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品
摘 要:中學思品課教學要順應時代要求,擔負起培養創新人才的使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思品教學的關鍵,培養創新能力的前提是激發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是改變學習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培養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是形式多樣的活動課。
關鍵詞: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創新教育;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6-073-01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經濟已見端倪。各國之間激烈的經濟競爭和科技競爭,歸根到底是教育的競爭、人才的競爭。誰擁有創新型人才,誰就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由此可見,培養創新型人才已成為未來教育發展的主要模式和整個社會進步的共同要求。所以,在全面推進教育改革的進程中,就必須把創新教育作為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學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知識和信息時代發展的需要,在培養學生良好思想政治素質的前提下塑造學生創新精神、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已成為迫在眉睫的重任,尤其是在知識經濟時代創新人才的重要性已日益突出,培養具有堅定政治立場,高尚道德情操的創新人才是國家的需要,是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 當前,我國正處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時期,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進行創新教育,仍然是教育教學改革的難點。那么,在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如何實行創新教育呢?下面我結合教學實際談談自己的一點認識。
一、教師應不斷更新觀念,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
今天,在科技和生產飛速發展、經濟高速發達的社會環境中,教師不僅僅是人類知識文化和思想的傳播者,更重要的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培養者。這就要求思想政治課教師要不斷地更新觀念,改變傳統的把學生看成知識的“容器”的觀念,努力吸取現代先進的教育理論,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素質,樹立創新意識和創造思想,大膽開展課堂教學改革。創新教育還要求思想政治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要懂得自然科學知識和相關學科知識,不斷調整知識結構,能進行學科滲透和學科相融,具備科學的教育教學思想。同時還應具備一定的教育學、心理學知識,并運用到教育教學實踐中,使教學工作能符合并遵循學生心理特點,使自己成為一名具有綜合素質的教育者。
總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站在歷史的高度,要有敏銳的眼光,用新的思想、觀點充實自己,只有自身具備了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才能指導學生樹立創新觀念,培養創造性人才。
二、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創新精神主要包括好奇心、探究興趣、求知欲、對新異事物的敏感性,對真知的執著追求,對發現、發明、革新、開拓、進取的百折不撓的精神。課堂教學中,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要努力營造一個寬松、和諧、民主的學習環境。通過質疑、啟發、討論等方式,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引導學生思考,鼓勵學生標新立異,大膽創新。同時,教師需要改變一下自己的身份與地位,深入到學生中去傾聽每一個學生的見解,觀察全體學生的表現,注意把創新的機會留給每一個學生。對待學生提出的觀點或問題,教師要注意遵循以下的原則。(l)充分肯定學生勇于探索的精神;(2)客觀實事求是地評價學生的觀點;(3)不諷刺嘲笑學生,不打擊學生的積極性;(4)注意引導學生以科學的態度分析問題、認識問題。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才會積極質疑,勇于創新,才會最大程度地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三、結合教學實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1、創新學習方式,鼓勵學生求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傳統的學習方式過分突出和強調接受和掌握,冷落和貶低發現和探究,從而在實踐中導致了對學生認識過程的極端處理,把學生學習書本知識變成僅僅是直接傳授書本知識,學生學習成了純粹的被動接受、記憶的過程。這種學習限制人的思維和智力,摧殘人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轉變學習方式就是要改變這種方式,把學習過程之中的發現、探索、研究等認識活動突出出來,使學習過程更多的成為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
2、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打破了"一支粉筆、一張嘴"的傳統教學格局,將現代化教學手段,如多媒體、電子網絡等引入課堂,能將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有機結合起來,增強了教學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說服力,能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創設讓學生思維層層展開、步步深入的教學情境,有助于學生分析能力、綜合能力的提高。特別是現代網絡的高速發展,開拓了學生的視野,為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創造了更為有利的條件。教師應熟練掌握和應用網絡信息,教會學生使用網絡遠程技術來收集資料、整理數據、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在學習過程的體驗中培養創新的能力。
3、關注社會,關注生活,在實踐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政治思想課教學的目的不能僅停留在對知識的掌握上,而要用所學知識去認知、解決現實社會生活中存在的問題,也就是說理論來源于生活實際,而理論又要反過來指導生活實際。創新來源于實踐,所以要強調理論聯系時政、聯系生活、聯系實際,引導學生學以致用,才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師生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關心時事、關心生活、關注民生,從實踐中獲得新知識、新信息。特別是要思考所學知識與當今國內外重大時事熱點問題是否相結合。
總之,創造力是人人都有的,只有將蘊藏在學生身上的寶貴資源積極開發出來,才能培養真正具有創造性的人才。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突出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注意加強學科內外知識的聯系,加強思想政治教學與生活、社會、科學的聯系,引導學生關心人生、關心社會、關心生存環境、關心科技發展與進步,鼓勵學生手腦并用,標新立異,大膽實踐,勇于探索,敢于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