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明真
摘 要:初中生物教學中,實驗是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重視實驗教學,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與理論聯(lián)系實踐的能力,本文從透視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的問題入手,并有針對性的提出了相關教學對策。
關鍵詞:生物實驗;問題;改進;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6-296-01
從初中生物教學的總體情況來看,實驗教學形式化、重點不突出等問題還比較普遍,初中生物教師必須要關注這些問題,并以此為依據(jù),制定改進對策,這樣才能夠達到教學目標,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
一、當前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現(xiàn)實問題
1、實驗教學過程程式化、形式化
很多生物教師總是在實驗開始之前,向學生細致地講述各個實驗器材的作用與操作方式、然后再要求學生模仿教師進行實驗,學生獨立思考、發(fā)問的機會很少,這對學生的綜合能力發(fā)展是非常不利的。
2、實驗教學重點不突出
為了節(jié)省教學時間,快速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許多教師會在實驗之后將考試可能會考到的知識點匯編為練習冊,讓學生不斷練習與死記硬背知識點,久而久之,學生生物思維就會十分僵化,學習效率不高。
二、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改進對策
1、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加速實驗教學改革
不斷的對我國的基礎教學理念進行改革,確保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點,為我國的生物實驗教學打下基礎。為了保證學生的整體素質的提高,也為了更好的開展生物實驗教學課程,需要實施全面有效的教學手法,利用學生對于未知領域的熱情和好奇心,保證學生有一個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是學好現(xiàn)代生物教學的基礎。我國的學生需要進行綜合性的教學培養(yǎng),不同的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能力,適當?shù)倪x取課程進度進行學習,保證完善學生的個性化差異的同時,對于生物教學的工作順利進行打下基礎,培養(yǎng)出一批有素質的生物科學人才。
例如:通過制定關于“動物的進食行為和行動方式”的問題上進行探討,教師需要事先對不同的學生進行興趣愛好詢問,通過分配小組的方式進行教學活動的開展,讓A、B、C三個不同的小組分別到不同的地點進行動物的實地觀察,同時記錄下不同科目的動物運動以及進食防御等方面的信息。還有,教師需要設定一定的情景,讓學生以競賽的方式完成教學任務,確保活躍了課堂氣氛的同時,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積極探索未知領域知識的精神,構建良好學習生物實驗平臺。
2、尊重學生意見,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初中生正是一個有著積極思想和容易迸發(fā)新奇想法的年齡,這時的學生對于生物實驗類教學興趣非常濃厚,喜歡利用各種方式完成哪怕是繁重的教學任務。這時,需要教師提供良好的互動教學平臺,讓學生可以盡情的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對于學生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老師要予以肯定,一定要尊重每一位同學的想法,并適時的融入到實驗教學工作中去。
例如:關于“生物的生長和發(fā)育”課程的教授,老師需要針對不同的氣候季節(jié)進行課程材料的選取,老師可以實現(xiàn)準備實驗小白鼠進行培養(yǎng),通過觀察其短期生長變化,發(fā)現(xiàn)他們在每個生長階段時的主要特征,學生也可以自主進行飼養(yǎng),方便課后進行觀察。這些都對學生的學習有非常大的幫助。
3、讓學生主動參與實驗探究
教育家陳鶴琴說:“凡是兒童能夠自己做的應該讓他們自己做,凡是兒童能夠自己想的應該讓他們自己去想”。+因為實驗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方面,有其得天獨厚的條件,教學中必須鼓勵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見解,充分發(fā)揮每個學生創(chuàng)造I生的潛在能力。每個問題的提出及整個教學過程,都必須是再現(xiàn)式思維和創(chuàng)造思維有機結合,盡可能的把教學過程設計成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一一解決問題的創(chuàng)造模式,著力營造“情感共鳴溝通,信息反饋暢通,思維流暢,創(chuàng)造精神涌動”的最佳意境。傳統(tǒng)的學生實驗大多數(shù)是驗證性實驗,學生是被動地參與實驗,實驗改革就是充分利用一切手段,改驗證實驗為探究實驗,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進行大膽的猜想、假設,然后為驗證自己的猜想和假設進行實驗。學生應自己找出實驗原理,設計實驗方案,討論實驗方案并選擇實驗儀器。學生在整個實驗過程中經歷與科學家相似的探究過程,親自參加了生物問題的提出、假設、實驗及問題的驗證解決等活動過程。
4、拓展實驗教學時空
實驗目的不僅僅是使學生獲取知識,更重要的是在獲取知識的過程當中體現(xiàn)知識的形成和發(fā)展過程,同時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只利用實驗課時間進行實驗教學難以充分發(fā)揮實驗教學的功能,實驗分析能力、實驗設計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在非實驗課上進行。生物課外實驗是中學生物實驗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生物課堂教學的一種有效補充和延伸,因此生物課外實驗也就成為生物教材的重要內容。+學生在這樣的實驗中通過動手操作、管理,親自觀察、記錄,并且動腦筋去比較、分析和思考,不僅獲取了新的知識,而且學會了探求新知識的方法。
5、優(yōu)選實驗教學內容,強化實驗教學效果
為了保證學校可以順利完成給定的教學任務,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實際方案進行改革,不斷的把握學生學習的興趣方向,利用各種有趣的問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適當?shù)倪M行合理的教學實驗幫助學生記憶學習內容等。
例如:進行“生物的生長是否受環(huán)境影響”的教學課程時,可以選定一種生長周期短而且生長迅速的植物進行觀察,比如“蒜苗”。首先將準備好的蒜苗分成四組,分別放在朝陽、背陰、潮濕和干燥四個環(huán)境中進行培養(yǎng)觀察,學生需要每天進行記錄和測量,觀察蒜苗的生長狀況。只有親自經歷實驗的學生才能獲取實際的知識,保證良好的學習氛圍的同時,對知識的探知欲望更加強烈,同時建立良好的思維模式和學習方法。
總之,重視實驗教學,突出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會的動手操作能力,才是當今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關鍵和目標。
參考文獻
[1] 張建峰.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策略探析[J].理科考試研究.2013(22)
[2] 賴偉強.改進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三策略”[J].中學教學參考.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