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摘 要]根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高中階段應該在繼續加強聽、說、讀、寫的基礎上,著重培養閱讀理解能力。分三個階段談了提高高中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做法。
[關鍵詞]高中英語 閱讀能力 三個階段
[中圖分類號] G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6)210117
根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高中階段應該在繼續加強聽、說、讀、寫的基礎上,著重培養閱讀理解能力。閱讀英語一般書籍、科普文章,要求掌握一般語法知識和四五千個詞匯。中學里可以學到基礎語法和三千個詞匯。目前,大部分學生進入了高校,學習英語有連續性。我們應該給他們指出自學的方法,給予盡可能多的幫助。
下面分三個階段談談精讀和泛讀的問題。
一、第一階段——高一到高二第一學期
這一階段基礎語法未學完,詞匯量還很少,所以應該注意語法教學、詞匯積累,同時為開始獨立閱讀打好基礎。
1.精讀材料即每課的課文。在理解語法、翻譯,解決了英語特有的表達用法、習慣用語、思維習慣和社會背景等問題之后,再讓學生朗讀。我們通常是由詞、詞組到整句、整段再到整篇地讀。具體方法是大聲朗讀、默讀或背讀,養成習慣,貫徹始終。
2.泛讀和精讀互為補充、同步而進。同步指語言程度和題材、體裁上的同步。教材上的閱讀材料遠遠不夠。我們總要介紹一些活頁文選或英漢對照讀物,開展查詞典一類的比賽活動以使學生養成使用工具書的習慣。
3.英語單詞除了為數不多的根詞外,都是可以分析的。掌握構詞知識對理解詞義、擴大詞匯量都有很大幫助,所以應介紹構詞知識。
二、第二階段——高二第二學期到高三第一學期
這一階段,基礎語法已基本學完,詞匯量增大了許多,學生已經能閱讀、翻譯一些淺易語句,課外閱讀的積極性相當高,但必須愛護、保護這種積極性。教師提倡學生多訂期刊、報紙,著重進行下列活動:
1.幫助總結學過的句型,列表備查。
2.總結構詞知識,進行單詞歸類,告別強調以詞根為核心,匯總其全部派生詞、合成詞。
3.舉辦英語閱讀報告會,自辦英語小報、墻報、黑板報等。
4.鼓勵學生搞些翻譯,參加全省、全國的學生翻譯征文活動。可以指導一個班試譯一本小冊子,每人譯一段、一節或一章。
5.關于閱讀英文報紙,見到許多學生拿著英文版的《人民日報》,邊查詞典邊學習,應立即勸阻。因為這種新聞英語和普通英語是有些不同的,許多詞在普通用法里不常見,標題遵循的語法規則常常和其他種類的文字不一樣,所以請他們以后再讀。
三、第三階段——高三第二學期
這時期要復習迎接高考。我們總是系統地復習語法、詞匯,指出高考中應該注意的問題等。經過上述三個階段的努力,學生基本上達到或接近大綱上有關的要求,成績在逐步提高,這說明這種做法是符合實際的,是可行的。
我們清楚,大部分學生隨課堂學習比較吃力,所以適時地給他們介紹自學成才者(如張海迪)的事跡以及一些人自學外語的方法。如:
1.自學一些語法包括句型方面的書籍。
2.自學一些單詞速成記憶的書籍,爭取記到四五千個單詞。
3.進行單詞普查。普查就是統計匯集詞典(以英漢小詞典為范圍)中所有的派生詞、合成詞。準備閱讀專業書籍就對該專業詞典作同樣的普查。
4.練習翻譯,單詞普查還遠不是識記活用。詞義必須經過上下文才能確定。在已有英語知識的基礎上,發揮自己漢語知識、分析理解能力以及社會知識的作用,通過翻譯手段來記憶單詞。書面翻譯比閱讀的速度要慢得多,但在自學中卻是比較可行的有效辦法。先選內容淺的短篇,逐步到內容深、篇幅大的冊子。這種翻譯不是為了投稿、出版,而是為了提高自己和鞏固擴大詞匯量。翻譯務求“信”和“達”,“雅”則暫不苛求。
5.翻譯和閱讀混合使用一本書,書中簡單的地方可以直接閱讀,只譯一些難的章節,逐漸到只譯個別難的句子,直到全部閱讀為止。
6.自我校對。找到已有譯文的適宜的英文原本,再自己翻譯。譯完了,對照別人的譯文逐字逐句地校對,從中找出自己理解不深、錯誤、需要提高的地方。
若能按照上述做法長期堅持,翻譯、自我校對一本、兩本……最后,閱讀英語的能力定會有很大的提高。
(責任編輯 陳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