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歡


摘要:近年來,企業發布的社會責任報告數量和質量不匹配,經過鑒證的CRS報告的平均比例只有6%,主要是由于國內鑒證標準匱乏且不統一,大多參考國外標準。但企業社會責任報告鑒證對于提高CRS報告的可信度和質量具有重要作用,為了發展和完善有中國特色的CRS報告及鑒證標準,本文將國內CASS-CRS 2.0和CRS-VRAI與國外IASE 3000、AA 1000、G 4在原則、側重點、鑒證人員能力要求和操作靈活性方面進行比較,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一些啟發性建議。
關鍵詞:社會責任報告鑒證 鑒證標準 啟示
一、引言
近年來,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社會問題不斷出現,企業作為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應對勞動者、債權人、供應商、消費者、自然環境以及社會的全面發展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2006年深交所發布《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指引》,2008年上交所發布《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指引》,鼓勵上市公司自愿披露CRS報告。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把“承擔社會責任”作為六大重點改革之一。十八屆四中全會將企業社會責任列為重點領域立法。
從2006年以來,我國企業共發布5 468份社會責任報告,但僅有366份CRS報告進行了獨立鑒證,審驗平均比例僅在6%左右。主要是因為國內權威標準匱乏且不統一,主要參考國外標準,但CRS報告鑒證標準的統一對提高報告質量十分重要。目前,我國最主要的審驗標準有《中國紡織服裝企業社會責任報告驗證標準》(CRS-VRAI)和《企業社會責任編寫指南》(CASS-CRS 2.0)。
本文將我國以上兩種標準與國外的ISAE 3000、AA 1000和G 4進行比較分析,以得出完善和發展我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及鑒證標準的一些啟示。
二、相關文獻回顧
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是企業與利益相關方進行全面溝通、交流的載體(劉巧妹,2012)。AA 1000將企業社會責任報告鑒證定義為:通過一定的方法和流程,根據適用的規范和標準,對組織公開披露的績效信息及管理體系、數據和流程做出評估,以提高組織公開披露信息的可信度。陽秋林、李正(2013)又強調了鑒證主體、鑒證目的以及鑒證標準等。
國際上有代表性的主要是西方公司社會責任審計,如關于產品質量管理體系的ISO 9000、關于環境保護體系的ISO 14000、道·瓊斯可持續發展指數、勞工標準、人權標準等,如FLA(公平勞工社會守則)、ETI(道德貿易行動守則)等。這些標準正在逐步為國際社會廣泛接受(姜虹,2009;沈洪濤等,2010;陽秋林、郭丹,2014;王彤彤、郭新等,2015)。
對國外CRS報告鑒證標準的研究主要采用比較分析。黃彤(2012)從制定背景、側重方面、標準導向、靈活性和可操作性四個方面對《歷史財務信息審計和審閱之外的其他鑒證業務國際準則》《AA 1000審驗標準》及《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審驗規章》進行了比較。楊海燕、許家林(2009)從目標、審驗范圍和重要性、保證程度、完整性和回應性、審驗的公開聲明或報告、對立性和無偏性、審驗人員的勝任能力等七個方面比較ISAE 3000和AA 1000的異同。對國內CRS報告鑒證標準的研究較少,主要代表學者是陳濤、沈洪濤(2015),他們以2010—2013年的數據研究了我國CRS報告鑒證的最新進展,發現2010年以來評價原則中增加了全面性、清晰性、實質性、響應性、可讀性、應對性、可持續發展性以及創新性,評價原則更為多樣,并指出鑒證標準和評價原則的多樣化降低了鑒證報告和鑒證信息的可比性。
總體而言,目前學者對我國CRS報告鑒證標準的研究較少,其研究主要集中于對西方公司CRS標準的介紹以及對國際CRS報告鑒證標準的比較,且未形成統一的CRS報告審計鑒證標準體系。
三、國內外CRS報告及鑒證標準概述
(一)國內CRS報告及鑒證標準概述
