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虹
摘 要:在"探索規律"的教學中,應著力于讓學生體驗探索規律的過程,的教學重在規律的探索過程,而不是規律的應用。如何幫助學生親歷探索規律的過程,學會有條理的思考。學生的能力如何在找規律的學習中拾級而上,教師起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找規律;經歷過程;拾級而上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6-103-03
蘇教版數學五年級下冊《和與積的奇偶性》是找規律教學的內容,下面就通過此內容,來談談對找規律教學的看法。
一、找規律的核心價值
《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要加強學生的自主活動,讓學生學會自主探索。“探索規律”的教學,應著力于讓學生體驗探索規律的過程,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通過觀察、計算、操作等方式發現規律,學會思考。
二、找規律教學現狀觀察與思考
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中有好多找規律的內容:根據數來找規律,結合計算找規律,在圖形排列中找規律等。在教學找規律內容時,存在這樣一些現象。
1、教師帶著學生找規律
學生不會找規律,教師也不敢放手讓學生自主尋找規律,帶著學生找到規律,看上去是指導,實質上是把學生的思考框在一定范圍內,學生在這樣的過程中沒有學會怎么尋找規律。
2、教師的教就規律而找規律
教師關注學生找到了什么樣的規律,并讓訓練學生用規律解決實際問題,致使教學目標偏向于借助規律的應用來認識理解規律,背離了“探索規律”教學的實質.。學生沒有充分經歷尋找規律的過程,沒有感受其中的數學思想方法,僅僅是一個規律就相當于一個知識點,教師沒有發掘找規律這個活動的育人價值。
下面就以《和與積的奇偶性》為例談談找規律教學的價值追求。
三、找規律教學的價值追求:拾級而上,基于思維發展的找規律教學策略
1、創設以思維發展為主線的主題情境
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有其心理特點,設置有意義或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使學生的思維處于主動狀態,也可以使學生的自主探究具有明確的目的性,有效防止學生只會根據教師的指令進行研究。從典型問題入手,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比較、分析,有助于激發學生規律探究的內在需求,使學生形成主動研究的意識,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研究的意識和能力得到發展。
比如:提出問題:1+2+3+4+……+148+149+150=這是一個連加算式,它們的和是奇數還是偶數?
引導思考:這么多數,有點復雜。遇到復雜的情況時,怎么辦呢?從簡單問題入手,如果能夠找到規律或者方法,復雜問題就能解決了。從幾個加數入手呢?從研究兩個加數開始。研究完兩個加數,研究三個加數,研究完三個研究四個,什么時候發現了規律,就什么時候停下來解決這個難題。
2、關注目標的彈性化
在探索規律的過程中,要明確分段目標拾級而上。學生靠舉例得到的數學發現終究只能看是一個猜想。猜想是否正確,需要演繹推理予以證明。對小學生而言,可以用舉反例的方式,或者簡單的用字母表示數來證明。體現出了數學的嚴謹性。但是證明的要求并非每個學生每種情況都要掌握,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制定不同的標準。
例如:在初步找到兩個數和的奇偶性后。
提問:有沒有反例?
質疑:我們舉的例子再多也是有限的!
(以第一種情況為例)有沒有辦法證明任意的兩個偶數相加,和一定是偶數呢?
指導:任意一個偶數怎么表示?(2n)另一個偶數呢?(2m)2n+2m能化簡一下嗎?
小結:看來判斷兩個數的和是奇數還是偶數,不光可以通過舉例,也可以證明得出結論。
在找三個數的和的規律時。
提問:老師發現有一些同學先舉例,有幾位同學選擇了證明。還有一些同學,沒有舉例,也沒有證明,用的是什么方法呢?
指導:用前面的結論推算的方法
要求:剩余的三種情況同桌推算——交流——你覺得推算的方法怎么樣?
在整個驗證的過程中,從舉例到證明到最后的根據前面的結論推算,體現出了方法的多樣性、遞進性,但是每種方法的學習目標都是不一樣的,學生的思維在這樣的過程中拾級而上。
3、教師指導下的豐富的體驗發現過程
探究規律的教學不僅是讓學生了解規律,更重要的是使學生真實經歷規律探究的全過程,從而了解和掌握研究的方法,獲得規律探究的一般方法。促使學生在規律探究的過程中,數學思考能力和水平得到發展,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動力。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的作用必不可少。在學生通過觀察和實驗得到初步發現時,教師應及時引導學生將這些模糊的發現進一步提煉加工,變迷糊為清晰,指導學生通過語言或符號加以抽象表述。在學生獲得發現后,教師的及時追問,有利于學生對規律作進一步深入的分析,還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感悟數學思想方法。
例如:和的奇偶性規律的發現從兩個數相加開始。
兩個數
指導:1+3的和是偶數,5+7的和是偶數。這是什么類型的呢?(奇+奇)
追問:是不是所有的奇數加奇數都是偶數呢,我們可以繼續舉例。
要求:大家可以邊舉例邊思考,把同一類寫在一起,并寫出它的類型。兩個數相加,除了這一類,還有其他類型嗎,你能不能也像這樣通過舉例得出結論,并一類
一類地寫清楚?
三個數
提問:兩個數的和有這樣三種情況,三個數呢?先想一想,你能有序地都寫出來嗎?
追問:這四種類型的和分別是奇數還是偶數呢?可以舉例、證明也可以借助剛才的結論,看看有沒有更簡單的方法。
交流:①統計:舉例的同學舉手,有沒有證明的?
②有沒有同學沒有舉例,也沒有證明,也得到了結果
介紹:介紹用前面證明過的結論得出結果我們把它叫做推算。
要求:剩余的三種情況同桌推算(強調三個奇數兩個配對一個落單)
追問:整體觀察,有沒有發現規律?結果是奇數或是偶數跟什么有關呢?
四個數
提問:看看研究了四個數能不能有更多的同學有體會。
四個數有幾種類型,同桌互相說一說,想一想和是奇數還是偶數?
追問:是用何種方法得到結論的?推算怎么個簡單呢?
小結:確實,推算很簡單。隨著學習的深入,我們會學到很多方法。面對不同的方法,我們要學會“優化”。
深層次感受規律
提問:現在有感覺了嗎?能找到規律了嗎?(跟奇數的個數有關)
追問:那跟奇數的個數有怎樣的關系呢?
結論:看奇數的個數:奇數個奇數相加,和是奇數;偶數個奇數相加,和是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