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海峰
摘 要:應用題是小學數學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它的數量關系也有內在聯系。教師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并以圖表策略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以生活化策略激發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將學生的發展作為應用題教學的根本,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與認知規律,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創新性,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關鍵詞: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6)07D-0059-01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題既是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由于應用題的種類繁多,所需要的教學時間比較長,教師以往采取的教學措施就是逐個為學生講例題,并督促學生反復練習。這種陳舊的教學方法注重的就是學生解題技能的訓練,與新課標倡導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有著很大的不同,也可以說是背道而馳的,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非常費力,還很容易打消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我們應該怎樣優化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呢?結合教學經驗,筆者有以下幾點認識。
一、有效提高學生數學能力的教學策略
(一)強化學生的數學問題結構意識
學生在解答一個問題時,首先要做的就是讀題,通過讀題了解、分析這個問題,將問題中的已知條件與要求找出來。這個過程看似簡單,其實有著很強的思維深度,學生需要分析所給條件之間的關系,明白哪些條件是應用到本題之中的,并將這些成分進行分析和綜合,使之形成一個整體。當學生找到問題中那些具有本質意義的關系時,我們就可以說他們抓住了數學問題的結構。
在應用題教學中,筆者非常注重對學生進行問題結構的訓練,常見的訓練方式有畫線段圖、改變敘述方法等。小學低年級段經常接觸的是兩步應用題,此類問題的講解應該將重點放在問題結構上,可以將直接條件轉化為間接條件,也可以對問題的問法進行改變,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擴充、縮減、拆分,也可以根據問題說條件。中高年級段會接觸一些多步的復雜應用題,這些應用題應該將主要的訓練目標放在“發散思維”的培養上,幫助學生把握數學問題的結構。
(二)對學生的解題思路進行訓練
應用題的學習之所以效率較低,很大的一個原因是缺乏具有針對性的訓練,當學生看到一個應用題時,會覺得茫然無措,不知道應該怎樣分析,從何處入手。對于這種狀況,解決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將應用題同計算題進行比較。學生在做計算題時首先要弄清運算的法則、順序與步驟,這些都是非常清楚的,他們的思維過程也是同運算順序相符的,通過算式就能看到學生計算的每一步,哪里對、哪里錯,一目了然。而應用題的解答有很大的差異,學生要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對各種條件進行分析,找到解題的方法和途徑。在這個過程中,無論進行審題,還是寫出算式,學生依靠的都是內部語言,這一過程教師很難把握,無從了解學生的思維,如果有不合理與不準確的地方,教師無法對其進行糾正,更談不上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先分析學生的智力活動情況,并得知它是遵循從外部語言到內部語言的轉化規律的。因此,在進行應用題教學時,我們就可以為學生設計一些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使學生的解題有計劃、有步驟。(1)在學生讀題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他們了解題中所講的是什么事,有哪些已知的條件,在這些已知條件中,哪些條件是間接的,條件、問題之間存在怎樣的關系。(2)當學生讀完題,了解了題意,教師就可以指導他們將題中的一些重點詞句畫出來,可以用文字標識,也可以用一些自己能看懂的符號,如箭頭、圓圈、曲線等。這樣做能使學生了解每一個數量的意義,準確分析和判斷數量之間的關系。(3)利用線段將題中給出的數量以及數量之間的關系表示出來,我們經常將這一過程稱為畫線段圖,線段圖最大的特點是它能夠直觀地反映各種數量之間的關系,非常形象地將數量表示出來。(4)讓學生將解答問題的過程以簡潔、準確的語言描述一番,要說出思維過程,也要說出解答該題要遵循的道理。
二、以圖標策略提高學生解題能力
在應用題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掌握圖表的識別和繪制,以圖表整理應用題中的各種數量關系,使學生具備自主解題的能力。 以低年級兩數相差的應用題為例:小明家養了13只白兔、8只黑兔。白兔比黑兔多幾只?進行本題的講解時,筆者先讓學生畫出13只白色的兔子,隨后畫出8只黑色的兔子,并引導學生敘述白兔與黑兔相比多多少,我們可以將白兔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是與黑兔一一對應的,一部分是比黑兔多的,這就可以利用減法進行計算了。在動手畫圖和分析的過程中,學生會在大腦中形成數量關系的表象,也能明白為什么該題要用減法進行計算,學生分析問題與解答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
三、以生活化策略激發學生的興趣
數學與生活聯系非常緊密,尤其是應用題,它的很多內容都能反映日常生活和生產中的數量關系,將生活信息融入應用題的教學中能夠使學生加深對于數學重要性的認識,激發數學學習興趣,使學生養成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的意識。教師可以多為學生設計一些開放式的問題,因為此類問題需要學生觀察、猜想、驗證等,在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探索精神方面,生活化策略具有促進作用,它能使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逐步提高。
參考文獻:
馬云鵬.小學數學教學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