1. CASS-CRS 2.0。2011年中國社科院發布了《指南2.0》,包含編寫原則、步驟和指標。它對ISO 26000的重要指標進行解構分析,新增14項、改進16項具體指標,責任管理指標也由4個方面增加至6個方面,行業覆蓋范圍由37個行業擴展到46個行業。它創造了“四位一體”的企業社會責任模型,突出了責任管理的重要性,包括責任戰略、責任治理、責任融合、責任績效、責任溝通和責任調研。并對“三重底線”原則進行了重新組合,將客戶責任納入市場責任,同時用“市場、社會和環境”取代原來的“經濟、社會和環境”,保持了各板塊間的平衡,優化了整個指標體系結構。
2.CRS-VRAI。由中紡工業協會社會責任辦公室負責研究和起草,依據了之前發布的《中國紡織服裝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綱要》和《中國紡織服裝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的評估要求和規程制定,并充分參考了《中國注冊會計師其他鑒證業務準則第3101 號》《ISAE 3000》《ISO 19011》及ISO 9001、ISO 14001、OHSAS 18001 等管理體系。它提出了驗證的基本原則、操作規程及驗證結論的內容和形式要求,旨在為中紡工業協會、驗證服務機構及紡織服裝企業的CRS報告驗證工作提供原則指引與操作規范。
(二)國外CRS報告及鑒證標準概述
1.GRI 4.0。G 4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為廣泛的信息披露規則和工具,它主要包括報告原則、標準披露及實施手冊兩個部分,共8個章節,含金量大。它的發布能夠幫助機構在編制可持續發展報告時,納入關于機構關鍵可持續發展議題的重要信息,使可持續發展報告成為標準做法,對社會和市場都極為重要。
2.ISAE 3000。ISAE 3000將風險的概念貫穿于計劃、執行和報告的整個鑒證過程,注重風險導向的理念。它主要包括道德要求、質量控制、各方參與、規劃和取得證據以及鑒證報告等內容,通過對公司社會責任報告信息質量的評價,增強鑒證對象的外部可信性,側重公司外部價值的鑒證。
3.AA 1000。AA 1000涵蓋原則標準(2008)、鑒證標準(2008)和利益相關方參與標準(2005),包括CRS管理中計劃、會計、審計與報告、融合、利益相關方參與五個階段的標準要求,并將審計可信度、審計獨立性、審計方的公正性、個人能力和機構能力作為審計方的標準。它是一個全方位的鑒證標準,利于企業將可持續的非財務因素與傳統的財務報告和鑒證聯系起來。
四、國內外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及鑒證標準的比較
(一)原則
依據表1,除了ISAE 3000未涉及原則標準,其他四項標準均有涉及。由于CRS-VRAI是工業協會性質的審驗標準,主要適用于紡織服裝行業,其涉及的原則與國際標準沒有重疊。AA 1000涉及基礎性原則和一般原則,認為包容性原則是實質性和回應性原則的必要條件,組織的包容性是確定實質性問題的起點,而回應性是針對實質性問題所采取的決策、行動及取得的績效。G 4和CASS-CRS 2.0的原則存在很多相似之處。G 4涉及界定報告內容的原則和界定報告質量的原則,共涵蓋10項原則,而CASS-CRS 2.0也涉及報告內容原則和報告質量原則,共涵蓋9項原則,且二者有7項原則相同。除共有原則外,CASS-CRS 2.0中還涉及了可讀性和真實性原則,而G 4要求的是準確性、可靠性和清晰性。實質上這幾項原則很相似,只是名稱存在差別而已。
(二)側重點
依據下頁表2,各鑒證標準的側重點不同。CRS-VRAI涉及企業狀況與經濟指標、社會責任績效表現、社會責任戰略與方針、社會責任管理體系、發展環境與社會責任績效及報告6個系列的指標體系,以衡量企業社會責任績效信息的披露質量。CASS-CRS 2.0強調責任管理的重要性,提出了6個方面、18項責任管理指標,以引導企業建立責任管理體系,并細分為46個行業,以充分反映各行業企業履責的具體情況。G 4反映企業對環境、社會和經濟的正面或負面影響,并通過目標設定、績效衡量和變革管理幫助企業理解可持續發展對于其行為和戰略的意義。ISAE 3000強調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將鑒證業務風險分為內在風險、檢查風險和控制風險,并針對CRS報告的公允性公布結論,不要求提供問題和建議,側重公司外部價值。AA 1000將利益相關者概念置于審驗過程的核心,側重于公司內部價值,是企業CRS報告審驗的專門標準。
(三)鑒證人員的能力和資質要求
依據表3,CRS-VRAI對審驗人員的工作經驗、溝通互動能力及理解準則的能力都提出了具體的要求。ISAE 3000要求審驗人員具備必要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必須遵守相應的會計人員道德守則。AA 1000對鑒證提供者和其他鑒證參與方都提出了要求,要求審驗人員保證其相對于報告組織的獨立性及相對于利益相關者的無偏性信息是公開可獲得的,最終構成公開聲明或者報告的一部分。而CASS-CRS 2.0和G 4并未在指南和報告中做出具體要求。
(四)操作靈活性
