的怪圈,更要注意改革課堂教學模式,給學生成長發展的機會。
在英語口語教學中使用形成性評價有利于學生自覺地掌握自己的英語學習情況、發展方向和取得的進步,幫助他們在英語學習中開發和利用自己的學習潛能。針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具體情況,教師應合理使用形成性評價,既要避免過多占用課堂教學時間,又要避免學生產生厭煩情緒,造成評價流于形成,而且同種評價方法不宜在短時間內重復使用,應當在學前專業英語口語教學中把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有機結合起來。
2.注重評價手段的靈活多樣。
傳統的教育評價方法單一,主要是以任課老師的評定為主,采取期末考核的方法,手段比較單一。而形成性評價則可以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和工具。結合學前教育專業的特色和需求,任課老師可以把學生自評、生生互評、小組評價、老師評價等多種評價方法運用到英語口語教學中,而評價工具則可以使用評價量表、課堂活動記錄、課外活動記錄、學習周記、學習檔案等工具。通過這些多樣的評價手段和工具,可以從多角度了解學生對課堂內容的理及英語口語水平的發展情況。
3.注重評價結果對教學效果的反饋作用。
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結合學前教育專業特色進行英語口語訓練之后,口語能力達到何種程度最終還需一定的評價反饋。評價的最終目的不是要給學生的口語水平下個結論,而是為了讓學生得到富有針對性和建設性的反饋信息和進一步的建議,對自己的口語交際水平有一個真實的認識,并對自身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調整,有利于下一階段的進行。積極的評價應密切配合幼兒學前英語課堂的需要,進行英語口語教學內容、過程與形式的改革,激發學生的英語口語學習熱情。一方面,教師應根據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專業特色、心理特點等情況確定不同的評價方法,充分體現評價的靈活性和多樣性。另一方面,教師通過評價來反饋各種教學信息,如評價是否幫助學生建立英語口語學習的自信心,是否促進他們的學習自主性,是否反映教學的成敗,是否反映學生的學習問題等。根據這些反饋,教師就可對癥下藥,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或改進評價方法等。
綜上所述,將形成性評價有效地運用于學前教育專業英語口語教學中,不僅有助于改善學前專業學生英語學習的狀態,更重要的是激發學生英語口語學習的興趣,體驗學習成功的快樂,以更自信的心態投入下一階段的英語學習中。因此,今后我們要進一步探索如何將形成性評價更好地運用于高職院校學前專業英語課堂教學中,更注重評價教學活動的質量,讓學生感受到教學評價是一種積極的、有意義的學習活動。
參考文獻:
[1]白景永.高職英語教學中形成性評價的應用與實踐[J].廣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7):96-100.
[2]陳美華,徐小燕.大學英語口語能力形成性評價實證研究[J].東南大學學報,2008(3):119-123.
[3]陳玉琨.教育評價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15.
[4]李靜純.英語形成性評價的設計與實施[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35.
[5]劉慧.形成性評價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南昌大學,2010.
[6]劉偉麗.形成性評價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M].上海:華東理工大學,2012.
[7]肖江蘺.形成性評價在幼師英語口語教學中運用的實證研究[M].華中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