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實踐技能知識與經驗教學是我國高等院校新聞學課程體系的基本組成內容,近年來,圍繞高校新聞教學體系中,“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教學內容孰輕孰重的問題,我國學者在學術觀點認知層次表現了明顯的分歧,本文將兩個方面的觀點展開了系統的理論梳理。
關鍵詞:高等院校;新聞教育;實踐;重視與輕視
我國高等院校新聞學教育事業起源于1918年,經過將近百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繁榮有序的發展態勢。近年來,我國高等院校新聞教育在做好新聞學基礎知識內容教學普及工作的基礎基礎上,遵照我國現代新聞產業的發展現狀,有意識地引入了新聞實踐課程教學內容,而通過筆者對我國高等院校新聞實踐教學現狀展開文獻分析,卻發現我國教育學者提出的兩種截然對立的觀點,有鑒于此,本文圍繞我國高校新聞教育實踐的重與輕展開了詳細論述。
一、輕實踐說——高等院校亟需加強新聞實踐教學開展力度
針對我國高等院校新聞學專業現行教學工作模式展開分析,可以發現其與美國高校新聞教育模式之間的深度相似性。美國現代新聞教育事業起源于公元1869年的華盛頓大學,在最初發展階段,深受以威廉·詹姆斯以及約翰·杜威等哲學家的實用主義思想觀念的影響和約制。
哲學家威廉·詹姆斯在表述實用主義哲學的核心觀點時指出:“實用主義哲學的核心追求目標是客觀真理,是有效解決形而上學學理爭論的路徑。換句話說,實用主義哲學可以用來解決形而上學學理研究領域無休無止的爭鳴,是通過探索學理概念范疇的實際意義來展示概念內涵的學術研究方法。”實用主義方法的主要關注學理概念的實際應用效果。在實用主義思想的核心指導下,美國現代新聞教育逐步形成了適合自身發展特質的實務運作體系,從類型區分角度闡釋,可以將美國高校新聞學研究生劃分為學術型研究生和專業型研究生兩個類型,學術型研究生主要致力于新聞學基本理論知識內容的學習和深度研究,而專業型研究生則注重于對新聞工作實踐技能的學習和掌握。
依照我國現代新聞事業的實際發展需要,以及我國高校新聞學專業教學模式的發展現狀,要求我國高校新聞學專業在校生應當通過在校期間的理論和實踐學習活動,提升自身參與新聞實踐活動的基礎能力。從這個認知角度出發,我國高等教育界和新聞界的部分學者認為高校開展新聞學教育工作應當重點關注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和提升。作為我國現代高校新聞學教育事業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關注新聞學實踐技能的教學力度本當不容置喙,但是為何要重點強調實踐元素在高校新聞學教育中的重要性呢?
近年來,我國高等院校新聞學教育事業無論從辦學規模還是學生培養規模方面,都發生了大幅度的擴增,但是我國高校新聞學專業畢業生的實際素質水平卻差強人意,從新聞產業的反饋信息分析,我國高校新聞學專業學生普遍存在動手能力較弱和實踐技能掌握狀況較差的問題。因而部分學者基于如下幾個實踐因素的考量,提出了加強高校新聞學教育領域學生實踐技能培養力度的要求。第一,新聞業務實踐作為現代新聞教育事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身對我國新聞事業的發展具備深刻的影響意義。第二,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根本目的,在于為現實社會提供即時可用的專業人才,由于絕大部分的大學畢業生在畢業之后都會進入職場生活,因而在高校學習期間掌握必要的職業技能,對于大學生順利投身職場實踐環境具備深刻的基礎支持作用。第三,從我國新聞產業的發展現狀分析,我國新聞戰依然缺乏大量的高素質專業人才,高校新聞專業學生如果在校期間能夠掌握充分的新聞專業實踐技能,勢必能夠順利獲取新聞領域的工作崗位。
與此同時,在我國高校新聞教育事業的開展過程中強調實踐教學環節的重要性,也能夠有效解決高校新聞展業學生動作能力較差的不利局面。
針對我國現代高校新聞教育事業不重視實踐教學的原因展開分析,主要應當從高校新聞學專業辦學現狀和辦學理念兩個維度展開分析。具體可以闡釋為如下幾個方面:第一,傳統高等院校教育事業指導理念嚴重桎梏我國高校新聞學專業實踐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從新聞學專業進入我國高等院校專業構成體系以來,始終被劃歸為文科專業門類。盡管早在1997年就已經將新聞學定位為現行高校學科門類體系中的一級學科,但是“文學新聞學”概念卻依然在我國高等教育事業領域具備深刻的影響力。所謂“文學新聞學”就是文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來開展新聞學的教學和基礎研究工作,而這種教學工作發展思路嚴重阻礙了高校新聞學專業實踐教學活動的發展。第二,高等院校新聞學專業教師隊伍存在不平衡發展特征,現有教師往往缺乏開展新聞實踐教學工作的基本素質,不能在實踐性新聞教學課程授課過程中給學生提供科學而充足的實踐技能項目以及實踐經驗。而造成這種師資隊伍建設不利局面的原因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其一,我國高等院校新聞學專業普遍設置較晚,許多專業在職教師都并非專業科班出身,不能為學生提供系統扎實的理論性或者是實踐技能性專業指導;其二,由于高校在教師招聘過程中過分強調對博士學位的要求,致使一部分具備較強新聞學理論知識儲備和實踐應用技能的專業人才,無法進入高等院校新聞專業教師隊伍,直接對高校新聞教師隊伍建設質量水平的提升造成了嚴重的阻礙。
