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進波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4.101
摘 要:體育學科教學的目的在于通過體育實踐活動的開展培養學生的身心健康與人格的健全。而在國家體育事業迅猛發展的新環境下,應用型本科院校以應當將教學改革的目標定位于新的層面,既要保證滿足教學任務,更要以文化高度提升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和體育精神。由此可見,當前應用型本科院校體育課程教學改革任重道遠。該文將以此為出發點,淺談應用型本科院校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的意義,存在的挑戰及對策,以期能夠為更多研究提供些許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院校 體育課程 教學模式 改革措施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6)02(a)-0101-02
在我國教育發展的作用下,應用型本科院校逐漸成為了一種新型的高等教育體系,為了順應國家發展的創新要求,應用型人才的打造成為了應用型本科院校的重要職責和使命。因此,應用型本科院校的體育課程應當進一步明確教育目的,重新審視自身的教育職能,加大對該領域的研究力度并于實踐過程中探索出更豐富的經驗,強力推動應用型本科院校體育課程改革實效性的提升,為我國社會體育人才隊伍的擴充貢獻出積極的力量。
1 應用型本科院校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主要是為社會打造更多高素質和高知識水平的應用型人才,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同時需要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質與創新能力。體育課程的開展,對于學生身心素質的提升和健全人格的養成均具有著至關重要的促進作用,傳統的體育課程教學模式與其它階段的體育教學模式并無二致,弊端無須贅述。因此體育課程的改革成為了提高應用型本科院校體育課程價值的必要舉措。其必要性主要有3點。
首先,是新時期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必要手段。所謂的應用型人才,所強調的重點更多地側重于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教學應當基于標準理論的構建并在此基礎之上進一步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拓展和實踐能力的提升。只有通過體育學習提升綜合能力,才能促進人類智慧的不斷提高。而這恰恰與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辦學理念契合。
其次,是滿足當前人才培養切實需求的必要舉措。教育改革的目的在于推動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應用型本科院校教育宗旨要求培養出的學生具有綜合能力,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必然是基礎。因此對體育課程的改革,實為滿足人才培養需要的舉措。
最后,是推動體育理論深入發展的重要力量。關于體育教學的意義已為眾所周知,雖然體育是一門實踐性學科,但教育理念應當以院校的定位相適應。既然傳統的體育課程教學模式已顯落后,則體育課程教學的改革,也就成為了為體育教育發展指引新方向的有益嘗試,并能夠在實踐過程中提煉出更多更有價值的體育課程發展理論。
2 應用型本科院校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的阻力
應用型本科院校的體育課程改革實為院校職能轉型的切實需要,在應用型人才培養進程中,體育課程的重要性不容忽視。然而隨著實踐的開展,一些阻力逐漸凸顯,該文認為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1 對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的認識淡薄
雖然現代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顯著的提升,但學生的綜合身體素質卻令人堪憂,體育課程設置的最直接目的在于幫助學生鍛煉強悍的體魄,并通過體育技能領悟到深層次的體育精神和體育文化。應用型本科院校對人才的培養,僅僅使其具有扎實的技術水平顯然不夠,只有通過體育教育實現對學生身體素質和適應能力的培養,才能保證體育課程的價值。
2.2 體育課程改革的評價機制不夠完善
應用型本科院校體育課程的傳統教學模式始終沿用著照本宣科的基于指標的任務教學模式。從教材的內容上看,也多以競技體育為主,基礎知識的理論化致使體育課程教學僅僅停留于形式化,將體育精神和體育文化教育擱置,傳統體育課程設置的弊端顯而易見。
2.3 教學方法的創新與實踐難度較大
應用型本科院校體育課程改革的重點除了內容就是教學理念和方法。傳統體育課程教學內容單一、教學方法落后等等現象實為諸多院校普遍存在的通病。體育課程在這樣的背景下直接淪為了自由活動課程,教學效果極低,并不利于體育精神的傳承與體育文化的發展。長期形成的思維定勢加實踐慣性,導致應用型本科院校的體育課程教學改革創新性大打折扣。
2.4 體育教學資源短缺
高等教育的大眾化,致使當前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學資源并不具優勢,尤其是體育課程,因受到冷落更導致教育資源缺乏,直接增加了體育課程改革的難度。
3 應用型本科院校體育課程教學改革路徑
3.1 強化對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的重視程度
體育教學課程改革的意義已經越發明朗,針對當前應用型本科院校對此重視程度的不足,該文認為應當重點轉變意識,進而主導實踐的創新。然而長期思維定勢的影響又決定了應用型本科院校在短時間內強化對體育課程改革的重視難以實現,這就要求教育部門做好積極地引導、督促工作,使體育課程改革的重要性全面普及,不斷提醒應用型本科院校提高對體育課程改革的重視程度。
3.2 完善體育課程改革的評價機制
體育課程的改革,已在現代教育發展的指引下有了更高的多元化要求,教育出發點的變革勢必需要評價機制的緊隨其后,這就要求應用型本科院校應最大程度完善體育課程改革的評價機制,與時俱進加以高效創新,提升對創新評價機制的重視程度,制定并實施多元化評價機制,將傳統的只重結果的單一化評價模式摒棄,開展多元評價活動,并確保評價結果的客觀、公正。只有保證課程改革能夠滿足學生的熱情,才能保證改革成果的實效性。
3.3 深化教學方法創新的研究
關于當前體育課程改革的方法已有諸多研究成果,應用型本科院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體育課程改革的標準不能一概而論。該文認為,體育課程項目應當作為改革的重點研究對象,通過對不同對象的分類與拓展,充實體育課程的內容,一方面將體育精神貫徹,使學生將體育鍛煉逐漸轉化成一種內在的習慣;另一方面是應當重新定位體育學科的重要意義,并將體育理論深化,為體育課程改革創新的實施提供更有力的支撐。
3.4 整合體育課程教學資源
體育課程教學資源的整合,應當從既有的教學內容出發,多渠道擴種體育教學資源量。對此,應用型本科院校應當根據自身的實際條件,盡可能強化體育教學相關硬件基礎設施建設,打造體育教學資源的軟實力,立足于最新研究成果在教學資源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比如:將民間體育、民族舞蹈等等融入體育課程教學內容當中,對體育文化的傳承和發揚作用亦明顯可見。
4 結語
經濟的發展帶動了社會對人才需求量的增加,為了更順利地推動國家戰略發展要務更快速地實現,加大人才培養力度成為了必由之路。應用型本科院校是為社會輸送應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在社會發展需要日益多元化的當前,社會對應用型本科院校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提升。體育學科的重要意義毋庸置疑,體育課程的改革亦成為了應用型本科院校轉型的大勢所趨。
參考文獻
[1] 秦德平.應用型本科院校轉型期大學體育課程教學改革探究[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5(2):165-166,169.
[2] 李濤.高校轉型背景下應用技術大學職業實用體育教學改革研究[J].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14(6):69-72,77.
[3] 李影.應用型本科院校體育課程改革探析——以排球課程為例[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17):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