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倫敏
摘要 通過大量資料收集和文獻查閱,較為全面地總結分析了江西省油茶林地土壤氮、磷、鉀和中微量元素的狀況,并提出了油茶林地養分優化管理的建議,指出江西省油茶林地土壤地力的提升和油茶林養分的提高不僅要增加現有林地氮磷鉀肥的施用,加大有機肥的投入以持續提升地力,而且還需要加大油茶林地和樹體營養的診斷力度。
關鍵詞 油茶林;土壤肥力;現狀;營養診斷;養分管理;建議;江西省
中圖分類號 S15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9-0197-01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我國南方重要的油料樹種和重要的經濟林樹種[1-2]。江西省是我國重要的油茶主產區,據統計江西省油茶林總面積逾80萬hm2,占全省經濟林總面積的77%[3]。目前,有部分研究表明江西省油茶林地土壤養分相對較低,經濟效益不顯著[3-4]。但是江西省油茶林地養分狀況并不十分清楚,從而限制了有針對性地提出油茶林養分管理的技術措施和油茶林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深入掌握江西油茶林土壤肥力狀況,結合油茶的營養診斷及需肥規律進行科學的養分管理,對進一步提高油茶的綜合經濟效益具有重要意義。
1 分布情況
江西省是我國重要的油茶生產大省,在2009年全省油茶籽總量達到26萬t,2010年起,由于江西省加大了扶持力度,并設立專項發展資金,油茶林面積發展迅速。目前,油茶林分布遍及江西省的96個縣(市、區),全省高產油茶林面積已經達到了22萬hm2,茶油年產量達到11萬t。江西省內種植的油茶樹種較多,普通油茶是其中栽培歷史最早、面積最大、產量最多的品種,小果油茶和紅花油茶也是省內2個重要品種。
2 土壤肥力現狀
2.1 氮素
土壤中氮素絕大多數是以有機質的結合形態存在,無機形態氮通常只占土壤全氮的1%~5%。因為土壤堿解氮通常用來反映土壤當季的供氮水平,所以又稱為土壤有效氮。胡冬南等[3]對江西省油茶林地土壤養分狀況的調查發現,贛東、贛西、贛南、贛北和贛中地區油茶林地土壤中的N(NH4+-N)含量分別為19.11、40.62、46.85、15.26、16.12 mg/L,均值為27.38 mg/L。同樣,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區海會鎮和永修縣油茶林土壤的銨態氮含量也分別只有41.7、38.0 mg/L[5]。油茶林土壤氮素的虧缺臨界值為50 mg/L,因此江西省油茶林土壤氮素十分缺乏,尤其在贛東、贛北和贛中地區。
2.2 磷素
通常情況下,土壤全磷量能夠反映土壤磷的儲備狀況,而土壤速效磷則可以反映土壤供磷狀況和植物對磷的實際可利用狀況。最近的研究發現,贛東、贛西、贛南、贛北、贛中地區油茶林地土壤中的速效磷含量分別為1.95、5.57、5.95、3.52、5.57 mg/L,均值為4.14 mg/L[3]。九江市廬山區海會鎮和永修縣油茶林土壤速效磷含量分別為9.3、6.3 mg/L[5]。油茶林地土壤磷素的虧缺臨界值為12 mg/L,因此江西省油茶林地土壤磷素總體表現較為缺乏,尤其在贛東和贛北地區。然而土壤磷素含量與其在土壤中的轉化、磷的吸收等諸多因素密切相關。因此,土壤磷素的調查需要在油茶生長的不同時期進行多次取樣以確定土壤磷素的供給狀況。
2.3 鉀素
土壤全鉀是土壤中各種形態鉀的總量,反映了土壤鉀素的最大潛在供應能力,是鉀素養分的貯備指標。植物所能利用的鉀是以水溶性及代換性狀態存在的鉀,其中主要是交換性鉀,土壤中交換性鉀能夠較為真實地反映土壤中速效鉀的供應情況。胡冬南等[3]調查發現,贛東、贛西、贛南、贛北、贛中地區油茶林地土壤中的速效鉀含量分別為34.5、52.4、42.2、55.0、38.1 mg/L,均值為44.2 mg/L。九江市廬山區海會鎮和永修縣油茶林土壤速效鉀含量分別為125.0、50.0 mg/L[5]。江西省吉安市油茶林地在4月和11月土壤速效鉀含量分別為73.6~90.9 mg/L和72.4~142.1 mg/L[6]。油茶林土壤鉀素的虧缺臨界值為78.2 mg/L,可見江西省不同地區油茶林地土壤鉀素含量差異較大,而且與土壤取樣時間有密切聯系,因此對油茶林地土壤鉀素狀況進行判斷時,應加大取樣點和取樣時間以確保結果更加準確[7]。
