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陽才
摘 要:作為初中階段重要的一門基礎性課程,數學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要不斷提升初 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才能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能力。目前很多專家都在致力于研究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期待研究 出更加有針對性的對策,從而解決教學效率不高的難題,不斷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當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還或多或少地存在著苦干有余、巧干不足、效率不高的現象。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得出主要原因有以下兩點:一是數學課比較枯燥,缺乏生動性和活潑 性,學生學習提不起興趣,導致課堂效率低下;二是教學方法單 一,部分教師仍在沿用傳統的“滿堂灌”“填鴨式”教學法,致 使學生始終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不能消化和理解數學知識。為 了改變這一現狀,提高學生的成績和能力,教師必須深入研究, 大膽實踐,創新教學方法。
一、 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以往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為主體,滔滔不絕地講授,學生始終處于被動的聽課狀態,課堂氣氛沉悶,更別提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了。為了改變這一狀況,讓學生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中學 習,教師就必須改變對待學生的態度,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師 生關系。具體說來,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我認為要抓住以下幾點:一是要做到與學生平等。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為主 體,居高臨下,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地位嚴重不平等。在新課程改 革實施的今天,我們教師必須改變陳舊的教學理念,將學生提升 到與教師同等的位置,從高高的講臺上走下來,深入學生中間,以平等的態度、飽滿的熱情和真誠的微笑面對每一個學生,讓學生感到教師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從而樂于和教師交往,主動參 與學習,使之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翁。二是努力拉近與學生間的心理距離。教師除了在課堂上以平等、熱情的心態對待學生外,還應在課外舍得感情投資,多接觸學生,主動找學生談心,詢問其學習、生活情況,從而拉近師生間的心理距離。三是尊重、愛護每一個學生。尊重與愛是學習的動力。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學會尊重、愛護每一個學生:當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時,教師應給予尊重,哪怕有不合理的地方,也不能挖苦、諷刺,傷害 學生的自尊;當學生犯錯時,不能過分批評、指責而應給他們改 過的時間和機會,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期待,從而自覺地投入到學習中。
二、在教學中注重進程把控
1.開展問題教學,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初中數學的教學效率要想得到提升,就需要不斷開展問題教學,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在不斷的教學過程中,初中數學教師需要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讓他們能夠對一些問題進行熟知,增強對 問題的思考角度,能夠不斷調整心態,做 好對新知識的學習準備。教師要能夠從 多角度出發,從不同的層次引導學生對于問題的思考和看法[2]。2.突出重點知識和難點知識,將知識點講解到位 初中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 中,要將本節課堂的重點和難點告訴學生,讓學生可以提前準備一些定理,知識的儲備也更加全面。對于一些比較容 易出錯的知識點,教師要給學生準備一 些練習題,讓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暴露 出問題,并進行有針對性的解決。教師需要注重合作學習的開展,要能夠培養 學生的團隊意識,對于提出的一些問 題,要讓學生在能力允許的范圍內進行解決[3]。3.建立系統的知識體系,幫助學 生進行知識的歸納和總結初中數學的每一節課都會有很多個知識點,數學教師需要輔助學生建立更加系統的知識體系,讓學生能夠對知識進行總結和歸納。這樣才能讓學生了解一節課都學習到什么知識,哪些知識是重點,可以讓他們知識點的框架更加清楚。課堂的總結需要學生的參與,這對學生今后知識的學習也有很大的幫 助。
三、 在教學中,讓學生積極參與、動手操 作,激發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魯迅先生也說過:“沒有興趣的學習,無異于一種苦役,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有智慧和靈感。”興趣是開啟知識大門的金鑰匙,是推動學生數學學習的一種最實在的內動力。學生只有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才會表現出高度的自覺性、積極性和持久性。教學中適當地增加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是激發學習興趣的有效措施。學生在各種形式的操作中,有了充分的 感性認識,降低了思維的難度,加強了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比如,在教學等腰三角形的性質時,我先讓每個學生制作一個等腰三角形,讓他們親自動手量一量兩個底角各是多少度,并讓他們在各自三角形中畫出底邊上的中線、高線、頂角平分線。測量結果是兩個底角相等,而 底邊上的中線、高線、頂角平分線是重合的。學生議論起來了,是不是咱們畫得不精確?我看到他們有了疑問,接下來就讓同學們所學的幾何知識進行證明這三條線段為什么是重合的。這樣處理,我想他們會牢牢記住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和三線合一的性質。
總之,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是我們教師追求的永恒目標之一,方法也有很多。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們要不斷探索,一步一個腳印,結合學生實際,尋求更多有效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學習,進而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