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宏洋
摘要:家庭作為青少年主要的活動場所,家庭教育相比于其他的教育有它自身的某些特征,同時青少年的身心成長也有著一定的規律。家庭教育會對青少年的健康發展產生或是積極或是消極的影響。因此,當下我們需要從家庭和社會這兩方面采取一定的措施,以此來提高家庭教育的質量,從而能夠幫助青少年健康地成長。
關鍵詞:青少年;家庭教育;建議
當前時代下我國的家庭教育情況正在經歷著深刻變化,特別是在教育思路、教育理念以及家庭等方面的情況不容忽視,同時因為社會的轉型發展,一些政策的改變及隨之而來的人們的價值觀念的變化也對家庭教育產生了影響。在這些影響中有可能積極促進家庭教育質量的提高,也可能會對家庭教育產生一定的消極影響。家庭教育因有其特殊的位置,會對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有著恒久性、穩固性、不可替代性[1]的影響,任何一個人的失足基本上都可以從他的家庭教育中尋找到某些聯系。因此,我們研究家庭教育對青少年成長的可能產生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家庭教育的意義和積極作用
(一)家庭教育的含義
家庭是互動的場所,是社會的細胞。伴隨著越來越多的對家庭教育的研究,對家庭教育的概念表述也有所不同:在《辭海》中,把家庭教育解釋為:父母或其他長輩在家庭里對兒童和青少年進行教育。同時也確認了家庭教育的定位:家庭教育作為教育后一代的主要戰場。
(二)青少年健康成長過程中家庭的的積極作用
教育體系涵蓋了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三個方面,它們之間只有通過密切配合,才能最終形成一個培養人、教育人的工程。只有三者密切配合,才能保證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能取得期望的教育最佳目的。具體說來家庭教育有如下幾個方面的特點:理論的奠基性與行為的示范性;內容的豐富性與價值的傳遞性;形式的靈活性與表現的多樣性;獨特的道德教育情感性;對個體的指導具有針對性。
二、當代中國家庭教育的現狀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家庭教育反映了人們的家庭生活狀況,由此可見家庭教育有著鮮明的時代特性。必須把握好家庭教育的現實狀況,立足于當今時代,認清當代家庭教育存留的問題和未來面臨的機遇來研究家庭教育。
在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的情況下,全社會越來越重視家庭教育的發展,因此在家庭教育領域轉換中頁取得了許多驕人成效。[2]具體而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形式不斷豐富;保障機制更加完善;婚姻家庭道德的合理觀念正在逐步確立。是以我國家庭教育也面對著更好的發展時機。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能夠給家庭教育提供重要的物質保障基礎;和諧的文化氛圍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諧文化的建設中為家庭教育不斷深化;西方先進文明成果可以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成果成果相結合,為當今的家庭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鑒作用。
三、提高家庭教育質量,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應盡力克服家庭教育對青少年的不利影響。[3]
(一)克服社會轉型對家庭教育的消極影響
對于某些獨生子女的家庭中,可能家長在致力于子女能夠身心健康成長的道路上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但成長畢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還是會有很多這樣或那樣問題成為獨生子女的成長過程中的絆腳石和攔路虎,導致家教中的某些失誤錯誤地釀成一杯苦酒。家長在選擇獨生子女家庭教育策略上應揚長避短,這才是解決存在于獨生子女教育問題的關鍵。需要在家庭教育過程中注意淡化獨生子女的自我中心意識。家長應轉變以往的錯誤觀念,淡化子女存在于內心已久的“獨生”意識,克服“四怕”心理,使子女能夠意識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不是主軸。
必須要解決好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問題, 能對提高國民的綜合素質、維護好地區社會的穩固、推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這三項任務做出重要貢獻。因此,在就如何對農村留守兒童加強教育的問題上,有關單位和部門應該在加強社會、學校的配合這兩者緊密聯系的同時,重視營造出一個好的家庭教育氛圍來幫助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
(二)轉變家庭教育觀念
每個家長都期待著自己的子女能夠長能一個德才兼備、令他們自豪的人,但這些愿望必須要通過良好的家庭教育來支撐起來。家庭提供了孩子日常生活和學習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境,而且家庭教育擔負著對孩子未來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的不可推卸的重任[4]。要想能夠充分盡到這個義務,在家長方面需要重視家庭教育當中的德育這一具體功能。家長在除了要關心照顧子女的身體健康問題之外,還需要留意子女的心理健康的成長,才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父母在對子女進行心理衛生輔導教育時,可以對子女性格的形成與發展方面予以著重關注,畢竟良好的性格作為心理健康的一項重要標志,同時還能促進身心健康的成長,除此之外還要鼓勵子女的正常社會交流活動。
(三)選擇適當的家庭教育方式
保護好子女的自尊心,做好適當的教育說服工作。教育說服,可以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等方式對子女的思想觀、價值觀施以影響,提高他們的思想認識和分辨是非對錯的能力,使它們能夠逐漸養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最終能夠形成正確的行為準則規范[5]。應側重注意合適地施愛,培養子女的生活自理能力。以身作則,家長教育要一致。獎懲得當,評價要公正合理。潛移默化,防微杜漸。
(四)建立良好的家庭關系
擁有良好的家庭關系成為了制約家庭教育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建立起良好的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能夠有效提高家庭教育的質量。主要包括兩點:
1.建立良性親子關系。親子關系不僅是人生的一門哲學,更重要的是作為是一種重要的教育因素,它有利于顯著提高孩子的心理發展水平。
2.增強家庭互動。家庭互動是家庭成員在進行相互交往過程中所做出的反應。家庭成員之間可以通過家庭互動的過程使成員間的情感得以交流和加深。家庭成員之間要有充足的時間與空間來相聚,同時還要有情感的充分表達與投入和有效的家庭溝通。
四、結語
本文通過分析了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家庭和家庭教育的特點,包括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長中可能產生的影響。針對當前時代下家庭教育環境中,影響青少年成長成才進程中還仍存在一些問題,分別提出了能夠行之有效的具體措施,希望可以對當下家庭教育研究過程中解決問題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幫助青少年建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參考文獻】
[1]陳佑蘭.家庭教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
[2]王天慧.淺議新形勢下家庭教育與青少年成長的關系[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01):243-244.
[3]陶德春.家庭教育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J].校園心理,2009(4).
[4]麻國慶.家與中國社會結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5]魯潔.教育社會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