2.4 中微量營養元素
胡冬南等[3]調查發現,江西省各地區油茶林地土壤中硼和鋅的含量均低于臨界值;贛東地區土壤銅含量低于臨界值,而贛南、贛西、贛北、贛中的銅含量接近或高于臨界值。各地土壤中鐵含量豐富。錳含量在贛西、贛北地區均高于臨界值,含量豐富,而在贛東、贛南、贛中地區低于臨界值。
3 建議
3.1 加強油茶林地和樹體的營養診斷
當土壤缺乏某種或幾種營養元素時,作物的產量水平甚至生長發育都會受到限制,通過外部癥狀診斷、土壤養分分析和植株養分分析,可以明確了解土壤養分的供應狀況,從而確定施肥水平和肥料種類的方法即稱為作物營養診斷。油茶的營養診斷通常有以下3種方法:外部癥狀診斷、林地土壤養分診斷和植株養分診斷。相對作物營養診斷而言土壤養分診斷是一個相對復雜的過程,既要準確獲知土壤養分的全量,還要考慮各元素的形態和有效含量,此外,有效養分的高低還受到氣候條件和管理技術措施等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基于上述對江西省油茶林土壤肥力現狀的分析,不僅要進一步加大對油茶林土壤氮素、磷素和鉀素的狀況調查,而且油茶林樹體營養狀況的調查也顯得迫在眉睫。
3.2 油茶林地土壤施肥措施及注意事項
氮肥單施對油茶的營養生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可促進新梢、葉、花芽、種仁等產量構成因素的增加,可明顯增加產油量并減小大小年間的產量差異[8];但要注意,過多施用會導致營養生長旺盛,病蟲害嚴重,結果量下降。多項研究調查顯示[9-11],單施氮、磷和鉀肥通常都會起到一定的增產作用,但增產幅度遠小于配合施用的效果。因此,在施肥的過程中,應注意肥料的混合施用。就氮素在江西省油茶林土壤中的分配情況看,贛東、贛北和贛中地區氮元素肥力水平較低,應增施氮肥。
江西省缺乏磷元素十分普遍,是各區域油茶林地土壤養分的主要限制因子,應全面大量施用磷肥。在增施磷肥的基礎上,要注意增加硼、鋅、銅等微量元素肥料,否則,這些養分的虧缺或失衡將嚴重影響油茶林高產穩產和可持續性經營,造成土壤肥力的嚴重衰退。秋冬季節施肥以有機肥為主,春夏季節以速效肥為主,要多施磷鉀肥、少施氮肥。
進一步加大在氮磷鉀素缺乏地區的施用力度,還要適當補充微量元素。總體來說,就是要進行精準施肥和管理,應大量增施氮、磷、鉀肥,有選擇性區域地增施硼、銅、錳肥,適當控制硫素、鐵素的增加,以免造成土壤養分過量施用引起的環境污染等問題,既要維持地力,又要維護環境。此外,由于江西省油茶林地土壤有機質含量總體處于較低水平,因此要適當增施有機肥以進一步提高林地土壤地力。
4 參考文獻
[1] 莊瑞林.中國油茶[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88.
[2] 張日清,呂芳德,王義強,等.我國油茶生產現狀、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建議[J].中國經濟林現狀與對策,1996(增刊):203-205.
[3] 胡冬南,劉亮英,張文元,等.江西油茶林地土壤養分限制因子分析[J].經濟林研究,2013,31(1):1-6.
[4] 奚如春,鄧小梅.我國油茶產業化發展中的現狀、要素及其優化[J].經濟林研究,2005,23(1):83-87.
[5] 龔麗娜,胡冬南,張文元.九江油茶林土壤養分限制因子分析[J].湖北農業科學,2013,52(19):4608-4610.
[6] 施曉云,張文元,張慧,等.幾種不同品種油茶林鉀素的分配規律[J].經濟林研究,2013,31(2):109-112.
[7] 韋雍時.磷、尿素、茶餅及其相互配合施用對油茶的增產效果[J].浙江農業大學學報,1985,11(2):191-196.
[8] 付登強,楊偉波,陳良秋,等.油茶林養分管理研究進展[J].熱帶農業科學,2013,33(2):17-21.
[9] 龔斌,易文紅,符樹根,等.江西省油茶主產區土壤理化性狀調查研究[J].江西林業科技,2010,1(2):10-12.
[10] 潘德森,鄧先珍,何傳憲,等.油茶施肥效應試驗初報[J].林業科技開發,1992(1):33-34.
[11] 唐光旭,張永生,唐麗湘,等.油茶豐產栽培肥力模式的研究[J],江西林業科技,1997(3):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