二、重實踐說——高校新聞教育事業需要弱化實踐教學理念的重要性
與上文闡述的有關觀點向對照,在部分已經發表的學術論著或者是專業論文中,有部分高等教育研究領域和新聞事業研究領域的學者,闡述和表達了在高校新聞學教育過程中,應當逐步弱化實踐教學理念的重要性。這種觀點也揭示了我國學者在探討高校新聞學專業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孰輕孰重”方面的分歧特征,給研究相關問題提供了相對充足的理論學理資料。在學者陳彬發表的《新聞學教育的“三道坎”》以及學者陳涵和王浩合作發表的的《中國新聞學教育面臨的困境與對策探析》的等專業學術論文中就明確闡述了上述觀點。這種觀點與上文中闡釋的要不斷加強對實踐教育的重視程度的觀點嚴重背離,但是也具備著深刻的學術性和歷史性支撐基礎。
針對全世界范圍內現存的高等院校新聞學專業的現存教學模式展開綜合分析,可以發現日本高校新聞教學模式極其鮮明的“弱化實踐”特征。有鑒于此,我國有學者撰文將這種模式描述為“重學輕術”。
而這種現象的產生原因,與日本高校新聞學教育事業的雙軌制發展模式密切相關。所謂雙軌制新聞學教學模式,就是在高等院校和用工企業的工作協作模式下,針對高等院校新聞學專業學生開展基本的教學培養活動,具體實行過程中,一般由高等院校完成對學生基本新聞理論知識的教學,而由合作企業針對學生開展新聞實踐領域基本技巧和經驗的教學普及,從而實現高等院校新聞教育事業的預期目標。日本高等教育之所以要推行雙軌制教育模式,本身與日本民眾基本思想理念的建設狀態密切相關。日本獨有的歷史文化背景以及重學輕術的教育事業思想理念,使得高等院校新聞學理論教育工作和企業內部新聞實踐技能培訓支持制度,能夠共同保障日本規模龐大的新聞信息產業系統穩定維持高效有序的運轉狀態。
通過比較可以發現,無論是從社會發展形態,新聞教育發展現狀還是從高校新聞教育基本模式角度分析,我國都與日本具備的程度巨大的差別,但是我國卻依然有部分教育領域的學者認為高校在開展新聞學專業教學過程中。應當弱化對實踐性教學內容的重視力度。從本質屬性角度分析,日本的“重學輕術”教育思想與我國高校新聞教學領域的“淡化實踐”具備明顯差別,日本選擇踐行“重學輕術”的教育指導思想,是由其本身的新聞學教育體制和教學工作開展模式決定的。而我國當代高等教育事業在發展進程中卻具備鮮明的功利化發展特質,未能充分展高等教育事業發展存在的本質基礎和思想。
從現代新聞學知識體系的基本構成元素角度展開分析,在新聞學教育中強調實踐內容的重要性本來毋庸置疑。但是基于我國當代高校新聞學教育事業的發展現狀角度分析,卻存在學生過分重視實踐實施內容學習而輕視新聞學理論知識學習的非平衡性格局。鑒于我國高等院校新聞學專業學生在理論知識學習和實踐知識學習層次本身具備的非平衡性現狀,有教育學和新聞學領域的學者,針對高等院校新聞學專業現行教學體系構成結構,提出了“淡化實踐”教育指導意識。提出這種思想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學生在參與高等院校新聞學專業學習活動的過程中秉持“實踐大于一切”的思想意識,助力學生實現在新聞學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學習掌握方面的相互平衡性。
從高等院校新聞學專業教學工作的發展模式角度分析,重視在現行教學科目體系中引入更多的實踐教學內容本沒有問題,但是在實際教學工作過程中,如果單純強調實踐性新聞課程教學內容的重要性,勢必會對高等院校新聞專業學生平衡式知識素質體系的建設造成不良影響。而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作為現代高校新聞學教育事業的基本組成內容,本身都具備著不可或缺的地位,理論知識是開展實踐技能學習的基礎,實踐技能的學習和應用能夠實現對基本理論知識的理解深化和不斷深化,促進高校新聞學專業學生自身綜合素質建設質量水平提升的重要條件。做好理論知識學習和實踐技能提升對于高校新聞學專業學生成長發展進程的平衡推進具備重要意義。
三、結語
針對我國高校新聞教育實踐的重與輕問題,本文以文獻梳理分析法為基點,對兩個學術陣營的的基本觀點都展開了系統梳理,在高等院校新聞學專業的課程體系中引入實踐教學內容本身具備深刻的實踐意義,但是同時也要切實做好理論知識教學和實踐技能教學之間的相互平衡,為我國現代高等院校新聞學教育事業的平衡發展發揮充分的助力作用。
【參考文獻】
[1]孫彥,洪超.論我國高校新聞教育實踐的重與輕[J].今傳媒,2015(04):117-119.
[2]周麗.高校新聞教育面臨的困境及應對[J].新疆財經大學學報,2010(02):69-73.
[3]王彥銳.關于高校新聞傳播專業人才培養的再思考[J].新聞知識,2011(06):75-77.
[4]湯濤,李可彥,蘇珂.媒介融合視角下新聞傳播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變革[J].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12,40(06):104-106.
作者簡介:李幸霞,1986年7月出生,女,漢族,河南南陽人,碩士研究生,助教,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研究方向:新聞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