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艷秋
[摘 要]近年來,探究式教學模式逐步普及,為高中政治課堂教學帶來許多可喜的進步。但在貫徹實施的過程中,也出現了許多不盡如人意之處。首先指出了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學存在的誤區,然后根據這些誤區給出了把主動權交給學生、合理規劃時間、精選問題、創設探究情境等解決對策。
[關鍵詞]高中政治 探究式教學 誤區 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3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6)210069
高中政治是一門很重要的學科,因此,我們必須要重視政治教學。新課標中強調了高中政治教學的實踐性和開放性。探究性學習正好符合這樣的理念。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自己主動去學習,而不是按照傳統的學習方法只是從教師那里學到知識。下面筆者結合自身實踐談談對探究式教學的認識。
一、探究式教學的誤區
1.學生沒有完全的自主權。在探究式學習中,我們很多教師總是習慣于限制學生。探究題材、探究形式以及實際探究過程,都存在教師過度干涉的情況。學生只能按照教師的安排走,沒有一點兒主動權。這樣的探究式教學也只是一種擺設,沒有實際意義。
2.課堂時間有限,探究問題過多。探究性學習能幫助學生主動地去學習,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它確實有很多的好處。但是一節課的時間是有限的,不能每一個問題都讓學生去探究。探究問題過多只會導致課堂效率提升不上去,學生也會更加厭煩政治。
3.探究的問題沒有實際研究價值,費時費力。我們很多政治教師把握不了探究的度,有時會為了探究而探究。其實很多的政治問題是死的,沒有靈活性,探究沒有實際意義,死記硬背就夠了。就比如在教學《政府職能》這一章節時,教師先給學生幾個關鍵詞:打黑除惡,調整經濟,踐行社會榮辱觀,社會低保等等。然后讓學生探究這些關鍵詞體現了政府什么職能。學生很快就能回答出:政治、經濟、文化以及社會公共服務職能。這個問題并沒有探究的必要,探究只會費時費力。很多問題學生看看書就能看懂,沒有必要再去開展探究。
二、如何更好地進行探究式教學
1.把主動權交給學生。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學習能力,能夠勝任一些工作。教師沒有必要什么都參與,只要扮演好輔導的角色就夠了。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先給學生留出需要探究解決的問題。讓學生在課下收集一些相關資料,這樣上課時就能更好地進行探究了。在探究結束之后,教師要引領學生總結問題,統一答案。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作為輔導者,不能作為參與者,要把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課堂的主體本來就是學生,教師只是起到引導學生的作用,只有學生主動地開始學習,這樣學習才有意義。
2.合理規劃時間,掌握好課上的45分鐘。政治課堂中的問題是很多的,我們不能把所有的時間都用來進行探究學習。其實學生的日常聽講也是很重要的,教師講過的內容,學生理解程度更深。另外,自主學習也能加深學生的理解。因此,一節課最好選取一個有代表性的問題來讓學生進行探究。將探究性學習和接受性學習結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理解政治知識,提高學習的有效性。這樣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可以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所以說掌握好課上的45分鐘是一節課成功的關鍵。
3.精選問題,探究有實質性價值的問題。課上的時間是有限的,學生的耐心也是有限的。我們都知道,前半節課學生的注意力基本都是集中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的注意力就會慢慢地下降,學習效率就會降低,所以說我們教師要掌握好探究的度。比如說要精選一些有價值的問題進行探究,要找一些稍微有些深度的問題進行探究,要找那些學生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探究。這樣可以不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到疲倦,還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教師應把問題精細化,盡量提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問題。
4.創設探究情境,將學生帶入問題之中。有些探究式教學,教師講完一個知識點,告訴學生需要探究的問題,就讓學生來進行探究,這樣的探究形式很難把學生帶入相應的場景中,探究也是一知半解。情境設置能夠很快地把學生帶入相應的場景中,他們探究的內容也相應地變得有深度、有意義,不再是為了探究而探究。因此要合理設置情境,為有效探究打好基礎。
總之,探究式教學有很多的好處,高中政治教師要走出探究誤區,合理地開展探究式教學,提升政治教學質量。但是探究式教學還需要用科學恰當的方式展開,同時也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地積累經驗才可以達到預期的效果,這就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了。
(責任編輯 柳 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