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輝
摘 要:對學生來說,體育課擁有獨特的魅力,它總是能讓學生體會這樣或那樣的樂趣,然而每個學生在體育課上的表現各不相同。學生的差異性對教學的組織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學組織與管理的實施策略對是否能達到預定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起著決定性作用。
關鍵詞:教學手段;組織策略;興趣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6)07D-0021-02
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以增強學生體質,增進學生身體健康為主要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大都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如何有效利用一堂課的每一分鐘,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量,是體育教師長時間來致力于研究解決的課題。在教學中應盡量避免各種不良因素,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與策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達到預設的教學目的。恰到好處的教學組織,是使學生在心理上與生理上有所準備,在此基礎上,體育課堂教學才能行云流水。因此,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是上一堂有質量的課的關鍵。體育教師有必要思考并改進教學組織形式,利用所能利用的手段完成教學任務。那么,如何組織與實施體育課堂教學?
一、課堂教學過程規范合理
一堂有質量的體育課與課堂組織與管理有著密切關系,嚴密的組織可以使教學有條不紊,否則,容易導致教學的失敗。體育課因其特殊性,學生在上體育課時會出現一些與其他學科不同的現象。因此,務必采取教學策略,有效利用體育課堂的各個環節。體育課堂教學過程大致分為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各環節的結構組成具有一定的科學性,而每個階段的教學內容的不同導致了學生表現出的行為不同。這就需要教師能夠掌控課堂,能夠運用積極的教學策略、組織手段引導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盡量避免負面因素的介入,提高教學質量。
1.準備部分,是一堂課的起始部分,準備是否充分影響著一堂課的質量。首先,教師要提前布置好場地、準備好課堂教學中要用到的器材,不能邊上課邊布置場地或準備器材,這樣就降低了課堂教學效率,浪費了學生的練習時間。其次,準備活動很重要,不僅能進行充分熱身,避免劇烈運動的損傷,也會為調動學生情緒打下基礎。準備活動應盡量設計成趣味游戲,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情緒。比如說“喊數抱團”“反口令練習”“老狼老狼幾點鐘”“抓尾巴”“大魚網”等趣味游戲。
2.基本部分,是體育課堂教學中最重要的環節。基本部分體現了一堂課的重點、要點。在基本部分教學中,教師要以引導為主,力求精講多練,盡量創新教學手段,不斷利用各種因素改變練習方法。在教學組織的過程中能夠把枯燥的內容趣味化,化腐朽為神奇,充分調動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努力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3.結束部分,是一堂課的結束階段。學生的體力逐漸下降,高漲的情緒下滑,此時教師在語言上盡量親切、幽默,創設一個良好的放松氛圍,讓大家做一些放松活動。不僅使學生在身體上放松,也令學生在精神上得到放松。
二、把握小學低段學生的身心特點
小學低段的學生活潑好動,認知能力較差。尤其是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課堂習慣還沒有養成,課堂上經常亂哄哄,沒有規矩,上課愛亂走動,一會兒要上廁所一會兒要喝水,導致課堂秩序紊亂, 學生的注意力難以集中,教師沒法實施課堂教學。教學管理中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強化學生學習習慣,使其遵守課堂常規,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實施。
三、抓住教學內容,組織好教學
(一)同一教材多種形式
體育教學中,經常會在不同的課時出現同一個教學內容,教師如何把握教學內容成了教學的關鍵。在不同的課時中,要掌控好練習的難度、練習的重點難點。比如說,跳繩是小學低段的必學內容,第一課時課堂教學中設定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學會甩繩,第二課時就要提高要求,不僅要學會甩,還要掌握甩與跳的結合。如此每個課時循序漸進提高要求,增加目標難度,在重復的練習中掌握連續跳繩的方法,甚至可以進行花樣跳繩的穿插。如果一味進行快速跳繩,學生不僅身體疲勞,心理也會疲勞,從而失去跳繩的樂趣。適當進行小組比賽、個人比賽、花樣跳繩展示等等,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也提高了學生的身體素質。
(二)每個教材都有特性
體育教學的教材具有其他學科不具備的特性,體育教學教材是豐富多變的。但每一個教材的設計都能充滿意義。在如此多的教材中如何選擇,就需要把握教材的實質,發揮教材健身與育人的價值。教師要將組織教學與教材的特性相互協調,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與創造性,提高教學質量。
(三)課堂教學組織要多樣化
課堂教學組織要堅持以人為本,讓學生樂學、愛學。教學要根據知識的特點和學生活動有序進行,不能隨意組織,隨意發號施令,課堂教學紐帶組織好效率就高,反之,效率就低。教學組織策略應“新穎、靈活、實效”。在豐富多樣、新穎多變、生動的教學中,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不斷體會體育課堂學習的新鮮感,這樣的教學對學生來講充滿了吸引力。比如說在熱身階段,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把慢跑熱身變成激趣的情景教學,教師組織學生分小組合作學習,在合作中探究、創新。教師在課堂中只需要穿插引導、激發學生的能力。教師放手讓學生去做,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成功的人獲得了成功的體驗,失敗的人經歷了挫折,學會了互相勉勵。 (下轉25頁)
(上接21頁)
(四)分組教學,形成教學常規
分組時根據學生的生長、發育、體質、技能、體育基礎、接受能力綜合分析,根據學生能力特點按性別各分三個組。(A組為體質強,B組為一般,C組為較差的)。新接手的班必須掌握學生各方面的情況,為課堂的分組教學打下基礎。
經過多年來“分組教學”實踐,體會到按“體質、能力”異質分組,不僅在教學中滿足了體質相對較好的學生的需求,又可以提高體質、能力較差的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異質分組中避免了體質較差學生自卑心理的出現。盡量讓所有學生在課堂中體會成功的樂趣。從而使全體學生能在體育課上愉快地完成學習和鍛煉身體的任務,使體育課上得有聲有色,朝氣蓬勃。
(五)根據學生身心特點,激發學習興趣
抓住學生的身心特點,才能有針對性進行組織教學。小學低段學生與高段不同,他們的生理具體表現為:注意力容易分散,容易興奮又容易失去樂趣,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喜歡模仿、好勝心強。雖然這是學生的主要表現特征,但在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行為、情緒等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教師不僅在教材設計上要充分抓住學生的身心特征,還要在教學中及時把握教育時機,引導學生向有利的方向發展。比如說在游戲教學中會有勝負,負的一組往往會相互埋怨,受到埋怨的同學可能因此失去了游戲熱情或退出比賽。此情景不僅影響了有序的課堂教學,還易在同學之間發生矛盾。教師就需及時介入,引導并激勵,批評與鼓勵相結合,使學生正確認知比賽的意義。
建立和執行必要的體育課堂教學常規,規范課堂管理,強化教學組織,提高練習密度,教師吃透教學內容,不斷改良教學手段,組織策略,靈活運用組織教法,激發學生的學習樂趣,讓學生在獲得成功體驗的同時實現課標要求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孫嘉林.怎樣把體育課上得既規范又生動活潑[J].北京教育,1994,(5).
[2]榮秀華,蘭英.改革小學間操的做法與收獲[J].吉林教育科學,1994,(9).
[3]金吉順,李東軍,吳巖.分組教學是體育課進行愉快教育的好形式[J].吉林教育科學,19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