目前這五大標準都考慮了操作靈活性。G 4從少數領先企業的個別行為發展為標準做法,普遍適用于任何規模與所在地機構,對于不同類型的報告都有針對性地提供了不同報告形式。ISAE 3000將審驗的保證程度劃分為合理保證和有限保證,并據以出具積極或消極方式的鑒證報告。AA 1000規定審驗機構可以依據不同主題提供深度或中度檢驗,且審驗雙方可以協商是否進行組織特定績效信息的審驗。CASS-CRS 2.0涉及了通用指標,還提供了46個行業的補充指標,審驗機構可以靈活應用,另外還研發了一套應用軟件平臺以提供免費下載和定期更新。CRS-VRAI可用作CRS報告內部編審的管理工具,也可作為報告讀者及相關方進行評價的參考依據。
五、結論與啟示
近年來,CRS報告鑒證標準越來越規范,涵蓋的內容、原則和指標也越來越多,可操做性和靈活性也越來越強。但國內的標準大多參考和借鑒了國際標準,與國外有趨同的趨勢。為進一步完善和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CRS報告及鑒證標準體系,本文得出以下啟示:
(一)逐步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鑒證標準
我國企業有自身獨有的特點,比如市場配置化程度、產權性質等,這些特點都會影響我國CRS報告的內容和形式。但CASS-CRS 2.0基本上都是參照G 4,并沒有涵蓋“中國元素”。故設計出一套涵蓋中國特色的鑒證標準十分必要。
(二)把企業社會責任放置企業戰略的高度,兼顧企業內外部價值
融合企業戰略與企業社會責任,將企業的經濟、社會和環境責任捆綁在一起,關注公司內部治理的同時又考慮對其他利益相關方履責的情況,逐步設計更全面的量化指標體系,對企業CSR報告進行全方位的鑒證,逐步提高其信任附加值和質量。
(三)逐漸將企業社會責任報告鑒證從道德行為上升至法律行為
目前我國披露社會責任報告只是企業的自愿行為,提供獨立鑒證的更是少數,只有逐步將其變為企業履行義務的法定職責,才能整體提高我國CRS報告的鑒證水平。
(四)逐步統一企業社會責任鑒證標準
目前我國未經審驗的CRS報告占比高達90%以上的原因之一在于無統一標準,標準不統一就沒有可比性,影響鑒證結論的同時也間接影響鑒證質量和水平。統一鑒證標準,逐步規范CRS報告鑒證制度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陳濤,沈洪濤.我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鑒證的最新進展研究——基于2010—2013年的數據[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5,(08).
[2]黃彤.公司社會責任報告外部審驗國際標準述評[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2,(2).
[3]李正,官峰,李增泉.企業社會責任報告鑒證活動影響因素研究——來自我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審計研究,2013,(3)
[4]姜虹.國外企業社會責任審計研究述評與啟示[J].審計研究,2009,(3).
[5]劉巧妹.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第三方鑒證標準的研究[J].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2012,(04):65-68.
[6]沈洪濤,萬拓,楊思琴.我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鑒證的現狀及評價[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0,(06):68-74.
[7]潘惠中,陽秋林,唐洋,于雅潔.我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鑒證標準相關問題探討[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4,(9).
[8]王彤彤,郭新,范博思.企業社會責任報告鑒證問題探究——以三家銀行為例[J].財務與會計,2015,(4).
[9]陽秋林,畢立華,李冬生.基于事件研究法的社會責任報告鑒證的市場反應研究[J].國際商務財會,2013,(3).
[10]王清.我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鑒證報告評析[J].商業會計,2013,(24).
[11]楊海燕,許家林.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第三方審驗主要標準評述[J].證券市場導報,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