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世兵
摘 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提高高中數學教學質量的關鍵,是高中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對此在數學教學中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高中數學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一門重要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以學生趣味性入手,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高中數學;學生;創新意識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是高中教學的重要目標,通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可以充分體現學生的綜合數學素養。教師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過程中起到引導和啟發的作用。在數學教學課堂上,教師需要注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為學生創設開放性的教學環境,以實現學生思維能力的發揮,同時加強訓練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知識應用。這種教學模式不僅能加深學生對數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還能為學生創新意識的形成提供良好的鋪墊。
一、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首先要有創新的意識
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前提是教師要有創新意識。數學教師的教學觀念應符合現代社會的發展,并具有不斷創新和探索的精神。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下直接傳授知識的教學方式,具備創新意識,以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教學目標,在教學方面,應大膽創新。要想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需要具備良好的創新觀念、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設計合理的教學方案,將教學方式中優秀的創新成分提煉出來,靈活運用于數學課堂教學實踐中,以創設開放性的教學課堂。
二、興趣引導,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高中數學具有復雜的系統性、嚴謹的邏輯性和高度的抽象性,是一門研究現實世界的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學科。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覺得該課程枯燥乏味,沒有興趣,從而導致學生的數學成績一塌糊涂。[1]為了改變該現象,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要想充分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在教學課堂上應做到以下幾點:
1.結合數學知識,講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
數學知識廣泛應用于現實生活中。例如,輪船在海上航行時需要利用數學中雙曲線的原理來確定方向;我國“神舟6號”宇宙飛船的發射和制造的科學問題,也無法脫離數學知識。對此,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明白學好數學的重要性。如果學生能夠充分認識到數學的重要作用,就會對學習數學感興趣,從而有責任、有意識、有創新的學好數學課程。
2.對學生好勝的心理給予適當的滿足,培養學生創新的興趣
教師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適當的滿足學生的好勝心理。例如,開展比賽、故事演說、晚會等活動,讓學生找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使學生產生成就感,感受到數學帶來的成功的喜悅,進而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3.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的探究心理,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興趣
面對未知、力所能及的問題,學生通常會產生很強的好奇心和探究學習的心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利用這一點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讓學生“跳跳”,就能夠摘到自己想要的“桃子”,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強烈的求知欲望,當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后,就會不斷的探索,主動發現和解決問題,主動創新。
三、挖掘教材中創新意識的培養素材
教師通過挖掘創新意識的培養素材,進一步利用這些教學內容,可以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與掌握,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意識的培養需要有效的時間積累,其體現了學生的綜合數學素養。所以,教師應要求學生充分掌握數學基礎知識,透過對教學素材的深入挖掘幫助學生構建良好的理論基礎。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才對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訓練有幫助。只有學生積累了豐富的數學知識,思維能力得到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才能得到構建。例如,在講授“圓錐曲線的方程”時,教材中的很多素材為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提供了良好的教學資源。關于圓錐曲線的相關范例較多。在直角坐標系中,可以統一為二元二次的形式;可將它們看作平面截圓錐面所得到的天體運動的軌跡或截線。[2]教材中提供的這些教學資源,將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結語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非常重要。為了能夠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應具備一定的創新意識,改變傳統的直接傳授知識的教學方式,不斷地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伴隨著學生知識量的增多,教師可以加深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充分掌握和理解所學知識,進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根據學生的興趣喜好,設計合理的教學方案,以便于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參考文獻:
[1]張曉芹.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6,04:60.
[2]宋秀花.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6,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