尕藏加措
【內容摘要】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數學,看到數學的價值。老師可以在平常的教學中設置合理的情景,讓學生在這個情景中利用數學來解決問題。在課堂中開展有趣的數學活動,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團隊精神,體會數學的魅力,創造快樂的生活。
【關鍵詞】數學 樂趣 魅力 價值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能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老師要建立以興趣為基礎的教學班級,讓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感受數學的魅力,升華其情感追求,這樣就能有效地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自然就會取得巨大的進步。
一、使學生感悟數學之美
數學中有天地萬象,具有獨特的美感。寥寥幾筆就可以將比較復雜的信息表達出來,這體現了數學的簡潔性。比如二進制在計算機領域的巧妙應用。雖然數學看起來比較抽象,但是它也具有一定的意象之美。例如邵雍的“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這首詩使用了大量的數字,僅僅是簡單的數字反而在人們的腦海中浮現出桃花源般的田園生活,在詩情畫意中,包含了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這也是數字魅力的體現。
1.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的意識
從實踐的數學課堂教學中,初中課堂的老師仍采用“知識本位”的教學理念,至于“數學思想”則并沒有滲透到日常的教學環節中來。因此初中數學教師要轉變思想觀念,有意識地在課堂中引入實踐教學讓學生在課堂中積累生活經驗,同時將數學的思辨思想滲透到生活的細節中來,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
2.指導學生在實踐中和學習中感悟數學思想
許多知識光從課本上學習很容易忘記的,只有通過實踐才能給學生深刻的印象,老師在其中的作用是帶領學生去實踐,具體的問題還是要學生自己發現并解決的,在這一進一出的過程中體會數學的辯證思想。此外,數學之美,還體現在數學的微言大義,比如,牛頓的三大定律,看起來通俗易懂,比較簡單,但是它卻能解釋難以用語言描述的復雜現象;三角形的勾股定理,看起來不起眼但是數學家上利用其解決了很多復雜的三角形問題。
二、讓學生在教師的關愛中體驗數學的情趣
數學相對于學生來說是一門較難的學科,難免會遇見困難從而對學生的積極性造成了打擊。對此數學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保持耐心,給予學生尊重、信任和鼓勵。每個學生對數學的理解是不同的,老師要布置合理的教學任務并且針對不同的學生加以適當的輔導,深入學生的內心,傾聽他們對數學學習的看法,和學生保持有效的溝通,這樣當學生心理出現波動的時候老師能夠及時發現并給與適當的幫助和調整,為班級營造一個積極向上,師生關系和諧融洽的學習氛圍。老師要善于發現每位同學的閃光點,加以引導,讓其能夠保持一定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三、讓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充滿情趣
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營造一個有活力、有激情和和諧的課堂氛圍,這對老師和學生來說至關重要。想要營造這種學習氛圍,老師要在課堂的引導階段和數學教學過程中,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在教學的初期,老師要做的就是充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當學習的興趣被激發后后面的教學任務和課堂效率自然就會大幅度地提高了。比如在學習初中數學中的“勾股定理及其應用”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講個關于這個定理由來的小故事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你們知道這個定理為什么叫勾股定理么?早在3000年前,有一個名為商高的人,對周公講:‘把一根鐵絲的兩端進行連接,得到一個直角三角形后,如果勾是3,股是4,那么,弦一定是5。中國古代,一般將較短的直角邊稱為勾,而相對來說較長的直角邊則稱為股,而最長的斜邊被稱為弦。久而久之,這個說法就被流傳了下來。勾股定理在我國建筑方面有廣泛的應用,就拿聞名遐邇的趙州橋來說吧,它在建設過程就利用了勾股定理。”這個小故事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注意后可以往下延伸提出問題來引出勾股定理內容的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要將寓教于樂的思想貫穿整節課堂,只有生動形象的教學過程才能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保持下去。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事件發生的機會大小”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安排全班學生分成幾組,讓一名學生蒙上眼睛,然后,讓其他同學圍住被蒙上眼睛的同學,規則是不允許發出聲音,也不允許隨意走動,讓蒙上眼睛的同學隨意觸摸周圍的人。在游戲開始前,教師提出游戲要求:“請站在中間的同學盡量去摸到你的同桌或者你所在小組的同學。”這時候游戲正在進行,老師可以給其他的同學提出問題在:“摸到同桌和摸到所在小組同學這兩種情況,哪個概率大一些?”這樣的教學模式打破的傳統思維,活躍了課堂氛圍。
總而言之,初中數學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將實踐情景融入課堂中,僅僅是課本上的學習是無法在學生的腦海中形成數學思想的雛形的,通過具體的情景設置能夠讓學生親自體會數學的情趣之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這時候學生不再是被動地學習,而是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去。有了學習的激情,那么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將會極大提高。
【參考文獻】
[1] 鐘楊賴. 談在中學數學教學中的感悟[J].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 (26):90.
[2] 王秋云. 提高初中生的數學素質感悟[J]. 學園:教育科研,2011(24):115.
[3] 李艷. 培養學生在反思中感悟數學的幾點嘗試[J]. 考試周刊,2010(54):87-88.
(作者單位:甘肅省瑪曲縣藏族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